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毅:毛主席為他主持入黨儀式

文章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王錫堂

賴毅,1903年生,湖南省平江縣人。從秋收起義至全國解放,賴毅跟隨毛澤東南征北戰,為中國革命和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他是三灣改編以來“連隊建黨”的首批黨員,被毛澤東稱讚為“鐵打的硬漢”。

賴毅:毛主席為他主持入黨儀式

賴毅

水口入黨

1903年7月,賴毅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思村鄉陳子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革命思想的影響下,他逐漸向黨組織靠攏,192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8月經團支部派遣,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當戰士,並隨軍參加了北伐戰爭。此後,他奉命離開部隊回家鄉擔任農民自衛隊隊長。“馬日事變”後,賴毅被國民黨當局通緝,後潛往江西省修水縣,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等合編的江西省防軍暫編第一師當特務連班長。

1927年9月,賴毅隨部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並擔任班長。起義失敗後,部隊中瀰漫著一股消沉的情緒。毛澤東審時度勢,果斷決定率部上井岡山,開闢農村革命根據地。部隊行進至永新三灣時,毛澤東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決定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以增強部隊的戰鬥力,並要求各連黨代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發展一批工農骨幹分子入黨。在離開三灣的行軍路上,毛澤東和各連黨代表利用休息時間找戰士談心,進行共產主義信念和革命前途教育,從中物色、考察了一批積極分子,賴毅就是其中之一。當時,賴毅和很多戰士一樣還不認識毛澤東,只看見一位與戰士穿著一樣、頭上蓄有三寸長頭髮的清瘦魁梧的同志常常出現在戰士中間,和大家聊天,其生動風趣的語言常引得大夥開懷大笑。一個戰士以為他是普通戰士,拉著他幫挑擔子,毛澤東笑著接過這個戰士的擔子,一邊走,一邊和他拉家常。這時,一位連黨代表跑過來說:“你怎麼能叫他挑擔子?他是黨中央派來的毛委員呀!”

一聽說這是毛委員,那個戰士又驚又愧,旁邊的賴毅更是驚喜交集,心中燃起了一股希望之火,他也想加入共產黨,為革命而奮鬥。一天,賴毅悄悄找到副班長劉炎,將自己的家庭情況和個人經歷告訴劉炎說:“我原來是造紙工人,在搞工會工作時加入了共青團和農民自衛隊,後來由於國民黨通緝,逃了出來,找到了工農革命軍,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跟著毛委員革命到底。”劉炎說:“你想入黨,是件好事,你可以去找連黨代表談。”後來,賴毅找到了連黨代表,談了自己的想法,黨代表說:“毛委員指示,要發展一批工農骨幹入黨,希望你好好工作,努力創造條件,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願望。”

1927年10月13日,部隊到達酃縣(今炎陵縣)水口休整。第二天上午,黨代表何成匈把賴毅叫去,遞給他一份油印的入黨志願書,要他馬上填好,同時通知他,晚上跟他一起去團部開會。

會議地址設在水口一個大祠堂裡的閣樓上。傍晚時分,賴毅與五班班長李恆隨黨代表上了閣樓,閣樓裡幾條長凳上已經坐了十幾個人,各連的黨代表都來了,還有幾個班的班長,毛澤東也來到了會場,正和一營黨代表宛希先談話。會場前頭放著一張小長桌,桌上放著一盞煤油燈,桌面上壓著兩張下垂的紅紙,一張寫著入黨誓詞,一張寫著“CCP”三個英文字母。賴毅心中很高興,他知道,今晚就要在這裡舉行入黨宣誓,自己就要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了。

與會人員到齊後,毛澤東便站起來宣佈開會,他講完會議議程後,就讓各個入黨介紹人分別介紹入黨對象的簡歷和表現。接著,毛澤東走到6名宣誓人的面前,依次詢問了許多問題。毛澤東走到賴毅面前,問他為什麼要加入共產黨,賴毅回答說:“要革命,要翻身,要打倒國民黨,打倒土豪劣紳,入了黨就更有力量。”毛澤東笑著說,講得好。緊接著,毛澤東叫6名新黨員來到方桌前,帶領大家宣誓,他讀一句,新黨員跟著讀一句:“犧牲個人,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洪亮、莊嚴的聲音在閣樓中迴盪。

宣誓結束後,毛澤東親切地握著6名新黨員的手說:“從現在起,你們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了,今後一定要團結群眾,多作宣傳,多做群眾工作,要嚴格組織生活,嚴守黨的秘密……”

