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调整”从3500到5000,能否真正做到“惠民”?

个税调整"是国家为调控收入差距、保障低收入群体利益所推行的一项惠民政策,但"个税调整"能不能真正做到"惠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个税起征点调整”从3500到5000,能否真正做到“惠民”?

个税起征点调整

2018年10月1日之后,"个税起征点"从稳定了七年之久的3500元提到了5000元,让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收入在3500元—5000元之间的人获得了实质性的"实惠"。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起征点的调整并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因为调整前调整后收入都够不到"起征点"的大有人在。并且考虑到经济发展速度和物价上涨水平,5000块钱也刚刚够生活罢了。并且工资的涨幅在近几年并不算很大,反而是房价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飙升,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也是有些"治标不治本"的意味。

“个税起征点调整”从3500到5000,能否真正做到“惠民”?

18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

今年很多人的梦想是"能够缴一次税",个税起征点应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但显然,这并不能直观缩小"贫富差距"。起征点理应是"最低生活保障"线,但就现在看来,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人均工资收入在3000左右徘徊,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地区性的同行业工资水平就是这样,所以看着整天忙忙碌碌上班的人才是收入最低的那一拨人。

“个税起征点调整”从3500到5000,能否真正做到“惠民”?

劳累的上班族

国家也采取了很多举措提高民众工资水平,包括数次提升"最低工资"数额和减少"周工作时间",尽量让民众在工作中获取更多报酬之余还能有更多时间去提升生活水平。但在施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相信随着时代发展和监管力度的提升,能有所改观。

不同城市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第三产业的崛起也使得人们就业的重点由第二产业转向了第三产业,这其中除了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迅速增加之外,最主要的是第三产业相比传统产业"遥遥领先"的工资水平很有吸引力。但长此以往,只会导致产业重心的偏移,传统行业的衰落特别是传统纸媒的衰落让很多人承受更高强度的工作却并不能拥有更高的收入,而这些依靠"个税调整"显然无法得到改观。

“个税起征点调整”从3500到5000,能否真正做到“惠民”?

被“经济利益”支配的人

物价飞涨、房价飞涨,工资水平仍然很稳。行业收入不均依然存在有并愈加扩大的趋势,宏观调控一直在作用,各行业也一直在调整,但收效甚微。因而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我们不能否认"个税调整"的调控作用,但真正的"惠民"却并不是仅靠"个税调整"就能实现的,平衡各产业之间的比重和收入差才是可行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