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頭已經顯現:這注定是一個要砸掉所有“金飯碗”的時代

哪一個行業能夠長盛不衰?

沒有!

2018年,曾是廣州最昂貴夜場之一的國會夜總會關張,這從一個側面告訴了我們,連最不在乎錢的都捨不得花錢了。

苗頭已經顯現:這注定是一個要砸掉所有“金飯碗”的時代

這幾年哪個行業最不在乎錢,答案當然包括一眾互聯網巨頭。

但10月寒秋,最凍人的卻是阿里、鵝廠、華為等等凍結招聘的傳聞。儘管上述企業紛紛否認,但壓縮招聘指標看樣子是跑不掉了。比如,華為就明說招聘將保留“關鍵稀缺人才”。這一句就足以讓大量藍領“碼農”夢碎。

其實,裁員大刀最早砍的就是銀行、證券這些傳統金飯碗。樓市降溫,車市進冬,消費也面臨著結構性變化,過去那些令人羨慕的行業,似乎都在到處找太陽地。

部分專家預測今年經濟增長將只有6.6%。個人的努力要與國運綁在一起,個人的職業選擇也要符合經濟大勢的變遷。當經濟形勢不明朗,就業前景也變得黯淡起來。

不過,上帝關上一扇門,肯定會打開一扇窗。

國會夜總會的舊址現在是“學而思”的培訓教育機構。

在“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中國製造”向“中國精造”轉變的新時代裡,曾經的“朝陽”行業也有日落西山的一天,更多的未知行業也正在崛起,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共享經濟、懶人經濟、孤獨經濟……一系列新時代迸發的新業態正等著我們去擁抱。

01

互聯網行業,的確已經出現頹勢了

互聯網行業的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指數)進入2018年以來,已經連續三個季度排名下滑,從第一的“寶座”直降至第四。

2018年二季度,IT/互聯網行業的招聘職位數同比減少6%,首次出現需求的負增長。

與此同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報告顯示,2018年1-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05億部,同比下降17.0%。

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由中國就業研究所和智聯招聘每季度發佈一次,反映就業市場的整體走向。CIER指數=市場招聘需求人數/市場求職申請人數。10月23日發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本季度CIER指數小幅上升至1.97,高於前兩季度的數值(1.91和1.88),但這一數值低於去年同期2.43的水平。

苗頭已經顯現:這注定是一個要砸掉所有“金飯碗”的時代

有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行業最近幾年一直是用人“大戶”,隨著互聯網人口和流量的紅利已逐步衰減,企業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利潤相互擠壓,這與互聯網用人需求的退潮與創業公司的生存週期相關。

行業的興衰往往是由大勢決定的。十年前,我們衝破頭要進入建築、金融和成為一名程序員,五年前,電商、手機APP和運營一個公眾號變得炙手可熱,而現在,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方興未艾……可以看到,熱門行業越來越收窄,資源越來越流向相似的行業,進入門檻越來越高。現在的小孩,攀比的內容不是誰的衣服比較靚麗,不是誰的手機比較高級,而是誰寫的代碼更漂亮,做出來的機器人更智能。

但實際上,中國並不需要那麼多的碼農。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推進,中國需要的是高端技術研發、數據管理與安全等一批“高級碼農”,也就是華為口中的“關鍵稀缺人才”。

可以說,這些互聯網企業既是在控制成本,準備“過冬”,又是在為人才轉型蓄力,準備強佔下一片“高地”。

02

細細咀嚼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我們可以發現,當最火熱的互聯網行業都涼了,我們還是能活下去的,最簡單的比如賣賣房子,賣賣保險,賣賣知識。

中介服務業。中介服務業的CIER指數在今年三個季度連續攀升,排名都穩居第一,與互聯網行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房屋中介自然是主要推力,隨著一二線城市限購和棚戶區改造而向三四線城市釋放的購房需求,和去庫存背景下的高房價,三四線城市對房屋中介的需求非常大。

廣義來說,除了房屋中介,中介服務業還包括工程、企業管理、科技、金融、法律、交易、職業和婚戀等專業諮詢行業。中介服務業介於各類市場主體之間,發揮著經紀、諮詢、監督、評價、公證等功能。而這些行業的紅火,則離不開中美貿易摩擦加劇背景下,許多中小企業需要加強管理、金融和法律方面的諮詢,來保障自身的安全,也離不開人們對職業和生活更私人化和多樣化的選擇。

保險行業。保險行業的CIER指數在今年第二季度有稍稍的回落,但三個季度的排名仍然穩定在前三。受到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國消費者的信心和慾望都大打折扣,從國慶假期的國內消費數據可見頹勢。而國際形勢的不明朗,導致全球股市動盪不斷。而樓市和人民幣都面臨著各自的壓力,各項投資前景都不太樂觀。這時候,規避風險的保險,成了投資者的“過冬”選擇。

苗頭已經顯現:這注定是一個要砸掉所有“金飯碗”的時代

教育/培訓行業。除了保存實力,擁抱知識也是“過冬”的一種選擇。艾瑞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49億元,在線視頻用戶付費規模已達到217.9億元。人們有的用9.9的視頻麻醉自己,有的暗暗發力,等待著下一個風口,從而推高了教育行業的人員需求。

說到底,個人的努力與國家的命運是分不開的。經濟上行時,哪個行業都是朝陽行業,不怕找不到人。經濟下行時,活下去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03

除了主流行業的異動,“鐵飯碗”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脆弱。一些曾經不起眼的“新職業”卻正在崛起,成為服務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據報道,10月21日,國家公務員招錄工作正式啟動,招錄總人數為1.45萬餘人,比去年銳減了四成,創十年來最低。截至10月29日,只有70萬人的國考報名審核通過,不足過去5年平均審核通過人數的一半。

這主要是因為今年3月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重組和合並了部分國家機構和職能,導致部分崗位已經飽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面前選擇了後者,證明職業的選擇與個人的偏好息息相關,而公務員的刻板印象的影響,總會在持續過熱後的冷卻期突顯出來。

智聯招聘和美團點評共同發佈報告顯示,薪資收入前三名的職業分別是寵物醫生、健身教練和調酒師,有近三成的寵物醫生月收入在2萬元以上。

苗頭已經顯現:這注定是一個要砸掉所有“金飯碗”的時代

來源:《2018年新職業人群工作生活現狀調研報告》、《21世紀商業評論》

人們遠離他鄉又買不起房,找不到伴侶又拒絕面對面社交,逐漸成為了一名“空巢青年”。根據我國統計年鑑,在中國“一個人生活”的成年人已超過5800萬。一個人在租來的房子裡悶得慌,與貓狗等寵物為伴便成了眾多“空巢青年”的選擇。

新時代裡,既沒有長生的行業,也沒有穩定的職業。所謂的“穩定”,只是因為追求穩定的人生長於不穩定的時代,而“95後”等年輕一代,自出生就享受著改革開放的紅利,反而希望追求日新月異的變化和隨心所欲的自由。進入一個行業,已經從曾經的“審時度勢”走向了當下的“自我實現”。

就業這座大山,還需要更多的愚公。

苗頭已經顯現:這注定是一個要砸掉所有“金飯碗”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