當晚,賴毅激動得整夜難眠,心中興奮不已,不停地提醒自己:入黨了,今後該怎麼辦?我一定要牢記入黨誓詞和毛委員說的話,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黨叫幹啥就幹啥,黨指向哪裡就打到哪裡,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要無愧於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賴毅是秋收起義失敗後,趙義軍向井岡山進軍途中發展的第一批黨員,隨後,連隊的黨員人數逐步增加,使毛澤東在三灣改編時提出將支部建在連上的指示真正得到了落實。

學會做群眾工作

工農革命軍攻佔茶陵縣城後,成立了湘贛邊界第一個工農兵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

部隊回師途中,團長陳皓企圖叛變投敵,團、營領導張子清、宛希先等人與之開展了針鋒相對地鬥爭,賴毅堅決擁護張子清、宛希先的主張,要求部隊回師井岡山。毛澤東聞訊後,迅速趕至茶陵湖口,當場揭穿了陳皓的叛敵陰謀,並將他和同黨逮捕。

回到井岡山後,毛澤東召開了全體幹部、戰士大會,表揚了指戰員們在攻打茶陵時的出色表現,並指出部隊在茶陵做群眾工作不夠。毛澤東說,中國有史以來,官兵都是騎在老百姓頭上,現在老百姓見我們和顏悅色,就像是見到了皇帝開恩。我們是工農革命軍,僅僅對群眾態度好還不夠。我們是戰士,也是宣傳員,不僅要打仗,還要向群眾宣傳我們的主張,組織群眾,武裝群眾。毛澤東說到這裡,又扳著手指說,我們工農革命軍有“三大任務”:一是打仗,消滅敵人;二是打土豪、籌款子;三是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政權。我們只有把群眾發動起來,武裝起來,革命才有勝利的把握。聽到這裡,賴毅把毛澤東的講話牢牢記在了心裡。

1928年1月,工農革命軍決定攻打遂川,部隊來到一個叫做大坑的小集鎮。賴毅帶領全班戰士衝進一戶土豪家裡,看見房裡放著各種各樣的年貨,光泡在茶油裡的臘肉、臘鴨、臘魚就有幾大缸,與窮人住的陰暗、潮溼的破房和無糧過年的悲涼情景相比,完全是天差地別。賴毅立刻叫戰士們把土豪家裡的年貨和糧食統統搬了出來,全部分給了窮苦農民。部隊攻克遂川縣城後,土豪劣紳跑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受反動派的恐嚇和欺騙,也離開了家,街上冷冷清清,只剩下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賴毅帶著戰士們挨家挨戶做宣傳工作,並把沒收土豪劣紳的財物送給他們,可是老人們都不敢收。賴毅於是學習毛澤東的宣傳方法,叫戰士拿來一把筷子,先取出一根遞給老人折,老人沒費半點力氣,就“啪”的一聲,把筷子折斷了。接著,賴毅又把一把筷子交給老人,老人使盡全身力氣,也未能把這把筷子折斷。賴毅因勢利導地說:“老人家,和剛才折筷子一樣,只要我們窮人團結起來,就不怕土豪劣紳,反動派也就不能奈何我們。”老人們聽了,心裡就像有了一盞燈,一下子明亮多了。他們紛紛把家裡人喊了回來,熱情接待革命軍戰士。

一天,賴毅所在排的官兵來到一個村莊召開群眾大會,因為賴毅是湖南人,與老鄉們語言相通,大家就推選他上臺給群眾講話。他往臺上一站,高聲地說:“我和在場的窮苦農民一樣,受盡了地主土豪的壓迫剝削,我們沒日沒夜地給地主土豪幹活,到頭來,還是沒有吃,沒有穿,我們窮人要翻身,要過上好日子,就得拿起槍桿子鬧革命,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土豪劣紳……”

賴毅的講話,贏得大家的一片讚揚聲,幾次被熱烈的掌聲所打斷。通過這幾次經歷,賴毅深深體會到了應該怎樣去宣傳群眾,發動群眾。不久,賴毅升任排長。

1月24日是大年初二,遂川縣工農兵政府成立,軍民聯歡休息了3天,隨後部隊下到各地進一步開展發動群眾工作。出發前,毛澤東在軍人大會上宣傳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拉夫,請來夫子要給錢;不打人罵人。

賴毅所在部隊去的地方是遂川西南的左安,他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帶領全排戰士努力發動群眾,建立紅色政權,組建地方武裝,使這一帶的革命鬥爭熱情迅速地高漲起來。

黃洋界殲敵

1928年7月,由於湖南省委的錯誤指示,紅軍大部隊被拉往湘南,與湘軍範石生部激戰於郴州,部隊先勝後敗,損失慘重,不得不撤至桂東沙田。毛澤東得知紅軍在湖南失敗的消息,於8月中旬在永新九陂村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留三十一團一營和袁文才、王佐部守山,由毛澤東親自率領三十一團三營前往湘南迎接歸來的紅軍部隊。趁紅軍主力遠去湘南未歸之際,湘、贛兩省敵人向井岡山發動了大規模進攻。袁文才、王佐與寧岡縣委書記龍超清聞訊,立即派人前往永新向三十一團一營營長宛希先告急,要求一營連夜回援。

