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是有策略可获取的,但感情永远没有策略,Ayawawa访谈观后感

透明人第五期,姜思达访谈对象是Ayawawa。

看到很多评论在怼姜思达,雪心认为这种怼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姜思达全程只是提问,且是平日里广大网友质疑地比较多的问题。

其次,姜思达全程没有对Ayawawa的言论有过倾向性评判,到是有好几次震惊脸。

利益是有策略可获取的,但感情永远没有策略,Ayawawa访谈观后感

那么,Ayawawa是谁?她的主张是什么?

Ayawawa,杨冰阳,情感分析专家。

其主要宣扬理论为石头剪刀布,以及PU、MV婚姻价值论

石头剪刀布,最初是站在婚姻的角度,对男性做归类。

在实际应用层面,这种归类同样可以用到女性身上。

  • 石头,普通男性,比较难以承受婚姻失败的代价,通常是中产阶级以下的男性。

  • 剪刀,花花公子,大众情人,婚姻的逃避者,只想享受,不会轻易走入婚姻,结婚之后,也不会轻易放弃享受。

  • ,中产阶级以上的上层社会男性,又被Ayawawa称为供养者。

利益是有策略可获取的,但感情永远没有策略,Ayawawa访谈观后感

MV、PU则是对婚姻价值的两个衡量指标。

  • MV=Mate value 婚姻价值。在Ayawawa眼里,婚姻价值分男女阵营,对男性来说MV和财富挂钩,女性和年轻貌美挂钩。(这也是Ayawawa备受争议的一点)

  • PU=Paternity uncertainty 亲子不确定性。这个概念只针对女性而言。

其实,所谓的婚姻价值,用中国老话来说,就是门当户对

通常在论述婚姻问题的文章里,会把男女的学历、长相、工作收入、家庭背景,笼统地分为三类。

  • A男A女,高收入,高学历、长相良好、良好的家世背景。

  • B男B女,综合条件来看,在小康到中产之间,B类男女的涵盖范围相当广。

  • C女C男,综合条件来看,相对较差的。

但和封建社会不同的是,家庭背景已经不像过去那么被看重。

以Ayawawa的立场而言,只要女性年轻貌美,家庭条件再差,也可以轻易进入B女行列,反之,女性如果不美貌不年轻,在婚姻价值角度来看,就会落入C女行列。

而男性以财富来看,即使家庭出身平凡,只要学历高收入高,一样可以进入B男行列,当然财务是硬指标,对男性而言,没有财富,只能落入C男行列。

所以,Ayawawa眼里的B、C标准,会略略和主流评判标准不同。

利益是有策略可获取的,但感情永远没有策略,Ayawawa访谈观后感

而PU,所谓的亲子不确定性,说穿了就是忠诚度和顺从度。比如说,女性婚前行为应该尽量保守,婚后尽量以丈夫为中心。这样男性在心理上,就会降低PU。

按Ayawawa的理论来说:

  • 女性MV越高(年轻貌美),PU越低(忠诚),越容易进入婚姻。其次是MV不高,但PU低的。

  • 一个女性如果是渴求婚姻的,就必须降低PU,至少得让男性觉得她PU低。

  • 普通女性,如果想要长久持有婚姻,尽量选择石头,降低风险。选择剪刀,就要承受高出轨风险。布在女性MV变低时(年老色衰),出轨风险会变高。

以上,Ayawawa的理论,被很多人吐槽是三从四德的借尸还魂。

那么,ayawawa和女德班又有什么差别?

虽然婚姻价值论

被嘲讽为三从四德借洋尸还魂,但和女德班不同的是,女德班以情感为导向,而Ayawawa的婚姻价值论,则以利益为导向。

即使Ayawawa一再宣称自己是情感分析专家,但是她宣扬的这一套,无论是前提,还是采取策略,都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

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运用她理论的女性,很可能要栽大跟头。

利益是有策略可获取的,但感情永远没有策略,Ayawawa访谈观后感

比如说,她强调的婚姻是契约(这点的确没错),契约就是用来保障和分割利益的。

再比如,她说的MV(婚姻价值),我们讨论价值,就是为了利益。

再来,一个稳定的家庭,对于一个经济不能自主的C女,或者经济短时陷入困顿的女性来说,确实是非常有利。

所以Ayawawa的婚姻价值论,根本不是心理学理论,也并不以解决情感问题为主,而是一套操作性非常强的利益策略。

那么,哪些女性是最能受益于这套利益策略的呢?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

(看看,这才是心理学家。)

  • 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社交需求

  • 尊重需求

  • 自我实现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利益为导向的策略中,最能从心理上契合这套策略的,只有C女。

当一个人,一个女人,在快要没饭吃时,她是没办法把情感需求放到第一位的。

女性对情感的需求,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归纳到自我实现需求,毕竟铺天盖地的广告词,都在说爱情是女人的生命。

当然,如果有B女和A女把自我实现需求=利益,那么这套利益策略,依旧可以愉快的使用。

利益是有策略可获取的,但感情永远没有策略,Ayawawa访谈观后感

当然又当然,赤裸裸的价值论和利益导向,很容易招人反感,尤其是婚姻这个话题中。

所以,哪怕Ayawawa的言谈中,一再出现“契约”、“谁痛苦谁改变”、“如果经济不能独立嫁给了布男,布男出轨是正常现象”等,十分利益的字眼,但在表面上,还是要挂一个情感分析的招牌。

站在利益的角度,以情感分析招牌为掩护,比剖白利益更为有利,但这就苦了那些脑袋不够清醒的女性,错把利益目标当作情感目标,以致于陷入更深的苦难中。

毕竟,“贫贱夫妻百事哀”,当一个家庭经济基础不牢固时,所谓的感情经营不过是空中楼阁。

结语

存在即合理,只要社会基础保障方面,不改变女性的弱势地位,那么,Ayawawa这套婚姻价值论就永远会有市场。

而关于感情的经营,实际上也不存在模板和套路的,或许会有技巧,但绝对谈不上策略。

市面上流行的所谓的感情技巧,感情分析,其最终换来的不过是一种情感假象。

而那些所谓使用技巧的人,其最终往往也不是经营感情,而是进行感情欺骗、感情控制,从而达成各种利益。

感情之所以会使人欲罢不能,就是因为无法用策略达成。

一旦是可以用策略达成的事,很多人会不自觉陷入“不过如此”的心理,转而去追求利益。

也因此,运用策略,最终只会得到“操控”而非“情感”,但其最终走向一定是利益。

我们会遇见谁,爱上谁,这段感情如何进行、如何持续、如何结束,永远没有策略可言。

这才是,感情珍贵之所以珍贵的原因,也是每个人应当去珍惜感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