這家網貸平臺5人被捕,“國資參股+銀行存管”豪華配置竟失守?

這家網貸平臺5人被捕,“國資參股+銀行存管”豪華配置竟失守?

國資背景、銀行存管、互金協會,這些都不是平臺能良好運營的特效藥。一個平臺想要持續性的運營,最重要的是擁有健康良好的底層資產,或是有能獲得良好資產的能力及渠道。

這家網貸平臺5人被捕,“國資參股+銀行存管”豪華配置竟失守?

11月5日,一家P2P網貸平臺被公安局通報的消息,引起了消金界的關注:

這家平臺雖不大,但有著“互金協會+國資參股+銀行存管”的夾持,信用背書不可謂不全。

這家網貸平臺5人被捕,“國資參股+銀行存管”豪華配置竟失守?

為什麼這樣的平臺最終仍落得個“涉嫌非吸”下場?這讓人不得不警醒。

這家網貸平臺5人被捕,“國資參股+銀行存管”豪華配置竟失守?

草根創業,官商勾結,

87年高管走上窮途末路

很多投資者向消金界坦言,之所以選擇這家平臺,也是看中了它“雄厚”的背景。

官方資料顯示,小豬理財成立於2015年3月1日,由江西小豬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推出運營,註冊資金1億元,實繳資金2000萬元;

市政府國資企業永州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參股並獲得A輪融資;2015年12月25日,小豬理財加入江西省互聯網金融協會;2017年4月21日接入江西銀行存管

這家網貸平臺5人被捕,“國資參股+銀行存管”豪華配置竟失守?

眾多光環圍繞下,小豬理財人氣高漲。特別是“12%年化收益+1個月短標”,廣告宣稱自己“0壞賬、0逾期

”,更讓投資者心動。

僅半年時間,平臺從幾千萬待收,一下子飆升到了10個億。

但是調查發現,小豬理財所宣稱的國資背景並非官方授意,而是永州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前法人代表左啟軍個人行為下所產生的股權變更,或許背後國資股東被未授權。

實際上,工商信息顯示,小豬理財大股東為其董事長遊科勤,持有85%股份。

87年出生的遊科勤,也就剛剛30歲出頭,典型的白手起家、草根創業,整個高管團隊並沒有系統的金融從業經驗。

今年7月逾期發生之後,平臺沒有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而是派水軍刷貼,惡意篡改平臺借款信息,企圖掩蓋犯罪事實;高管成員反目成仇,過河拆橋,讓投資者瞠目結舌。

種種事實證明,小豬理財不過是扯虎皮作大旗,自身並沒有足以匹配的資金實力,最終只能拆東牆補西牆、借新債還舊債,最終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這種做法在監管日益嚴格的今天,註定只能走上窮途末路。

這家網貸平臺5人被捕,“國資參股+銀行存管”豪華配置竟失守?

爆雷潮下,什麼樣的背書值得信任?

其實,不止是小豬理財,很多平臺都打著國企的背景招搖過市。

消金界調研發現,以下平臺都宣稱自己有“國企控股”,但是光環背後,爆雷的平臺也不在少數。

這家網貸平臺5人被捕,“國資參股+銀行存管”豪華配置竟失守?

為什麼這些在行業知名網貸第三方平臺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有國資背景的、加入互金協會的、接入存管銀行的平臺,竟然也會出事?作為信息中介的P2P網貸,到底什麼樣的信用背書才值得信任?

1. 股東擔保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小豬理財大股東是遊科勤,持股比例85%;二股東是永州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持股比例僅佔10%。

而這家所謂的國資企業,註冊資金2000萬,成立於1971年。

拿小豬理財來說,背景實力並不等於資金的安全性。特別是小豬理財這種股東與自身經營相關業務的平臺,更要提高警惕,因為很容易產生關聯交易。

事實證明,很多國家佔股比例小的平臺,只是打著國資的虛假口號,並沒有把控平臺運營的能力。一旦平臺發生問題,股東們照樣可以撇清關係,翻臉比翻書還快。

除了股東背景,還要了解平臺股東結構,是直接控股,還是經過多層股東間接參股。股東持股比例高的平臺,其在資金實力和風控管理上也更有優勢,即使出現逾期,承擔的風險責任也比一般參股平臺要大。

當然還要看股東實力背景,結合國資緊密度和地方財政兜底實力,權衡該企業是否能從資產端方面對平臺提供支持。

2. 銀行存管

眾所周知,在沒有接入銀行存管的網貸平臺中,網貸平臺在銀行開設基本戶或者一般賬戶後,出借人的資金會全部進入這個賬戶,因此就形成了一個資金池,公司自有資金與出借人的資金混在一起很難區分清楚。

但是,有了銀行做信用背書就一定安全嗎?不一定。

平臺很可能自融或者為關聯企業融資。因為在這種存管結構中,銀行本身只是對網貸平臺的交易資金進行存管、劃撥、核算及監督,並不會審核標的質量以及交易本身的真實性。

拿小豬理財來說,平臺於2017年4月21日接入江西銀行存管,且有1000萬的風險儲備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但是,遊某卻串謀皮包公司發假標自融,雖然資金按照存管流程走,但最終還是落入了老闆腰包

實際上,2017年2月,銀監會正式發佈《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已經明確將存管行不為P2P做任何形式的背書,更和P2P投資的安全性無關。也就是說,存管銀行只“存”不“管”,P2P平臺即使上線銀行存管,也可以動投資人的錢,銀行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接入銀行存管的平臺,資金的使用加了一層銀行的監管,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規避資金池的風險。而沒有接入銀行存管的平臺,大概率是不安全的。

3. 加入互金協會

在這些問題平臺中,有一些平臺因具有全國或地區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員背景而格外受到關注。

在消金界統計的問題平臺中,聚寶普惠、金聯儲、中普金服、愛投資、錢保姆、愛錢幫、投之家等加入互金協會的平臺紛紛爆雷。

金融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成就了不少“協會”。據統計,僅互金行業的正規“協會”就有51家,就不要提數量更多的"野雞協會"了。

在爆雷之前, “加入xx協會”都曾被這些平臺加以宣傳,甚至記在"公司大事記"裡。但是從本質來看,協會只是自律組織,不具信用背書療效

不過,目前對於平臺來說,想順利完成備案,仍需要在保證合規的前提下,接入協會信披系統,接受各界的監督。

加入互金協會,並不是平臺的護身符,出借人還需擦亮眼,互金協會也要加強組織自律,將不合格成員及早清除出去。

這家網貸平臺5人被捕,“國資參股+銀行存管”豪華配置竟失守?

截至目前,小豬理財累計成交額為125.3億元,逾期金額為4.2億元,當前出借人數量為10204人,平臺待收金額為7.9億元。

這種損失,不可謂不痛心。

從小豬理財的案例可以看到,不管是國資背景,還是銀行存管,抑或是互金協會,這些都不是平臺能良好運營的特效藥。

一個平臺想要持續性的運營,最重要的是要擁有健康良好的底層資產,或是有能獲得良好資產的能力及渠道。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要守法誠信經營。

與消金同行交流,與文章作者對話,歡迎關注消金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