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雪峰山会战”的回忆(一)

1945年5月10日开始的湘西“雪峰山会战”,是我国进行8年抗日战争最后一次会战。主要战场绵亘洞庭湖西南包括常德、益阳、湘潭、邵阳、零陵、东安、新宁、武冈、洪江、芷江、长溪、沅陵、安化等地区。从开始到结束持续将近两月之久,参加作战兵力我方动员陆军6个新装备军,4个突击纵队,2个重炮兵团,空军1个中美混合团和2个轰炸机大队,还有美军后勤支援部队,共约30余万人。我当时任中国派遣军第四方面军中将参谋长,参加了会战全过程。

湘西“雪峰山会战”的回忆(一)

一、揭开会战序幕

1944年夏,日军攻占衡阳,进出桂林后,企图打通湘桂线。由于在湘黔公路雪峰山这扇大门,我屯有重兵,其企图难以实现。因此,日军趁我美械装备训练尚未完成之际,以先发制人的手段,于1945年5月初调兵遣将,集中6个以上师团达20余万人,各兵种联合兵力,疯狂向我第四方面军全面进攻,企图打通湘黔重要门户。

5月上旬,根据我空中侦察和搜索部队的侦察综合日军动态情况估计,当时敌部队调动频繁。从长沙到衡阳、邵阳间,日军车辆满载战斗人员和装备物资来往运输,由桂林向东安、武冈的路上有步骑兵纵队向北移动,湘潭、株洲间发现装甲车辆和坦克部队集结,由武汉到长沙水陆运输开始繁忙。我突击队在湘桂铁路祁阳县境捕获的一名敌骑兵上尉村岛供称:他的任务是侦察华军兵力配备与交通情况。综合以上情况判断,当前的日军各兵种有联合向我方面军发动一次大规模进犯的企图。

根据敌情判断,我军调整部署,积极准备迎击。中美混合作战司令部,由洪江转移至安江,俾全面指挥作战。在溆浦县设前进指挥所,由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负责。方面军在洪江寨头设立的军官训练班暂时停止训练,所有教职学员一律返回原部。

陆军第74军施中诚部,配属榴弹炮1个团、对空联络台1组,配置在绥宁、武冈、石下江、洞口地区,构筑坚固防御工事,对东安、邵阳方面来回戒备。派到湘桂沿线之突击第1、第2队归其指挥。

陆军第100军李天霞部,配属山炮兵1个营、对空联络台1组,加强防御工事,对湘乡、益阳方面严密戒备。陈载华之游击支队归其指挥。

重榴弹炮兵第2团,野战炮兵团,高射炮兵营,分别配置在江口、石下江地区,构筑掩体,以主火力支援第74军方面的作战,一部支援第100军和第73军方面的作战。

由昆明空运芷江的新6军廖耀湘部,暂在安江、黔阳地区集结待命为战略预备。

芷江空军基地中美混合航空兵第1团,仍以芷江为基地不变,作战开始前的任务:侦察湘桂、粤汉沿线敌军动态,并轰炸敌后方交通枢纽以及车站、仓库等设施。会战开始后主要轰炸地区指向衡阳、邵阳、洞口、武冈地区。

美军派来的通信联络机中队,在安江开辟临时降落场,归中美联络司令部使用。

兵站补给司令部仍以芷江为补给基地,接收美军空运补给物资,对第一线各军师和第二线各军设立补给分站进行物资补充。

5月10日,将当面情况以及我军调整部署分报昆明陆总以及重庆统帅部(即军委会),很快得到艳电指示: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当其垂死挣扎之际,盼望督饬所部坚守痛击。已加调廖、胡两部助战。

5月12日正午,接航空兵侦察报告:从长沙南进的日军纵队集结在湘潭、衡山地区约有3万余人。原集结在株洲、衡山敌军有坦克部队与装甲部队向邵阳方向开动。湘桂铁路沿线有骑兵部队和辎重纵列向武冈方向调动繁忙。

相同时间,指挥所接到第一线部队电话:我第一线部队派出阵地前方搜索敌情的小分队,已在新宁、邵东、蓝田、武潭等处与前进之敌的先头部队有接触。由于敌众我寡,已向武冈、邵阳、新化、安化等地区撤退。根据以上情况判断,当面之敌已开始全面向我方面军阵地进犯,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5月22日晨,我第74军第一线阵地已与进犯之敌开始炮击,正在与敌对战中。敌之进攻主要突击方向似在石下江、竹篙塘公路两侧地区。当日第73军方面在大桥、白溪间亦与敌开始接触,正在炮战中。第100军方面仅有前方派出之小部队与敌接触。敌军正在调动部署进攻中,我正严阵以待。

