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起源是什麼?與漢人什麼關係?是不是漢人?

生命潦草只能彎腰


鮮卑人的起源與漢人並沒什麼不同,都是從住山洞的原始人類進化而來,同樣有過“洞中才數月,世上已千年”、終年圍著篝火群居的生活。經過歷史變遷,鮮卑人最終同漢民族融合,化蛹成蝶。所以,當代已經沒有了血統純正、嚴格意義上的鮮卑人了。但是,鮮卑人進入社會的文明時間,要遠遠落後於中原民族,經當代考古發現,已經確定了鮮卑人準確的發源地。



在東北大興安嶺林區的腹地,有一座安靜的小城市,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它就是鄂倫春自治旗的首府阿里河鎮。這裡也是鮮卑族最原始祖先生活、繁衍後代的棲息地。距小城不遠的山上有一片被茂密的白樺林掩映的山崖,半山腰有一個略成三角形的巖洞,當地人稱之為嘎仙的神洞。仙洞就是鮮卑人祖先居住的家,置身附近,給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洞口距地面約20米,看上去非常陡峭,但是洞底卻十分平坦,長度約100多米。洞裡的空間相當開闊,並且有五層樓的高度。石洞的中央有一塊很大的多邊形石頭,表面光滑而平整,看上去就是一大張石桌。四周有火燒烤過的痕跡。


考古工作者在石洞內進行發掘,發現了許多石器,這就充分說明,嘎仙洞遠在石器時代有了人類繁衍生息的物證。經考證,洞裡的原始主人就是鮮卑人。另外,關於這個洞名稱的來歷還有一個神話故事,內容和我國古代神話故事情節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一些英雄故事,這裡不作敘述。

大約到了公元1世紀中葉,也就是中原地區的魏晉時期,拓拔鮮卑族誕生了一位開拓精神極強的酋長。有了他的領導,鮮卑族人果敢地走出山洞。正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鑄就了後來統一中原的北魏王朝。拓拔鮮卑建立北魏王朝之後,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出現了寧靜的太平盛世景像。



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即位後,萌生了祭奠先祖的意願。於是派中書侍郎李敞奉天子之命,千里迢迢,返回他們魂牽夢縈的故鄉。“用駿足(馬),一元大武(牛),柔毛之牲(羊)祭奠先祖,昭告與皇天之靈”。

李侍郎不辱使命,跋山涉水四千餘里,在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中找到了嘎仙洞,完成了祭奠儀式之後,命石匠用漢字在石洞的巖壁上刻下了210個字的祝文。這些字跡至今清晰可認,因此沉寂了2000多年的歷史再一次展現在人們眼前,原來這就是鮮卑祖先居住的地方。

公元439年,太武帝滅了十六國中最後一個小國北涼,終於統一了北方。這樣一直,在東晉滅亡的170年的時間裡,我國曆史上出現了南北兩個政權對立的局面。南朝先後更換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朝的北魏,後來分裂為東魏、西魏;東魏、西魏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這就是歷史上的“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即位後,儼然把自己當成了漢人,不但積極學習漢文化,而且受皇后馮清的影響大力推行漢制。所以,這時候漢文化已經融入了鮮卑族的血液和靈魂。既然他們“不拿自己當外人”,我國曆史上也把鮮卑政權視為正統王朝。

公元581年,北周相國楊堅自立為帝,建立隋朝。從此鮮卑人的政權退出了我國古代歷史的舞臺,鮮卑族人逐漸融入漢民族。到了宋朝鮮卑慕容氏無望,鮮卑族像一滴水,融入了各民族滄桑變遷的茫茫大海。時至今日,鮮卑人已經不復存在,因為他們已經演化成為了漢人。


國史春秋


推薦中國人民大學魏堅教授的鮮卑突厥契丹起源概述,教授是個考古學家,長期在蒙古高原一帶進行古墓保護性挖掘,並結合出土文物,骨骸以及史書分析,還是比較有依據的。

史書說鮮卑為匈奴冒頓單于所擊敗的東胡分支,同源為烏桓人,實際古墓發掘證實鮮卑一脈拓跋鮮卑起源於嘎仙洞,出土文物為原始氏族社會末期,頭骨復原顯示高顱骨方臉,與匈奴人同為蒙古人種之北亞分支,不過一個是遊牧文明,一個是漁獵文明。

