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故事丨視察都江堰的攝影相冊

红色故事丨视察都江堰的摄影相册

红色故事丨视察都江堰的摄影相册
红色故事丨视察都江堰的摄影相册红色故事丨视察都江堰的摄影相册

劉少奇視察都江堰的相冊。

這本相冊是1958年劉少奇視察都江堰時《四川日報社》贈送給劉少奇的。相冊長31.5釐米,寬22.5釐米,厚2釐米,重694克。為紅底起大花的布帛封面。內貼相紙為黑色,完好。隔相紙為白色,全部嚴重發黃,長黃斑。相冊的第一頁上寫有“獻給敬愛的少奇同志”“您在四川視察都江堰時的一部分照片”“四川日報,一九五八年三月”“(記者陳嶽峰攝影)”字樣。“文化大革命”時期,此相冊被中央專案組封存。1980年劉少奇平反後,專案組將其退還給了王光美。1987年11月,王光美將其捐贈給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珍藏。經鑑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都江堰位於岷江中游,四川省灌縣(今都江堰市)城郊。建於秦昭王后期,是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古堰不斷得到改造和擴建、灌區逐步建成了一個引蓄結合、排灌渠道縱橫、大小塘庫棋佈、渡槽凌空飛架、隧洞穿山引流的自流灌溉體系。

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是劉少奇一貫的工作作風。

1958年3月8日至26日,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三峽工程也是成都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會議期間,劉少奇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到灌縣視察了都江堰。

3月18日,是一個晴朗的日子。上午9點多鐘,劉少奇的轎車沿成灌公路駛上玉壘山山腰,緩緩地停在公路旁。車門打開,劉少奇走下車來,迎候在那裡的灌縣縣委書記陳彬尊敬地迎上前去,激動地說:“劉主席,您好!歡迎劉主席視察都江堰!”劉少奇點了點頭,表示謝意。然後,劉少奇握著陳彬的手說:“還是叫我少奇同志吧,這是我們黨的老規矩,毛澤東同志早就教導我們不要叫官職,就叫同志。”說完,劉少奇和其他幾位縣委領導同志、都江堰管理處領導同志一一握手。王光美站在劉少奇身旁,興致很高,她對大家說:“灌縣這個地方很好,毛主席也要來。毛主席一到成都,就借了地方誌、水利志方面的書籍來看,還把一些章節印發給了參加會議的同志,要大家瞭解天府之國,瞭解長江,瞭解都江堰。少奇同志也看了,要實地來走一走,但是會議很忙,抽不出身子,今天總算來了。”王光美的一席話說得氣氛格外輕鬆,大家在劉少奇面前的拘謹一下子煙消雲散了。舉目東望,一望無垠的川西平原像一幅巨大的圖畫,春意盎然。劉少奇指點著,禁不住發出由衷的感嘆:“天府之國,中國的天府啊!”沿著坎坎坷坷的小路,大家陪同劉少奇向二王廟走去。

红色故事丨视察都江堰的摄影相册

1958年劉少奇視察都江堰。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古名“崇德廟”,是崇敬李冰恩德的意思,修建於南北朝(494-498年)。宋代以後,因李冰父子相繼被封建王朝諡封為王,改稱“二王廟”。廟內古木參天,楹聯、碑文記載著李冰父子治水的光輝業績和歷代勞動人民不斷總結的治水經驗。劉少奇一邊參觀,一邊認真地聽陳彬介紹,吸引著記者搶攝劉少奇的珍貴鏡頭。劉少奇便對記者說:“你們不要盡給我拍照,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你們的鏡頭應該對準李冰父子。”接著,劉少奇又指著李冰父子的塑像感慨地說:“兩千多年前,李冰為人民做出了這麼大的功績,真了不起啊,對人民有功的人,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的。”是啊,對人民有功的人,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劉少奇平易近人,親切地和大家交談著,大家無拘無束地向劉少奇介紹廟裡的情況。

步下石級,劉少奇被山門前那面高高的照壁吸引住了,他仔細地端詳著。牆上是繪製於清朝末年的《都江堰灌溉區域圖》。圖上,渠道密如蛛網,天府源頭一目瞭然。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都江堰灌溉區域古貌詳細記錄圖。劉少奇看後,若有所思地問道:“解放後,都江堰有沒有發展變化呀?”

陳彬回答說:“有變化,發展變化很大。解放前夕,都江堰泥沙淤積,渠道失修,內江和外江都有洪澇災害,灌溉面積只有200多萬畝。解放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加強了維修和經常性管理,興建了許多水利設施,提高了抗旱能力,灌溉面積達到500多萬畝,比解放前翻了一番。”

劉少奇踏上懸掛在岷江江心的安瀾橋。安瀾橋是由竹索構架成的,行人走在上面,搖晃得十分厲害。開始,大家還為劉少奇的安全擔心,劉少奇卻如履平地,走得自然瀟灑。看了分水魚嘴後,都江堰管理處處長張建中向劉少奇介紹說:“分水魚嘴是人工築成的,它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全長700多公里。內江是人工渠道,經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陳彬補充說:“分水魚嘴還有一個奧妙的地方,它能根據季節的變化和灌溉的需要,把岷江江水按比例分流。夏天,洪水季節,岷江流經魚嘴後,四成流入內江,六成流入外江。冬春兩季,又來了一個顛倒,六成流入內江,四成流入外江。這樣,夏天就洩了洪減少了災害,冬春還保證了灌溉有利於生產。”劉少奇聽後,讚不絕口地說:“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真了不起啊!”汽車駛進離堆公園,劉少奇登上伏龍觀,觀看了內江的咽喉寶瓶口。

參觀結束後,當地幹部請劉少奇和王光美去吃四川的家鄉菜——“活水豆花”。到了餐桌,劉少奇一看,桌上擺了滿滿一桌子菜。劉少奇立刻意識到,這是用公款請客,違反了國家的財經制度。席間,劉少奇一邊吃、一邊和大家交談,詢問灌縣的工農業生產情況,人民群眾的生活情況,大家如實地向劉少奇作了彙報。劉少奇聽後很滿意,高興地說:“你們乾得很好,有成績。”並勉勵大家今後要好好幹。吃完飯,劉少奇便對王光美說:“你去把帳結了,地方不能搞這筆開支,搞了要受批評,人民要批評我們。”說完,笑著對大家說:“這頓飯,我請客。”大家再三堅持也不行。劉少奇說:“就這樣,不要再說下去了。”王光美如數付了錢糧。大家用敬佩的目光望著劉少奇,心裡很是感動。接著,劉少奇到廚房問候了炊事員,親切地和大家握手,向大家表示謝意。告別時,劉少奇又和縣委領導同志合影留念,並一再叮囑大家:“要把灌縣建設好。”又說:“灌縣這個地方很好,有山有水有壩,風景秀麗。都江堰國內外都有名,要好好建設。”

如今60年過去了,當時的灌縣已建設成為今天的都江堰市了。都江堰灌區人民在當地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已把都江堰建設成我國第一大灌面的現代化渠系。今天的都江堰灌溉面積已由解放前夕的200多萬畝發展到1000萬畝,劉少奇的願望變成了現實。

此攝影相冊為劉少奇在成都會議期間抽空視察都江堰時的留影,充分體現了劉少奇深入群眾、深入基層一線,堅持群眾路線的工作作風。翻看著影集內的照片,彷彿又看到了劉少奇關心國家水利建設、關心人民群眾生活的忙碌身影。

(作者系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研究館員,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劉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常務理事。)

校審丨劉飛平

校對丨黃 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