此时已明确了解当面敌军企图,方面军司令部召集有关作战人员,包括美方军事顾问人员共同研究,充分准备后,对第一线各军以及空军轰炸部队下达战斗指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采用攻势防御。第一期作战,第一线兵团各军应密切配合空军轰炸,充分利用既设阵地和有利地形,发扬我军优势装备与火力,必要时使用第二梯队兵力对敌进行猛烈反冲击,相互配合作战,节节消耗和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各级指挥人员必须掌握战机,机动灵活使用新生力量第二线兵团战略预备队。

第二期作战,预期当面之敌业已受到最大伤亡、进攻受挫时,我第二线兵团及时进出有利地区,断然采取攻势,配合第一线作战,将进入雪峰山深谷之敌军包围就歼。

截至5月24日黄昏,根据各方面汇报情况:第一线兵团各军师的作战情况十分稳定。由于我陆空配合恰当,在阵地前杀伤敌人颇众,并有相当缴获。根据获敌文件证明,从邵阳方面前进敌军系日军板垣指挥的第10军(应为板西一良指挥的第20军,以下同——编者)主力,配合有坦克部队、炮兵部队,扬言要以全力击溃我方面军,打通湘黔公路,威胁我后方重庆。综合近3日来的战斗情况分述如下:

第74军方面:在石下江、洞口沿公路两侧战斗较为激烈。敌方使用坦克与步炮联合兵种相配合,连续正面进攻。我军使用火箭筒与战防炮敢死队相配合,将敌击退,毁坏敌坦克15辆,毙敌千余。据最近战况判断,敌军主要突击方向是衡阳、邵阳、洞口两侧。从广西全县向武冈前进之敌已迫近武冈县城,企图威胁我军侧背,现正与固守该城之第58师激战中。

第100军方面:从湘潭向新化进犯之敌军纵队,查为日军板桥师团主力,配合炮兵部队连日向我涟源、新化进攻,均被我军击退。新化仍为我军第63师坚守中。陈光中游击纵队在敌后配合我军在蓝田截击敌之辎重后勤部队,颇有收获。

我第73军方面:由益阳沿资水南岸向安化进犯之敌,发现有“大岛”“小川”等联队代号的步炮联合兵种约2万余人,现正与我军在烟溪、新化地区展开激烈战斗,安化县城仍为我军第77师坚守中。唯缺少山炮弹药,请速空运,以济急需。

驻守常德、汉寿等第99军通报:一旬以来,洞庭湖中敌军小型炮艇和陆战队向我沿岸派出之警戒部队进行炮击扰乱,有时以小部队向常德、汉寿模拟登陆活动,似为克制我军企图。

据芷江空军轰炸大队通报:从5月20日起,我轰炸第一大队连续出动对长沙、衡阳、冷水滩敌之机场进行轰炸,击毁敌机20余架。机场已被毁坏。轰炸机第2大队正配合第一线作战兵团进行战场轰炸任务。

5月25日晨,接第6战区长官部电告:奉军事委员会命令,着调该战区第18军胡琏部迅即向沅陵、辰溪开拔,归第4方面军指挥使用。特电通知与之联系。

依据战场情况的发展,指挥部认为有必要召集第一线兵团各军师以及特种兵指挥人员军事会议,以明确我下一步(即第二阶段)作战方针和作战计划。会议在安江司令部举行。

王耀武在会上讲话说:本次会战,经过充分准备,一周来的战况进行十分顺利。这一次会战,从时间、地区和双方动员兵力来看,关系我国抗战成败。因此,这一仗只能打胜,不能打败。上峰已下最大决心,调集优势装备使用于本战区,务望我各级将士,共体时艰,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英勇杀敌,以完成我军人天职。

接着,邱维达发言说:王司令官已经谈到本次会战的重要性,我补充自己对本次会战一点展望。我们抗战打了8年,这一次日军盲目冒进,我们只要稳扎稳打,不犯错误,有希望能打胜这一仗。孙子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本此名言补释几句。人类生于大地之上,犹如蚂蚁行于丘阜之间,地形稍有不便,即蹀躞蹶覆,难以运动。敌军遇地形险阻,亦即限制其部队武器行动,无能为力。善用兵者,深谙此道,地形宜于战则战,不宜战则守。不察地形之奥妙,强行部队作战,能打胜仗吗?因此我希望各级部队官士善于利用湘西山区地形,此战可操胜算。

