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電商衝擊讓實體零售低迷

很多地方關店消息頻頻出現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傳統的零售行業

不得不轉型升級尋求新出路

有人說是電商惹的禍

把矛頭都指向馬雲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馬雲不得不攤攤手:

“不是實體不行,

是你的實體不行了。”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

在多家零售實體店關門時

2017年這家超市卻多次傳出新聞

將在北京至少開10家門店

入駐二三線城市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此外牽手今日資本增資永輝雲創

受讓達曼國際公司40%股權

看出它在零售市場野心不小

沒錯,取決於你的實體行不行

這個超市就是永輝超市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永輝超市到目前為止在北京

已有32家大型連鎖生鮮超市

如今擁有全國570家門店

遍佈全國149個市縣

如此成功的超市

源於創辦這個超市的人不簡單

19歲輟學當過農民工搬過磚

做過啤酒代理批發賺過100多萬

27歲敗光200萬還能東山再起

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張軒松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永輝超市一年狂賺367億

張軒松淨資產也高達39.7億

買價值1.23億的私人飛機

買澳大利亞1.62億的海景別墅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並且租給了劉強東

劉強東還得搶著跟他做生意

一口氣投了43.1億元

張軒松10歲時便受周圍人經商影響,在19歲未高中畢業時,他為早點融入社會下海創業

因為沒技術和文化,第一份工在建築工地搬磚頭,每天饅頭白開水,3個月後才拿到工資200元。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後來有份啤酒代理批發工作,當時福州啤酒批發市場尚未成形,這對他來說是機會,後來他成為福州第一家啤酒特約經銷商。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由於本錢少、規模小且競爭大,思考後他與合夥人率先提出“送貨上門、服務到家”口號。

沒錢僱人送貨,他們就自己騎摩托早出晚歸、日曬雨淋。就這樣在啤酒批發市場站穩腳跟。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5年讓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業務擴展,他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那時福州剛興起超市業態,於是他決定進入零售行業,開了第一家“古樂微利超市”,主要經營日用品

在保證質量前提下,為贏得競爭,他儘可能向顧客提供物美價廉商品,堅持“天天平價”,每件商品比競爭者同類產品低,超市在這種狀態迅速成長。

不過在1996年他又介入啤酒生產,產銷一條鏈。那時啤酒公司已開始走下坡路,加上金融危機影響,一時間痛失200多萬,7年資本化為烏有。

這次慘痛經歷,讓他後來變得更沉穩和理智,每走一步都思考並總結得失,這或許是他後來成功的重要因素。

1998年他重新開始經營超市,取名“永輝超市”。正當他準備大幹一場時,市場形勢驟變,次年福建省首家大賣場,即新華都購物廣場出現,讓整個零售業格局拉開序幕。

臺灣零售業連鎖巨頭和世界500強企業沃爾瑪等進入賣場,這樣的情況下,張軒松很清楚必須改變才能生存。

2001年福建率先治理餐桌汙染

號召“杜絕餐桌汙染,建設放心市場

這次機會又讓張軒松盯上了

這或許是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

同時也能讓自己的超市走向強大

他決定要再次創新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他將“生鮮農產品搬進現代超市

貌似一個新的農貿市場

以家庭主婦、上班族為主客戶群

像賣超市快消品一樣賣生鮮

而且價格低於農貿市場的10%

同時營造乾淨有序的購物環境

配備果蔬農藥殘留檢測的設備

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他創新了“農改超”模式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改變了傳統的農貿市場狀態

農副產品的新鮮乾淨價格便宜

讓他的超市迅速打開局面

獲得市場的普遍認可

為了贏得更多消費者的心

他集思廣益高調地提出口號

“家門口的永輝超市”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這一口號是其定位也是目標

他的目標就是要把超市開遍全國

他又開始建立生鮮超主鏈

生鮮皆是直採和直營

他擁有300多人的採購團隊

分駐全國20多個農產品生產基地

只為直接與海上捕魚船對接

甚至還委派員工一起打魚

這減少了產品中間的流通成本

採購新鮮水產品第一時間給顧客

自然獲得顧客的讚許

在農產品方面直接向農場下單

與農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這樣即獲得穩定的貨源

還可以促進農產品在市場上流通

直接增加了農民的實際收入

在對待農民所種植農場上

他還預先墊付肥料、種子和新式農具

使超市形成一體化快速運作機制

同時他專注、聚焦單品

在農田規模摘採保鮮期長的香蕉

通過冷庫運輸到倉庫

經過簡單的製作工藝

再統一配送到各門店銷售

27歲敗光200萬!如今開店近600家年賺300多億,還成了

因為香蕉價格成本低而品質好

在市場上佔了優勢利潤也高

生鮮水果最重要的問題是防損

如果損壞的水果比較多

消費者並不會為此買單

因此為了提高員工工作熱情

防止他們在生鮮上的無視態度

張軒松讓一線員工全員持股

工作績效和崗位的銷售額

與他們自身能獲得的利潤掛鉤

這種方式激起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從2004年起超市開始全國擴張

一年開了5家年營收20億

到2008年已有140多家

同時永輝超市的“農改超”模式

獲得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認可

成為中國超市零售行業的典範

被譽為中國“農改超”開創者

2010年永輝超市成功上市

被譽為“生鮮第一股”

張軒松身價一躍百億

到目前永輝超市已將近600家

成為超級零售巨頭

低調的他始終覺得

自己只是個幸運的農民

他成功的秘訣只有簡短八字

勤勞、創新、總結、溝通

每個人的努力方式不盡相同

在多變的時代中

只有為了生存而能應對市場

極力尋求改變的企業

才能有獲得成功的可能

就像馬雲所說的

並不是實體店不行

而是自己的實體店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