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舉史上的超級學霸“十三狀元”說明了什麼?

原創: 唐說 貞觀書院 2018-06-08

中國的科舉制從隋朝一直延續到清朝,歷經一千三百餘年,共產生了638個狀元。這些狀元都是殿試中的佼佼者,是由皇帝考核後欽點的,每屆全國僅此一人,無不是人中龍鳳、學界翹首。在這638位狀元中,又有13位是連中三元的,什麼意思?就是說在大考的最後三關鄉試、會試、殿試中都是排名第一,連續摘得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第一頭銜。這樣的人在1300年裡只出現了13個,平均100年出一個,比皇帝還珍貴。

中國科舉史上的超級學霸“十三狀元”說明了什麼?

不妨看看13個超級學霸的情況。

唐朝有三人:崔元翰、武翊黃、張又新。

崔元翰是博陵崔氏之後。博陵崔氏是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諸葛亮臥於南陽茅廬之時,四位好友中有一位就是博陵崔州平。博陵崔氏在東漢躋身一流世族,北齊北周時期全面上升,隋唐時期是五姓七望族的望族之一,風頭差一點在唐朝《氏族志》蓋過隴西李氏成為第一大世族。崔元翰是官宦世家、儒學世家,堂叔身居國公、宰相之位,兩個弟弟也中了進士做了官。他本人則是一位典型的學者型官員。自漢至宋,博陵崔氏先後出了二十多位宰相,將軍、侍郎以上官員上百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不可勝數。

武翊黃,唐朝迅速崛起的世家望族武姓之後,宰相武元衡之子,是武則天的玄侄孫。其武氏一族,從曾祖父開始就具有良好的家庭學養與教養,因此武翊黃也是才學驚人,居然能夠連中三元。

張又新,出身官宦之家,父親張薦官至御史中丞,祖父張鷟官至御史。祖父士林中有"青錢學士"的名號,中進士的試卷被稱為"天下無雙"。父親張薦有文辭,善治史,有專著傳世。張又新的家庭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官宦和學問世家。

宋代有六人:孫何、王曾、宋庠、楊寊、馮京、王巖叟。

孫何,荊門知軍孫鏞的長子。這個官職實際是宋朝時以朝臣身份任知州,並掌管當地軍隊,相當於朝廷委派的軍政要職一肩挑的地方行政長官。他的三個二字都在荊門東山書院攻讀成名,人稱“荊門三鳳”。顯然,孫何也是出身官宦之家,十歲識音韻,十五能屬文,篤學嗜古,難怪其成為一代三元狀元。

王曾,祖上為太原王氏,漢唐之際的名門望族,與隴西李氏、博陵崔氏併成為唐朝五姓七族的七個望族之一,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王皇后即為太原王氏。他八歲成為孤兒後由叔父撫養成人。他年少孤苦,善作文辭,最終成為北宋一代名相。多次罷相,又多次復職,死後得到了文臣的最高諡號“文正”。

宋庠,祖先是宋國君主宋微子。其高祖宋紳,於唐昭宗時任御史中丞,是名副其實的官宦之家。與其弟弟宋祁以一同高中進士,禮部本已奏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劉太后(章獻皇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宋庠第一,而置宋祁第十,故有兄弟“雙狀元”之稱。由此宋庠成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的“連中三元”之人。為官後成功拜相,死後被追贈太尉兼侍中,諡元獻。

楊寊,出身不濟,寒門士子。他的運氣實在太好,擠掉了本該位列第一的大名鼎鼎的王安石而被從第四名直接擢升為狀元。大宋少了個狀元宰相頭銜的王安石,卻多了一個三元狀元。

馮京,寒門士子,武昌江夏人。從官不妄造請,大公無私。

王巖叟,寒門士子。為官後高風亮節,時人稱頌。

明代兩人:黃觀、商輅。

黃觀,這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考神級人物,名號曰:六元狀元。他一口氣考取功名,27歲就高中殿試狀元,名震天下。從秀才到狀元,在縣、府、院三級經過六次考試(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均獲第一名,時人讚譽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32歲,黃觀坐火箭升任禮部右侍郎(正三品),成為副部級/正部級高官。

黃觀是安徽池州人,系儒士黃棣曾孫,貢生黃璋長孫,黃古長子,詩讀文化之家。志氣高,重名節,在朱棣奪取帝位後,他主動投江為建文帝殉葬。

商輅,寒門士子,自幼天資聰慧,才思過人,後成功入閣拜相,以正直勇敢名鎮朝堂。為人剛正不阿、寬厚有容,臨事果決,時人稱“我朝賢佐,商公第一”。

清代兩人:錢棨、陳繼昌。

錢棨,無錫錢氏後裔,名門望族,書香門第。由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鏐所開啟的錢氏家族,可能是目前中國最為群星璀璨的家族。成書於宋代的《百家姓》將錢姓列於第二,僅次於國姓趙氏。自宋朝之後,錢氏湧現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學者無數,如宋代的錢昆、錢易,明代的錢士開、錢謙益,清代的錢大開、錢名世、錢曾、錢砧、錢魯斯。到了現代,則有“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近代力學奠基人錢偉長、“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國學大師錢基博、著名教育家和歷史學家錢穆、著名學者兼作家錢鍾書、水利專家錢正英、著名外交家錢其琛、臺灣社會活動家錢復、著名金石書畫家錢君陶、著名物理學家錢致榕,著名記者錢雨潤、學者錢文忠、《神探狄仁傑》導演錢雁秋等等。當代國內外科學院院士,錢氏名人便有百餘位。錢氏不出六元狀元、學霸考神,哪個姓能出?所以,錢棨與黃觀是中國一千多年曆史上僅有的兩個“六元狀元”。

陳繼昌,寒門士子,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三元狀元”。

歷史是公平的。科舉制能作為古代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橫行世界1300年,是有其內在的科學性的。皇帝作為天下之主,必然要採用一個非常公平的通道遴選帝國的精英來治理國家,吐故納新方能維持長久的生命力。而科舉制就是這個偉大的發明。從13位“三元狀元”的分佈來看,科舉制對於平衡各階層勢力獲取參政機會的作用,一直延續到了清帝國晚期。在科舉制發軔早期的唐朝,由於氏族門閥對讀書權的絕對控制力,造成了三位“三元狀元”都是官宦和文學世家。而從宋代開始,我們就看到了官宦書香之家與寒門士子幾乎平分秋色的局面——宋代6名,3名官宦書香,3名寒門;明代2名,1名高門,1名寒門;清代2名,1名高門,1名寒門。所以說,帝國還是很公平的,科舉制一直沒有違背選拔人才、共治朝堂的初衷。做官的,做學問的,種地的,賣菜的,產生帝國最優秀的人才的概率幾乎都是一樣的。這或許是中國古代高度發達封建社會制度一直領先於世界的治理密碼所在。

如果你通過今天的高考制度,看到了寒門不再有學霸考神,寒門難出貴子精英。那要麼是高考出了問題,要麼是治理出了問題。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