无论天时、地利、人和哪一方面,这次作战是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看来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夹着尾巴逃命之前,送点礼物给我们也是应该的。

第74军参谋长邱耀东汇报当前战况说:根据一周来与敌作战情况,向我进攻之敌军,是属于日军第10军团建制的松山师团和下良师团等部,其主要进攻方向指向我阵地石下江、洞口之间,一部以骑炮兵为主,从黄沙、东安、新宁,向武冈突击,企图迂回我之右侧背。由于我构筑坚强阵地,节节挫败其攻势,经过数日激战,已给敌军重大伤亡。根据不完全统计,毙敌2500余人,俘敌官兵700余人,击毁敌坦克15辆、装甲车10辆。我军伤亡官兵300余人。

从当前战况发展看,我军士气旺盛,战斗意志坚决。地面部队与空军配合协调,利用山区有利地形,有把握能将当面之敌军予以击溃。

第100军副军长晏子风汇报战况说:进攻我军阵地之日军,系日军第11军团山口师团全部和独立第2师团一部,配有强大炮兵部队,其主要突击方向指向湘乡、蓝田。经过数日交战,我军机动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打击敌人,缴获武器200余件。在湘潭附近地区,据地空台得知航空兵侦察报告,发现有敌军大部队集结,想系敌之增援部队,请通知芷江机场派机侦炸。

第73军参谋长徐亚雄汇报该军情况说:从益阳前进之日军纵队,已在本月23日午后与我派出的搜索部队在马迹塘附近遭遇。我且战且退,现已在安化、洞口地区保持对战中。我军第77师坚守新化县城。

空军中美混合团司令李梅(Lema)代表贝克(Beka)上校汇报最近空军活动情况:我轰炸第1大队和轰炸第2大队一部是支援方面军第一线兵团作战;轰炸第2大队一部和轰炸第3大队任务,是对敌后方交通、城市、据点、仓库、机场、部队集结地进行侦察轰炸。3日来执行情况,战果很满意,对长沙、株洲、湘潭、衡山、衡阳以及湘桂沿铁道线各站城市据点、水陆交通码头等处,一发现敌情立即轰炸,日军伤亡惨重。现在敌机白天已不敢活动,制空权完全在我方控制。请转知地面部队安心作战,空中掩护完全由我空军负责。

兵站补给司令郑希冉汇报:各军师补给均以芷江为补给基地,派出兵站进行补充。经常保持5日份粮秣和三基数弹药。重点作战部队,缺少弹药随时空中补给。

方面军副参谋长罗幸理综合汇报当前情况说:进犯我方面军之敌,根据文件和俘虏口供证实,系日军侵华派遣军冈村宁次所属第10军全部共6个师团和坦克、装甲部队。在新化、安化地区发现有第11军团代号,可能对我一部参战。总参战兵力据估计达25万人。企图在雪峰山东麓将我方面军主力击溃,进出洪江、芷江、辰溪地带军事要点,打通湘黔门户,进一步配合侵入广西之敌军北进威胁重庆。下一步的打法已经召集有关参谋人员研究了腹案,请邱参谋长给我们谈谈。

我即席谈了对下一步作战一些意见。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采用攻势防御,而不是专守防御。根据战区地理特点是山峦重叠,道路险阻,山脉均系南北走向,愈向西进山势愈险愈高,正是孙武所说的“死地”。我军采用攻势防御,即为先守后攻,守是为了消耗敌军有生力量,攻是为了进一步歼灭敌人全部或大部有生力量。现在我的设想是利用雪峰山如此有利地形,布置成一个袋形阵地,武冈、新化、安化三点要强守,作为两翼阵地支撑点。我们判断敌人主要进攻方面是在邵洞公路地区,敌配有装甲部队,担任这方面作战的第74军,应集中步炮和火箭在公路两侧,同时可以采用灵活机动打法,多准备数道阵地,每一阵地达到预定目的可以相机转移,不要拼消耗。我们的手段是诱敌深入,只要武冈、新化、安化不丢失,尔后掩护我战略预备兵团易于进山作战,就有可能包围歼灭敌人。至于具体实施比纸上谈兵困难得多,也是一种作战艺术,请各级指挥者多动脑子。孙子说:“多算胜,省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所谓算者,多动脑子,多想点子。我期待本次会战有胜利结果。