史書說拓跋部先遷至大澤(今呼倫貝爾湖)後入匈奴故地,於牛川大會達成軍事聯盟,十餘萬落匈奴遺民鮮卑化,實考古墓出土,人種仍為北亞分支,墓葬棺槨為頭寬尾窄的典型鮮卑人形式,用具則既有匈奴人特色陶器,也有明顯的鮮卑人標誌的樺樹皮器底,隨葬飾品為鹿形。

後續相關考古發現,鮮卑人種構成和生活習俗與史書多有切合。人種先是純北亞人種,後是北亞與東亞(既現代蒙古人種,黃種人)混合,頭顱長度也趨於矮低化。生活上由漁獵轉為兩者混合,再轉為半牧農耕,最後建國徹底形成農耕文化。

鮮卑人從進入史書的人少俗陋到立國掌權徹底漢化,從原始氏族到封建社會,不足500年,可以看出歷代部族首領的強大能力和非凡遠見,最後融入現今漢族,子子孫孫永遠地紮根於中國大地。


alex4553675


民族這概念應該是南北朝期間形成的,原始社會人類以部落為單位,家天下後漢人以家族為單位,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就是這樣世襲大家族,國則指天子分封爵位的諸候國,天子則為替天管理天下子民的代言人!

鮮卑族起源外興安嶺貝加爾湖畔的遊牧民族,也就是當年蘇武牧羊的那地,一部分鮮族先人們為生計逐漸南遷,最終定居於今山西大同一帶,在挖掘的百魔崖洞石碑為據!

西晉八王之亂後,朝庭勢衰,混居漢人中的羌丶氐丶羯丶兇奴丶鮮卑羽翼已豐,在江淮之北廣袤紛紛割據立國,這就是五胡十六國,之後鮮卑人拓跋宏統一北方建立北魏,與司馬睿建立的東晉開始了中國歷史分裂最長的南北朝時代!

之後竊權的楊堅娶了鮮卑人獨孤氏,隋煬帝揚廣和姨兄弟李淵都有一半的鮮卑血統,皇族尚且如此交融,我想臣民們也少了融合,當時可分鮮卑人或漢人,而現在只能說是現代漢人的祖先之一!


皓瑋馮建華


鮮卑可以說是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一個少數民族了,其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建立過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北魏、吐谷渾等政權。

拓跋鮮卑也是漢化最徹底的少數民族之一,史書記載鮮卑為匈奴冒頓單于所擊敗的東胡分支,同源為烏桓人,實際古墓發掘證實鮮卑一脈拓跋鮮卑起源於嘎仙洞,出土文物為原始氏族社會末期,頭骨復原顯示高顱骨方臉,與匈奴人同為蒙古人種之北亞分支,不過一個是遊牧文明,一個是漁獵文明。在北魏孝文帝時代,實行漢化,並改漢姓,逐漸融入漢族之中。

今天東北和新疆的錫伯族也被認為是一部分沒有遷入中原的鮮卑族後裔,而錫伯族的族名和鮮卑都有可能是同一個詞。而且不僅如此,現在的西伯利亞,有些歷史學家也認為得名於鮮卑的族名,也就是說西伯利亞其實可能可以翻譯成鮮卑利亞。所以鮮卑在現在基本上是漢族的一部分,另外土族和錫伯族應該也可以算鮮卑的後裔。



雪夜閉門讀晉書


其實北方遊牧民族都是夏朝後代,商東來一戰滅夏,把夏大部分後代都趕到北方草原,商是軍事帝國戰爭從來不斷軍力強大而且兇殘無比,夏人基本不是被征服了就是被趕到了北方草原,而周自西向東偷襲商成功,商朝的滅亡讓遊牧民族得到了喘息,因為周朝崇尚禮不尚武,北方遊牧民族得到了大發展,商亡後2百多年,犬戍就攻破鎬京滅亡了西周,西周其實軍事非常弱,北邊一直被少數民族壓制,南邊也打不過楚人,這時就要說匈奴了,匈奴和東胡都是夏人後代,匈奴一度稱霸草原,東胡當時勉強生存,而東胡就是後來鮮卑的祖先,匈奴與漢的生存之戰失敗後,這一場仗打了2百多年到匈奴滅亡,變成漢朝一分子,東胡族開始走上舞臺,但先強大的是烏桓,但烏桓被曹魏擊滅,鮮卑終於有了出頭之日,但當時晉朝如日中天,如果不是晉朝自己玩殘自己,鮮卑也只是晉的國民,鮮卑先於五族之亂,興於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崛起於十六國,最終由拓拔燾統一北方,成為北朝之首,鮮卑一系盛極一時,但拓拔宏興起歸漢運動,鮮卑族與漢族開始融合,到唐時基本融入漢族了,最後的鮮卑是西夏党項人,最後被蒙族滅了皇族,党項平民基本被元朝算入漢族,匈奴東胡都是夏人後代,匈奴鮮卑基本上全成為漢族,漢族是大融合的結果,13億漢族由歷史上華夏2百多族融合而成的,是中華第一大族😊


