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組建復仇者聯盟,備戰3年的口碑能否幫助馬雲贏得線下戰爭?

10月12日,阿里巴巴將口碑和餓了麼正式合併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新公司已經獲得超過3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併成為阿里生態佈局中繼“新零售”後的線下新戰場。兩支主力軍正式集結完畢,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的“復仇者聯盟”也整裝待發,向剛在香港上市的美團點評發起新一輪衝擊,也吹響了今年雙11的大戰號角。

阿里組建復仇者聯盟,備戰3年的口碑能否幫助馬雲贏得線下戰爭?

淘寶、天貓、盒馬生鮮等業務板塊以實物類商品為主打,口碑和餓了麼合併後的新公司則主要面向線下生活服務,前者負責到店業務,後者負責到家業務。在聯盟裡,餓了麼對大家來說很熟悉,但口碑就不是那麼盡人皆知,為什麼它能成為阿里這場線下戰爭的主力軍之一,“復仇”一詞又出自何處呢?

阿里組建復仇者聯盟,備戰3年的口碑能否幫助馬雲贏得線下戰爭?

阿里這些年在餐飲o2o乃至本地生活服務佈局上,走的並不如像想象中那樣順利,甚至可以說一直受挫,起步早但都沒踩對點,曾讓馬雲懊惱不已。口碑網於2004年創立,歷經阿里巴巴注資,進而全面收購,在2011年暫停業務,自此退出江湖。故事的轉折點來自2015年,阿里投資的美團逐漸強大,與點評合併後和阿里的關係變得微妙,似乎和騰訊走得更近,而阿里卻越發感覺離不開美團,最後雙方徹底鬧翻。2015年,阿里與螞蟻金服各出資30億元成立新口碑公司,定位即“專注於協助本地生活服務的轉型與升級”,開始了口碑長達三年的“復仇計劃”。

2004——2007年,口碑從房產信息進入生活消費領域

2004年6月,阿里巴巴第46號員工李治國離職創立生活服務類網站口碑網,當時整合了易賃網的資源,從二手房入手,主打房產信息。2006年10月,阿里巴巴注資500萬美元進入口碑網,口碑網開始全面進入各個生活消費領域,提供更廣泛的信息。

2007年,大眾點評網嶄露頭角,並得到谷歌400萬美金的投資,口碑網決定放棄全面的佈局,單從餐飲入口切入本地生活服務,結果錯失了綜合信息平臺做大,和日後可能和58同城“相互併購”的機會。

2008年,合併後的“雅虎口碑”形不成合力,退居二線

2008年,阿里全資收購口碑,先是與中國雅虎合併“雅虎口碑”,從2005年阿里接管雅虎後的三年時間裡,雅虎一直沒有真正的融入阿里體系之內,合併後的口碑不僅未實現“1+1>2”的價值,還喪失了獨立性和動力。後來,口碑被劃分到了馬雲“大淘寶”戰略計劃(泛零售體系),口碑(餐飲)與房產、家政等業務一起放在了淘寶旗下的二級欄目。

2009-2011年,口碑被掏空,阿里痛失O2O發展機遇

2009年,阿里升級“大淘寶”戰略,口碑網被併入淘寶。藉助淘寶的流量依然沒能將口碑網及時的搶救過來,反而與大眾點評、美團的差距越來越大。2011年,頻繁變動、人員流失的口碑只剩下一個空殼,不得不宣佈停止一切推廣活動,這也讓阿里痛失O2O發展的戰略機遇,而眼睜睜看著大眾點評做大,讓騰訊搶佔市場。

2015年重啟新口碑,正式進入阿里新零售體系

2015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雙方各出資30億元人民幣,合資成立“新”口碑公司,各佔股50%,新口碑依託支付移動端入口,意在狙擊美團點評,業務體系也劃分到了螞蟻金服。新口碑平臺集合了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兩方的資源優勢,淘點點與螞蟻金服線下業務資源及團隊成為了新口碑公司的核心力量,重新衝刺本地生活服務這塊高地。2018年1月,口碑正式進入阿里新零售體系。

口碑目前正在做兩件事:to C希望和手機淘寶、支付寶一樣成為“超級入口”,幫助商家獲取數字化流量的同時,打造“新餐飲體驗”;to B則扮演全渠道角色,整合口碑、天貓、餓了麼、商家店面的終端銷售渠道,把流量、商品、營銷的能力在雲POS系統上開發給市面上的垂直服務工具,C、B兩端聯網,形成了“大流通”。口碑App在全國迅速鋪開掃碼點餐和APP內預點餐業務,從點餐這個剛需環節切入到店消費的服務鏈路。同時,口碑聯合商家推出智慧餐廳的數字化經營方案,重構餐廳服務體驗流程。

阿里組建復仇者聯盟,備戰3年的口碑能否幫助馬雲贏得線下戰爭?

馬雲在“未來智能餐廳”體驗口碑的隔空點餐

阿里從線上電商起家,如今大力開拓本地生活市場,打通線上線下,而本地生活市場數字化和互聯網化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餓了麼+口碑”都在全力推進本地生活市場的數字化進程,線下的交易、用戶、商品逐步數字化,這些數據日後會成為商家客群分析、精準營銷、原材料採購、金融借貸的核心依據,是決勝未來的重要抓手。

阿里組建復仇者聯盟,備戰3年的口碑能否幫助馬雲贏得線下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