最后王耀武司令官的结语,同意以上对敌分析判断和提出的作战方案。本次会战,我们说能够取胜是有多种因素作为依据的:第一,我们有充分准备。预则立,不预则废。第二,我们的武器装备,无论是陆空火力均超过敌军。第三,我们占据有利地形,敌人跑到“死地”来强行和我们作战,是自投罗网。第四,我们控制有力后备兵团作为后盾。第五,士气旺盛,军民团结一致,湘省各界一再表示不论人力、物力,愿全力以赴支援我军作战。希望各级将士同心同德,完成上级赋予我们的战斗任务。

二、争夺战阶段

5月中旬末下旬初,这一阶段战斗特点是相互争夺战场要点,战事愈演愈烈。每因争夺某一要点、高地均经过反复冲击拼杀,有些地点得而复失,或失而复得者数次以上。

第74军方面:在洞口的防御工事,经激烈战斗3昼夜之后,在前进阵地上展开炮轰、步兵争夺,均被我击退。第58师防守武冈城,构筑内外防御阵地3道,敌军攻抵城垣时,使用炮兵火力掩护步兵用绳梯爬城,我守兵沉着应战,待敌爬到中途,我守兵以冲锋枪扫射,使敌伤亡惨重,护城河内敌尸累累。敌争夺竹篙塘据点时,使用坦克为前导掩护部队前进,反复冲击达十余次之多,均未得逞。最后我军派出敢死队利用汽油弹爆炸燃烧敌之坦克10辆,杀死敌步兵百余人,敌不支后撤。

第100军方面:在新化派有第63师防守。沿资水西岸田心、巨口铺设防,经激战数日,敌已渡过资水。新化仍为我坚守,敌从沙溪、洋溪突进包围该城已有7日,我守该城部队毫不动摇,敌军屡次爬城,均被击退。我军为支援守新化部队战斗,组织以营为单位进行反冲击14次,给敌以重大伤亡,新化守备安然无恙。

第73军方面:由益阳和资水下游西进之日军纵队,在马迹塘、武潭地区被第77师击溃一个联队,俘敌千余人,缴获各种武器百余件。战斗接近安化县城,因该县无城垣,利用丘岭设有野战工事3道,正在第一道阵地展开争夺战斗。因激战数日夜,弹药使用过多,请速补充。

据我突击部队深入湘潭、衡山地区活动来电:从5月中旬开始,敌后铁路、公路、水道运输繁忙。由于制空权掌握在我方,敌军仅能利用夜晚或阴雾天气进行运输。后送伤员络绎不绝,补给困难,兵心涣散。又讯:5月24日中午,我轰炸机群误炸湘潭,民间损失甚重。请转告空军侦察注意。(司令部确实接到湘潭集结敌之大部队情报,实则敌军是在株洲集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会战发展到6月上旬,均按我原计划进行。有些重要据点虽然争夺激烈,个别阵地被敌突破或占领,从整体看战局始终稳定。因为战区辽阔,安江、溆浦指挥人员或派参谋人员,经常到第一线视察情况,并传达上级意图,使全体将士对本次会战的作战方针和决心,人人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发生差误。

方面军第一线兵团阵地态势,稳定在绥宁、武冈、洞口、江口、隆回、雪峰山东麓、安化地带间展开激烈战斗。敌军进入这一地带之后,纵然投入相当大的兵力,约计在20余万人左右,已成强弩之末,愈战愈深陷群山峻岭之间,每前进一步,迫使敌军付出相当大的伤亡。根据以上战区形势,我方面军指挥部下达全面指示:依据我预定战略方针,经过半月来的战况发展,已经达到我会战第一期战略计划目的。各军师从现在起,坚决固守现有阵地,各种火力相配合,歼击当面敌军,没有经过上级允许,不准随意变更阵地,以待我第二期战略计划的实施。

我航空兵轰炸各大队,仍本原来计划继续对深入雪峰山地区之敌军阵地侦察、轰炸。轰炸重点置于湘黔公路两侧地区,以一部支援新化、安化、武冈方面作战。如发现衡阳、株洲、湘潭、益阳、邵阳等敌后方有敌集结或运动,立即轰炸。

昆明伞兵纵队马思恭部,已空运一个大队到达芷江集结。

从第六战区调来支援的第18军先头师已到达辰溪附近。后续部队3日内可集中完毕。

(未完待续)

(作者系平江县嘉义献钟人,时任国民党74军中将军长,第四方面军中将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政协江苏省常务委员。本文原载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90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