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摄影丨文字:赵来清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夏塔古道,也叫夏塔峡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昭苏县境内西南部,距离昭苏县城70多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高危的一条著名古隘道,又名唐僧古道。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夏塔在蒙古语中称之为"沙图阿满",为阶梯之意。它翻越天山主脊上海拔3600m的哈塔木孜达坂,沟通天山南北,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因为清代在木查尔特冰川上设有70户专门凿冰梯的人家,因尔得名"沙图",夏特是沙图的转音,意为"阶梯"、"台阶"、"梯道",也有称之为"夏塔"的。夏塔古道全长120公里,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随着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贯通,这条古道早已经无人问津,人们从南疆的温宿县到北疆的昭苏县要走近2000公里漫长的交通线。由于古道地质条件复杂,众多的高山垭口、激流、冰川使得修通贯穿古道的公路成为一代人的梦想。夏特峡谷状如长廊,两岸壁立,势同屏障。中间之夏特河水时缓时急,奔流向前。沿这条长约50公里的天然通道旅行,但见蜂飞蝶舞、鹿奔鹰翔,景物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距谷口30余公里处,可见闻伊犁地区的夏特温泉。有温泉浴池6座,水温42.C-46.C,疗效皆佳。沿夏特河岸再上行20公里许,便到了云雾缭绕的木扎尔特雪峰之下。木扎尔特就是《大唐西域记》所载玄奘西行翻越的"凌山",亦即夏特古道的"瓶颈"。沿途多见石阶梯,时断时续,均为当年古道之遗存。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昭苏边境的乾隆格登碑位于昭苏县76团以西的格登山上,全名《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碑文乃清朝乾隆皇帝亲自撰拟,是树立在格登山上的一方巨型花岗岩石碑。石碑高为2.95米,宽0.83米,厚0.27米。碑额镌刻盘龙,正面刻"皇清",背面刻"万古"二字,碑文为日出东海浮雕图案。其正面用 满、汉文,背面用蒙、藏文共四种文字镌刻,全文竖排,以汉文共计210余字,主要 记载了清军屠杀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叛乱的经过和战绩。在格登山上可以看见哈萨克斯坦。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格登碑建于公元1760年。 200多年来,格登山因此石碑而声名远播, 现石碑虽经风蚀雨剥,碑文漫漶斑驳,但整碑石完整无损,1975年,政府拨款加固整修。此碑是新疆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哈萨克斯坦的村庄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地震纪念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伊昭公路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一条天山上生死穿越的伊昭公路,全长180公里,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察布查尔县,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的夏特古道,沟通天山南北,风景如画处处充满生机、活力。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伊昭公路是古丝绸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沿途要翻越乌孙山上的安格列特达坂(海拔3000米),道路险峻,弯多路陡,两侧悬崖深涧,但一路风景秀美,仿佛穿行在白云之上。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伊昭公路翻越整座天山山脉,最高峰为白石峰,海拔有3000多米,山顶上风很大很冷,车行至山脚下就是白石峰边防站,再往前100公里就是哈萨克斯坦了。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行走在伊昭公路,遇见夏塔古道和格登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