龍天一馬


鮮卑可以說是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一個少數民族了,因為其深度參與中原政治,因此事實上它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恐怕還要超過匈奴和蒙古等名氣更大的少數民族。

鮮卑也是漢化最徹底的少數民族之一。在南北朝的北魏時代,多數鮮卑人移居中原,並改漢姓,因此這部分鮮卑人在唐朝時基本完全漢化,融入漢族之中。但當時慕容鮮卑中有一支遷到中國西北地區,後來建立了吐谷渾政權。這支鮮卑漢化程度很低,後來吐谷渾滅國之後,其族人中有一小部分可能成為了今天青海地區土族的祖先。




今天東北和新疆的錫伯族也被認為是一部分沒有遷入中原的鮮卑族後裔,而錫伯族的族名和鮮卑都有可能是同一個詞。而且不僅如此,現在的西伯利亞,有些歷史學家也認為得名於鮮卑的族名,也就是說西伯利亞其實可能可以翻譯成鮮卑利亞。所以鮮卑在現在基本上是漢族的一部分,另外土族和錫伯族應該也可以算鮮卑的後裔。



行雲流水1437995


歷史上作為名稱的鮮卑人已經不存在了,直系後代只剩下達斡爾族一個了,至於錫伯族是不是?尚有爭議!這個古代民族到哪裡去了呢?基因分流了!蒙古族人,滿族人,朝鮮人、哈薩克人、維吾爾人……當中都有,但絕大部分就混隱在今天的漢族人當,比如姓蕭的、姓段的、姓劉的、姓李的、……,就連歷史上隋朝和唐朝皇帝的身上也都存在著鮮卑人的血統。


放大鏡43084


鮮卑是繼匈奴之後,在北方崛起的一個遊牧民族,鮮卑語屬阿爾泰語系,文獻記載,鮮卑人是“黃頭白虜”,即黃頭髮白皮膚,和漢人不是一條路的。但是鮮卑和其他四胡不一樣,他們奉南渡的晉政權為正朔,仰慕漢文化,他們統一其他四胡後,先把四胡鮮卑化,然後統一推行漢化。《晉史》對於這一點持肯定態度。可以說鮮卑促進了民族大融合,貢獻是非常大的。


靜夜思160519196


漢人在歷史上是沒有的民族!秦始皇是姓趙是吧。趙氏孤兒是不是歷史?漢人的姓就是元朝形成把趙姓擺在第一位。因為,趙姓確實發展了不少姓氏!這對不對?所以,漢人不是漢族!契丹叫黑韃靼!蒙語叫哈喇黑蛋。宋朝是契丹皇帝契丹民眾國家!那就蒙古人叫他哈喇黑塔達!這就是形成了漢族!不明白就去查查看看!


自由人84173


《魏書》開篇就寫了: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紀契而已····而《北史》的記載,基本繼承了《魏書》

《晉書·載紀·慕容廆》載: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號曰:東胡···秦漢之際為匈奴所敗,分保鮮卑山,因以為號···

現在能夠得到共識的是黃帝確實出自有熊氏,那麼北齊人主編的《魏書》與唐人主編的《晉書》、《北史》都基本採信了這一說法。不過《晉書》上還更進一步考證出,鮮卑人是東胡人之後。

而在更早的典籍《漢書·匈奴列傳》當中,提及了燕將破東胡的事蹟,也較詳細的描述了冒頓單于東擊東胡的事情。不過可玩味的是,漢書沒有將東胡單獨立傳,用《漢書》自己的說法是,由於東胡戰敗,多年不通中國,於是沒有多少記載。

