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救救刚需!救救小户型!”

这是我在整理完近两个月成都新盘拿证的表格后,发自内心的呼吁。

从9月1日到11月15日,成都一共约有243个新盘拿证。其中,新推房源面积包含了100平以下的,约有127个。

而新推房源面积在100平以下的,只有15个,主城区只有2个。


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曾几何时,人们开始对套三有了一种执念。

小到50平,大到200平,统一都给你设计成套三的格式。房间大小不存在,人家强调的是功能性。

这波风潮在前几年达到了一个顶峰状态。回顾了下成都前几年推出的新盘,基本上都是80多平的小套三,上了140平的少之又少,似乎是让纯刚需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当时幼稚的我,曾对这种小套三嗤之以鼻。

既然是三房,那就应该至少能保证有三个房间的面积能达到基本的卧室需求,一张床一个衣柜,这是最基本的吧。但是50多60多平的套三,你给我说你要咋个设计才能满足这个条件啊?

那个时候也看了很多典型小套三的样板间,不外乎就是宣传有大赠送面积,牺牲阳台补充空间。即便如此,也只能达到套二+储物间(书房)的程度,简直就是歪套三啊!

但是现在的我,想站回小套三的边,给当年的我几耳屎。


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1


成都楼市在2017年开始慢慢步入“改善元年”的节奏,今年更是走得风生水起。

开头说了,从9月到现在,成都开出的新房中,只有15个项目,所推户型面积在100平以下,其他两百多个项目的户型面积全是三位数起跑。


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100平以下楼盘信息

而那127个包含了100平以下户型面积的新盘,绝大多数也都在二三圈层,主城区很难觅得传统小户型的踪影。


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上表是根据成都房协公布的信息统计的,这两个月主城区开出的有100平以下房源的新盘。

总共12个盘,房源数约为3888套。

其中,我还很不要脸地单凭数据显示,把中环丰锦苑这种主打大户型的楼盘算进来了,不然看起更惨淡。

而所有房源面积均不超过100平的,只有泛悦城市广场和物华天域两个盘。

留给主城区的小户型,更少了。

2


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这个是人居拿证那篇文章底下的留言,简单几个字,透露出了留言者的无奈和愤懑。

摇中了“网红盘”却或选择放弃,原因竟是因为大户型!

其实都晓得大户型很爽,房间多空间大,啥子地方都甩得撑手脚,在家横起走都可以,可打通改造的程度也高。

缺点就一个,贵。

而小户型的缺点也是一个,小。

相对于大户型来说,小户型的总价更低,更容易被多数购房者接受,这一点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可以印证。

这个可能可以解释一下,为啥子现在还是有那么多购房者,更青睐小户型产品。

3

主城区小户型房源量减少,所影响的最大的人群,终于要登场了。

他们叫刚需购房者。

前几天有个成都的自媒体,说建议刚需不要在主城区纠结了,多往龙泉驿、温江等二圈层地区看一下,表说啥子地段、配套设施之类的话,真要是刚需哪儿还会在乎那么多。


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说实话,不敢苟同,可能是我们对于刚需的理解不一样吧。这儿我也不想引战,只是觉得那种说法太片面,且对真正的刚需,着实不太友好。

在我个人的认知里,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是想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扎根,而现在没有房自住,需要买一套房子满足基本生存保障的那类人群。

这类人群有个特点,就是钱不够。

我也不说全部或者绝对,但相信大多数刚需,他们的购房资金都是非常有限的。

对于这类普通刚需而言,小户型就是他们买房的首选。


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举个例子。办公室有个妹子,外地人,来成都几年一直租房住,最近有买房的打算。跟大多数人一样,父母提供首付,自己还贷款。

她在看了最近成都开出来的新房后,有了个疑问。

她说她现在能拿出来的钱,只够买个几十平的小户型,且自己住也不需要太大。主城区的小户型太少了,二三圈层的面积和价格相对更合适,但是之后上下班通勤就会每天至少花费2个多小时在路上。并且,由于她现在住在二环路附近,各项配套都很成熟方便,担心之后如果搬到二三圈层定居,周边的便利度和舒适度会大打折扣。

我觉得这个也是现在很多刚需购房者遇到的一个问题:

钱不够,只能买小户型;

主城区小户型少,选择面窄;

二三圈层小户型多,但性价比不高,且配套容易跟不上。

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

其实很简单,不过就是解决房源量和价格之间的平衡问题。但是实现起来的难度就真的太大了。

主城区空置土地越来越少,导致后期会推出的新货量也会更少,且大概率预估一下,小户型产品会约等于无。

二三圈层的新货房源,可能还是依然会有部分小户型产品推出,但是大家担心的配套和性价比问题,就真的太具体了,不能做出很客观准确的预判。

最后,价格,那我更是无能为力了...


主城区仅有2个小户型盘入市,真·刚需该何去何从?


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留言给我说,我视情况给大家整理下后期会推的一些小户型盘嘛,今天这篇写完我已经精疲力尽了,祝大家周末愉快,早日买到心仪的房子啦~

注:上文中所提到的“小户型”,仅针对房屋面积,不特指40年产权的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