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P2P問題平臺兌付現狀(附名單)

2018年P2P網貸行業的主旋律是合規備案,但在此期間發生了集中性的問題爆發雷潮,讓不少出借人受到財產損失。作為P2P網貸行業的參與者當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最大化維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並通過總結已出現問題平臺的特徵,去降低或規避未來的投資風險。

本文將通過全面剖析2018年1-10月出現問題的P2P網貸平臺,多角度統計分析問題平臺概況、特徵以及兌付現狀,給予出借人一定的風險提示。

一、 P2P網貸行業問題平臺的數量及類型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0月底,P2P 網貸行業問題平臺數量累計達到2457家,其中2018年1-10月問題平臺544家。如下圖所示,2018年7月出現問題的平臺數量達到頂峰,高達194家,6月和8月問題平臺數量也相對較高,這三個月是P2P網貸行業的雷潮期,但從9月和10月的數據可看出,問題平臺數量已大幅減少。

2018年P2P問題平臺兌付現狀(附名單)

本文根據P2P網貸平臺出現問題的原因,將問題平臺分為提現困難、經偵介入、跑路及網站關閉四種類型,其中提現困難包括髮布延期兌付公告的平臺。

如下圖所示,提現困難的平臺數量佔比最高,為73.9%,提現困難指的是平臺因資產出現大面積預期,無法如約兌付的情況,此類型平臺部分發布了延期兌付公告,還有部分平臺並未出具兌付公告。此類風險的爆發,一部分是因為平臺資產端風控不嚴,還一部分是平臺自身的不合規,發佈虛假項目所致,這可提醒出借人投資時一定做好對平臺資產端風險的把控。

跑路平臺數量佔比11.76%,跑路是這幾種問題類型性質最為惡劣的,此類型平臺徹底失聯,出借人上訴無門;經偵介入的平臺數量佔比最低,僅為6.99%,本文的經偵介入指的是因經偵介入而出現提現困難等問題,不包括出現提現困難後被立案的平臺;網站關閉的平臺數量比例為7.35%。

2018年P2P問題平臺兌付現狀(附名單)

二、 P2P網貸行業問題平臺的基本概況

如下圖所示,2018年1-10月問題平臺主要分佈在北上廣浙四個地區,其中浙江平臺數量最多,高達169家;其次是上海有119家,廣東和北京分別有82和68家,出現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這四個地區基數較大,出現問題的概率較高。

江蘇、山東和福建出現問題的平臺數量也在10家以上。

2018年P2P問題平臺兌付現狀(附名單)

整體而言,問題平臺的正常運營時間分佈相對均勻,可側面表明正常運營時間與平臺出現問題的相關性不大。如下圖所示,正常運營不到一年就出現問題的平臺數量佔比最高,為27.01%;其次是正常運營在2-3年和3-4年的分別佔比21.88%;正常運營1-2年的平臺數量佔比最低,為13.6%;正常運營4年以上的老平臺出現問題的平臺佔比15.63%。

2018年P2P問題平臺兌付現狀(附名單)

如下圖所示,民營系出現問題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457家;其次是國資系65家,風投系16家,上市系6家。背景一直平臺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徑,不少出借人也已背景作為選擇平臺的投資依據,但是平臺的背景間實力差距較大,出借人需要多方查證,而不是盲目的相信平臺宣傳。

2018年P2P問題平臺兌付現狀(附名單)

本文通過網貸之家數據庫和平臺官網,統計出199家平臺的待還餘額數據作為樣本,對問題平臺待還體量分佈進行分析,其中平臺官網數據以最新展示為準。數據顯示,199家平臺總計待還餘額近1211億元。具體分佈如下圖所示,問題平臺的待還餘額84.92%在10億元以下,其中待還餘額在1億-10億的問題平臺數量佔比52.26%,1億及以下的佔比32.66%;10億-30億的問題平臺數量佔比為11.06%,30億以上的平臺佔比最低僅為4.02%。

2018年P2P問題平臺兌付現狀(附名單)

三、 發佈兌付方案的問題平臺現狀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8年1-10月402家平臺出現提現困難,其中224家通過官網、微博、微信、QQ群等渠道發佈了初步兌付方案,但是發佈兌付方案之後,後續的兌付進展類型卻大不相同,下圖展示的是本文根據發佈兌付方案後問題平臺後續進展進行的分類。

2018年P2P問題平臺兌付現狀(附名單)

下表展示的是16家公佈兌付情況的問題平臺清單,根據公佈的兌付情況來看,多數平臺並未按照首次公佈的兌付方案實施,而是在兌付進程中,不斷變更兌付方案,並且不同平臺更新的兌付方案意義不同,一部分平臺是有新的資產可進行置換,另一部分平臺則是在兌付進展中出現延期問題。

雖然當前公佈兌付情況的平臺數量較少,主要原因是問題平臺發生的時間較短,很多平臺的後續兌付進展還未發生,所以當前追蹤不到最新兌付狀況。但相信隨著兌付工作的全面展開,再加上經偵的全力追查,或有不少平臺將會有實質性進展,出借人也可一定程度減少損失。

2018年P2P問題平臺兌付現狀(附名單)

出現問題的平臺無論兌付進展是否順利,若能夠實時公佈兌付情況,對於受損的出借人而言,至少能在官方渠道瞭解到最新信息,讓出借人有一定的心理安慰和信心,對於後續兌付順利進展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四、 總結

綜上可知,平臺出現問題的最大根源主要是在資產端,資產端的真實性以及對風險的把控,都是平臺是否能夠正常長遠發展的關鍵,這同時也警示出借人在選擇平臺的過程中,不要盲目的相信平臺背景及廣告宣傳,要時刻保持對風險的警惕之心,做好對所投資平臺資產端以及其他合規層面的風控工作,這樣才能有效的降低投資風險。

如今P2P網貸行業的監管體系已全面形成,雖然備案進程有所延期,但仍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行業整體透明度得到大幅升高,同時許多風險也逐步暴露。這些現狀對於行業而言,是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只有出借人風險意識逐步提高,平臺自律合規發展,再加上監管的有的放矢,整個行業才能真正進入符合市場環境的發展進程,未來才能走的更遠。

免責聲明:本人發佈此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人立場無關。本人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相關信息並未經過本人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我們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我們核實後,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