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中国品牌的瓶颈与未来

高端化——中国品牌的瓶颈与未来

在中国鞋履行业,曾有两家品牌被称为“鞋王”:一家是百丽,另一家是达芙妮。

90年代初,社会物质条件刚有起色,女鞋细分市场也刚刚兴起。在那个品牌意识淡薄的年代,人们在高端的百货商场里第一次见到了达芙妮、百丽的专柜,逐渐意识到,女鞋也能够走出高端品牌。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达芙妮和百丽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成为了国内家喻户晓的女鞋品牌。

达芙妮最辉煌时,每年售出5000万双女鞋,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近20%,也就是说,每卖出5双鞋,就有1双是达芙妮。扩张速度最快的2008年至2012年的5年之间,每年都有近800家达芙妮店在各城市开张。在中国主要城市的任意一条步行街,你都能看到达芙妮门店的身影。

同样,百丽的受宠程度丝毫不亚于达芙妮。2007年至2011年,百丽的开店数量由3828家增长至14950家,平均每年开店2200家、每天开店6家。根据财报显示,在2011年以前,百丽营收同比增长基本维持在20%。

高端化——中国品牌的瓶颈与未来

然而,在市场的洪流之下,“不进则退”是不变的真理。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国外高端女鞋品牌,百丽和达芙妮的光环逐渐退却,日子也越发不好过。曾经风光无两的鞋业双姝,一同沦为破产姐妹。

8月28日,达芙妮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达芙妮上半年营业收入大跌17.3%,为22.59亿港元。截至6月底,达芙妮门店数为3386个,上年同期为4570个。达芙妮的“关店潮”可追溯到2015年,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达芙妮3年关店数量超过3000家,成为“关店王”。

百丽也难逃关店的厄运。2015年,百丽关店数量达到366家,这一数据随百丽的亏损而逐渐加剧。2016年,百丽国家关店速度加快,仅6月至8月就关闭了276家门店。截至2016年末,百丽只剩下13145家鞋类店铺,与高峰时20738家门店数量相比已减少了7000多家。2017年,百丽净关店1009家。

实际上,除了达芙妮、百丽出现了营收下降,利润暴跌,被迫关店,星期六、奥康等鞋业都出现经营困境。对此,有舆论分析,整个中国的制鞋行业进入了寒冬期,鞋企受制于大环境的萧条故而不景气。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所有的不顺都可以让“大环境”背锅吗?

显然不是。百丽与达芙妮的衰败,只是中国品牌面对消费新趋势手足无措的缩影。而这个趋势,便是品牌的高端化。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国民的见识渐长,品牌意识也越来越强。而中国各行各业的品牌似乎还“后知后觉”,依旧停留在那个“是个品牌就是宝”的年代。因此,对于大部分品牌的生存困境,与其归结为整体行业的低迷,不如从自身找到问题症结,是否跟上了消费升级的潮流。

高端化——中国品牌的瓶颈与未来

就像曾经在华人市场有过辉煌历史的金利来,曾被号称是华人世界的LV。对于大部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男性来说,金利来毫无疑问是成功人士的象征。然而,从2012年起,金利来的业绩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13年,业绩出现下滑。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量国外的高端品牌涌入国门,人们不仅眼界大开,对奢侈品也有了更加深刻和个性化的认识。面对越来越多的高端品牌的激烈竞争,金利来的光环逐渐暗淡,如今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印象,早已不复当初,甚至觉得它有些“过时”了。

汽车行业近期的状况,更是这一变动的真实写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发布数据,今年8月,国产乘用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创下新低。仅仅一年前还高歌猛进的自主品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便遭遇断崖式的下跌,其中的缘由之一,便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实现高端化的突破。依靠低端、价格维持的数量增长,最终在消费升级的猝然一击面前,露出了核心竞争力匮乏的致命弱点。

总而言之,跟不上品牌高端化的大潮,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品牌的困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高端化既是当前中国品牌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却也是中国品牌打赢翻身仗的唯一机会。

高端化——中国品牌的瓶颈与未来

一个快速升级的消费市场,“大浪淘沙“要远比从来来得猛烈。只有不断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品牌,才能真正做到“逆流而上”。值得庆幸的是,今天,越来越的中国品牌意识到这一点,纷纷致力于自身的品牌升级。

作为国产手机品牌佼佼者,华为在品牌塑造上,凭借从中高端入局、坚持技术创新等战略,走在了所有国产手机品牌的前列,成为国产手机中唯一在高端站稳脚跟者。从2016年P9系列首次和相机巨头徕卡合作推出徕卡双摄镜头手机,到Mate 9系列牵手世界顶级设计品牌Porsche Design打造的保时捷设计版本,发展至今,华为手机的高端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事,与华为异军突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牌厂商诺基亚的复兴“悲剧”。诺基亚有过辉煌的过去,曾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13年,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旗下手机业务,但最终葬送了这张好牌。几年沉寂后,2017年诺基亚再次回归市场,推出了Nokia 6,激起了一众消费者的回忆。然而,这款标价不到2000元的手机,重拾了消费者的情怀,却没能够燃起品牌重生的希望。从低端切入已然不合时宜,外国品牌尚且如此,中国品牌更无机会。

高端化——中国品牌的瓶颈与未来

除了手机行业,中国的服装品牌也开始往高端化发力。国民运动品牌“李宁”,今年2月走上了世界四大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的舞台。结合时尚的理念,将老式的运动品牌变成潮牌,在利用世界顶级时尚舞台展现自身风华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服装品牌“固化”、“过时”、“土俗”的品牌形象。

毫无疑问,随着消费升级,未来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将愈发激烈,“高端化”必然是大势所趋。纵观国内各个行业,品牌初有崛起之势,但依然缺少高端品牌。对于中国品牌而言,高端化是亟待突破的痛点症结,更是未来发展的唯一明路,只有不断升级、完善产品,打造高端品牌形象,才能在市场的“风浪”中屹立不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