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10萬閒錢,應該如何理財更穩妥

經常有職場人士來問怡心,我有5萬塊應該如何理財?我有10萬塊應該如何理財?我有50萬又應該如何理財?

其實理財這件事有點像穿鞋,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理財的方式到底是否適合也只有自己知道。

具體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不同年齡階段來合理進行資產配置。

單身時期的職場年輕人:

這部分人群有自己穩定的工作,經濟來源也趨於穩定,而且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此時應該學會承擔一些風險,就算虧了就當花錢買教訓,現在虧損總比以後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大的時候再來花錢買教訓要強得多。

吃一塹長一智,現在的教訓將會成為以後寶貴的經驗回報給你。

10萬可以這樣分配:

1萬元股票基金+3萬元指數基金定投+2萬元互聯網理財產品+2萬元債券基金+2萬元貨幣基金

假如股票基金年收益為15%,指數基金年化收益率為10%,互聯網理財產品保守收入為(比如隨手記的季季高)8%,債券基金收入為6%,貨幣基金收益率為4%。

這個收益率綜合考慮行情好的時候與不好的時候,不好的時候股票基金、指數基金可能為負收益,但行情好的時候收益可能會飆高到50%-60%,所以綜合來看我們取平均值。

一年收益為:10000*15%+30000*10%+20000*8%+20000*6%+20000*4%=8100元

年化收益為:8.1%

有家庭的職場中年人

前不久有句經典橋段大火:“你可以拼命大聲罵那些職場中年人,但千萬別罵90後,因為他們隨時會離開,而職場中年人有房貸車貸要還,不怕的”。

多麼殘忍的一句話,卻道出了職場中年人的不容易,此時理財應該趨於穩定,不能盲目追求高息,而讓家庭承擔更大的風險。

10萬塊可以這樣理財:

3萬元購買定期理財產品(期限一年,收益大概5.14%)這筆資金作為家庭裡固定錢生錢的資金,固定理財產品雖然利息不高,但好在能夠跑贏大盤,且長期積累本金也可以取得一筆非常可觀的利息。

2萬購買債券基金,從今年大盤的情況下來看,只有債券基金取得了正收益,所以應該多配置一些債券基金來規避風險,比如“嘉實超短債”一年的收益率為6.33%.

3萬購買貨幣基金,貨幣基金雖然收益率不高,但是活期理財神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至少要保證3-6月的生活費作為備用金,備用金放在貨幣基金裡不但可以享受利息,還可以做到隨取隨用。

1萬指數基金定投作為後續的養老金

1萬指數基金定投作為子女的教育金。

指數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為10%。

畢竟職場中年人既要負責努力工作賺錢,又要負責子女教育,生活異常忙碌,理財除了穩,還應該找到少操心多賺收益的投資品種。

指數基金就非常適合職場中年人,不知道定投哪隻指數基金好,就選擇滬深300+中證500。

1萬作為起始定投金額,後續再根據具體收入情況追加本金。

一年收益為:30000*5.14%+20000*6.33%+30000*4%+20000*10%=6011元

年化收益為:6%

10萬塊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不同的打理方式將會帶來不同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