8月29日下午15時,從永新西鄉緊急回援的第三十一團一營兩個連,由團長朱雲卿、營長陳毅安率領趕至黃洋界,並當即召開了排以上幹部會議,賴毅作為排長參加了會議。會議詳細討論了黃洋界作戰部署,由賴毅所在的三連阻擊黃坳、酃縣方向的來敵,一連擔負茅坪方向的警戒。

賴毅回到排裡,對全排作了簡短有力的動員。他說:“曾記得毛委員去湘南之前,對我們留守部隊作了動員,他說,紅軍主力走了,我們不要怕。敵人來了,只要緊緊依靠群眾,就能有辦法打敗敵人,現在井岡山15個鄉的赤衛隊在這裡佈下了檑木陣、滾石陣、竹釘陣,就像築起了一道阻擋敵人的銅牆鐵壁,只要我們與赤衛隊配合好,就一定能殲滅來犯之敵。”全排戰士為之振奮,個個摩拳擦掌,決心誓死守衛井岡山。隨後,賴毅帶領全排戰士和地方赤衛隊一起挖掩體,築工事,進行戰鬥前的準備。

晚上22時,山風颳起,霧凝露生,涼意襲人,戰士們準備休息。團長朱雲卿、營長陳毅安來到賴毅所在排看望戰士,賴毅請他們坐下,然後對營長陳毅安說:我們今天唱的是當年諸葛亮的空城計呀!陳毅安說:“是,我們唱的是空山計,這只是作戲而已,仗還是要打的,說不定明天就要接上火,大家有沒有信心打好這一仗?”賴毅和全排戰士齊聲回答:“有!”

8月30日上午10時,湘軍4個團沿著通往黃洋界的小道,以散兵戰鬥隊形向山上推進。突然,走在前面的士兵個個痛得慘叫起來,鮮血從鞋裡直往外流。敵兵往地上一看,發現到處埋著尖溜溜的竹釘,不計其數。敵人費了近一個小時,竹釘還未拔完,推進受阻,不得不停了下來。

就在敵軍小心謹慎沿著陡坡向黃洋界行進時,營長陳毅安一聲令下,隱蔽在最前沿的賴毅立即指揮全排戰士猛烈射擊。同時,赤衛隊砍斷綁在大樹上的藤條,大大小小的檑木、石頭像雨點般地飛滾而下。敵軍來不及還擊,便倒下了二三百人,輕者傷筋斷骨,重者腦殼開花,沒有被砸到的也嚇得魂飛魄散。

 敵人屢攻不下,便調來迫擊炮,向紅軍陣地猛烈轟擊,然而山勢陡峭,再猛的火力也無濟於事。紅軍部隊鬥志昂揚,越戰越勇,地方赤衛隊也積極為戰士們運彈藥、抬石頭,黃洋界上處處紅旗飄動,一片喊殺聲,敵軍死傷慘重,無心戀戰,沮喪地潰退下去。

下午4時,一門被紅軍戰士繳獲的經紅軍小井軍械所修好的迫擊炮被運到了前線,黃埔軍校炮科畢業的營長陳毅安親自操炮發射,頭兩發炮彈因引線受潮沒有爆炸,第三發呼嘯著落在敵陣之中,數十名敵兵和一名副團長被炸死。頃刻,敵軍陣腳大亂,敵師參謀長見勢不妙,帶著殘兵按原路逃回酃縣、茶陵。

黃洋界保衛戰創下了以少勝多的戰鬥奇蹟。不久,毛澤東率紅軍大部隊返回井岡山,聽完朱雲卿的講述後,拊掌大笑,詩興激發,吟誦《西江月?井岡山》一首: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賴毅和全軍將士聽到這首詩後,更加為勝利而歡呼雀躍。

1928年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到達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次年1月,湘贛兩省國民黨軍重兵“會剿”井岡山,毛澤東召開紅四軍紅五軍軍委、特委、各縣縣委聯席會議,決定採取“圍魏救趙”的戰略方針,由彭德懷、滕代遠指揮的紅五軍及紅四軍三十二團留守井岡山,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迂迴敵後,打擊敵人,開闢新的根據地。隨後,賴毅南征北戰,成長為一名優秀指揮員。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華東軍區幹部部第一副部長、南京軍區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南京軍區副政委。1955年,賴毅被授予中將軍銜,並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