在其後的典籍中,與鮮卑有關的比如《舊唐書·北狄列傳》中契丹、奚國都居住在鮮卑故地,但沒有說,他們就是鮮卑之後,應該是鮮卑南入中原以後,其他民族又佔了這片土地放牧漁獵。

在這些較為可靠的典籍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脈絡:鮮卑人出自黃帝,那麼他們也是“根紅苗正”的華夏族群。


但《魏書》這本史書,由於主編是北齊才子魏收所著,此人有才無德是出了名的,編寫史書還收受賄賂,連主子高歡都看不下去了,讓他悠著點。再加之北魏以鮮卑之身入住中原,要通知人口、疆域都比以前廣大得多的外族土地和人民,不找點政治上的接口,也是不可能的。而《北史》雖然成於唐,而作者李延壽也是很有品德的史家,但李唐自身就有鮮卑血統,這也不好全信任之。

所以,參考國外漢學家的研究成果,就比較有意義了,至少相對客觀,

在《劍橋中國史·秦漢史》這部鴻篇鉅製當中,對於東胡的猜測是“···很可能是由一些遊牧民族建立的部落聯盟,包括烏桓和鮮卑”,而對|“鮮卑”的記載,該書寫道“在整個後漢時期···許多部落地處邊界之處,最後為鮮卑所同化,這是與漢代中國建立關係的最後的群體···”從這些較為嚴謹的外來鉅製當中,又存在一種說法,即鮮卑,乃至其先祖東胡,不是哪一族一屬而是一個部落聯盟,裡面包括有眾多的族群存在。這種說法我個人認為是可以信任的。

那麼鮮卑人的起源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我個人的傾向於把中國典籍與國外的漢學成果結合一下。即鮮卑的上層統治階層,很可能是華夏一脈分出去的,但到了當地,與當地的遊牧部落融合,發展而成為了一個新的民族,這雖然在鮮卑的歷史上,沒有明文記載,但卻在其他地方有著類似的明確記載,比如《史記·齊世家》中介紹,姜太公回到山東“因其俗,簡其禮,同工商之業,便漁鹽之利···”就是上層依照華夏文明,而入鄉隨俗的明證,而在《史記·吳太伯世家》當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這兩條記載,都說明在中國周邊的胡、夷之地,存在著這樣的上下關係的族群,上層為華夏貴族之後,而子民來自當地。另外,《史記·朝鮮列傳》也有極其相似的記載(就不多說了)。

另外,目前的考古成果當中,已經明確界定了“大鮮卑山”的位置——大興安嶺北段嶺脊頂巔東麓。這個族群的發源之地,在東北確定無疑,隨著族群的發展壯大(也許還有千年小氣候變遷的影響),逐漸南移最終在遼東等近中原之地,發展為成熟的一個民族。

還有一個可能的旁證,在三星堆、金沙遺址當中,都發現了兩類貴族,學者猜測一個是管理人神通道的巫師階層,一個是軍事貴族的武士階層。兩個階層構成了共同進行政治管理的現象。這些都可以作為推測的參考資料。

綜合這些,我可以結合中外的史料及考古發現,做如下的推測:鮮卑之先是由華夏民族,與東北、華北的少數遊牧、漁獵部落共同衍生出來的一個民族的推測!!!

也就是說,鮮卑人自根上帶有我華夏民族的印記和基因,也是我華夏民族的一脈,而到五胡亂華,魏晉南北朝時期,更是徹底融入到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確切的說,融入到了漢族當中。這是無可懷疑的。

所以,討論鮮卑人的起源,作為學術研究課題,是可以的,而且很有意義。但千萬讀者們不要有狹隘的民族觀,今天有些民族自大狂,把漢夷分得那麼清楚,這是典型的不學無術,還有些人居心叵測把漢夷分得那麼清楚,那叫其心可誅。針對後一種情況,我想引用《劍橋中國史·隋唐史》當中,那些西方有良心,有責任的漢學家的一句話來回擊這些人"中國傳統的歷史學把契丹、女真和蒙古人描述為闖入“中國人”領土的“外人”。然而,這是一個錯誤的簡單化認識,應當將其永遠的根除···"

連契丹、女真、蒙古都不算是外人,那麼融入我華夏民族的鮮卑人,他還能是外人嗎?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