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小学成绩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英语启蒙:小学成绩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558篇原创文章。

​小学是求学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说,人生成就的高低,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决定了。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奇怪现象:许多在小学成绩优异的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之后,渐渐变得默默无闻了,甚至成了学困生。

在课下,我常与学生聊天。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那些平时英语成绩并不显山露水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曾经是班级,甚至是年级的知名人物。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英语学霸,最终江郎才尽,泯然众人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上下求索,终于,从苗苗以及她的同学们的几年小学经历,我似乎明白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即小学成绩具有很大程度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尤其是小学英语,开设较晚,内容较少,即使没有经历课外辅导,或是家庭启蒙,只要稍微花点时间死记硬背,就能轻松取得不错的英语成绩。

但是,这种应试训练,往往缺乏底蕴,等到了初高中,遇到考查综合能力的题时,英语能力的短板很快就凸显出来了。

那么,如何利用小学阶段的宝贵时间,真正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呢?

01

习惯的养成

英语启蒙:小学成绩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不要被孩子小学英语成绩优异的假象麻痹了神经,蒙蔽了双眼,短暂的洋洋自得,放松警惕,可能会导致难以弥补的遗憾。

要想真正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就必须利用孩子小学阶段时间相对充裕的机会,从培养孩子的(习)惯抓起,让孩子就像每天要刷牙洗脸一样,坚持学英语,使学英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然后逐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天生喜欢学英语的孩子极为罕见,培养孩子爱上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比较而言,清单化管理,使学英语成为孩子日常起居的一部分,通过日积月累,提升了英语能力。提高扎实的基本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好英语的兴趣。

苗苗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一直认为,听说读写都比较重要,但是如果慢慢培养她的兴趣的话,可能会错过很多宝贵的时间。如果我一开始就让她完成很多内容的话,孩子又难以接受。于是,我就使用清单管理法,逐渐增加训练项目。

当然,即使是这种方法,也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实施,效果最好。因为小孩子比较听父母的话,同时可以使用一些奖励措施,提升孩子的积极性。

02

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因为小学英语的内容较少,靠解题技巧和临时的死记硬背,可以暂时提高成绩,并且成绩经常是不稳定的。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还需要重视英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英语阅读能力主要包括:拼读能力,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归纳概括,演绎推理,鉴赏能力等。

其中,拼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英美国家的小孩开始阅读之前,都要先学自然拼读。学会了这个方法之后,孩子就可以通过拼读规则,读出单词的发音,然后通过单词的发音激活大脑储存的听力词汇,最后明白了的单词的意思,进而明白了句子的意思,提高了阅读速度。

这就如同中文阅读启蒙的拼音的作用,孩子在掌握了拼音之后,中文阅读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自然拼读也是如此,它是英语自主阅读的必备工具。

归纳概括的第一步,是找到段落或文章的主题句,如果没有比较明显的主题句,就要通过每一个段落的小主题,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找到文章的主题句,对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口头介绍故事大意,等孩子阅读量跟上之后,可以训练孩子写出故事大意。

03

阅读量

英语启蒙:小学成绩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量的积累。

没有阅读量的积累,仅有理论和技巧是不够的。就如同拳击运动,再多的理论和技巧,都不如一场实战更能提高训练者的水平。

在小学1--6年级,一般孩子每晚都有时间阅读,上了初一以后,孩子们基本上每晚都在写作业或刷题。

所以,培养孩子英语阅读能力的最佳年龄段,就是小学阶段。

前两天我介绍了一篇文章,关于一名5岁牛娃的逆天简历,其中谈到了小牛娃从幼儿园的小班到中班,年阅读量从100本增加到500本。

这“邻家的孩子”一年的阅读量,胜过许多孩子10年的阅读量。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的校长曾经说道:我给高一学生的阅读量目标是5000页原版图书,大约20本书。

国外名校每天要求学生阅读数百页的资料和书籍,更是家常便饭。

孩子的英语能力,就在这每天一页一页的阅读过程中,拉开了差距。

04

批判式思维

阅读量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基础。阅读的时候,不能只是被动的输入和接受,要带着问题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提倡的是死记硬背,所以我们的孩子缺乏对权威的质疑精神,更缺少创新精神。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发表克拉克奖获奖感言时说:“当人工智能变得比人类更聪明时, 想象力或许是人类拥有的唯一优势。”

小学英语需要一定的死记硬背,但更需要大量阅读和批判性思维。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孩子可持续性发展原动力。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我们明天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