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丫鬟莺儿?

微影悼红


《红楼梦》中有些人不经常出场,看似不那么重要,但每次出场都对情节和线索起到提示和推动作用。薛宝钗的丫头莺儿就是这样的人。


(一)

莺儿第一次出场就捅破了金玉良姻。那时候薛宝钗刚住进荣国府,连贾宝玉的玉还没见,贾宝玉去看她,提起了冷香丸,又说到了通灵宝玉。宝钗当时连续三次让莺儿去倒茶,莺儿都没去,非要看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后,说出“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才作罢!

《西厢记》中,崔莺莺身边有丫头红娘,莺儿岂不正是红娘?她说“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贾宝玉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这两个一对儿,直接将金玉良姻做了实,最后宝黛二人成亲,莺儿居功至伟,是她给钗玉牵了线,也是她打了络子拴住了通灵宝玉!


(二)

莺儿捅破金玉良姻后,另一场重头戏就是宝玉被打后,求莺儿打络子。原本只是要打几条络子日常使用。结果说来说去牵扯上了两件物品,非常有意思,先说后一件!宝玉莺儿和袭人正在商量打络子,宝钗来了一句话,又一次将莺儿与金玉扯到了一起。

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地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莺儿已经是红娘了,宝钗又让她打络子将通灵宝玉拴上,用的竟然还是金线,金玉再一次出现!突然就想到那首: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终有千千结!如此绵密的心思,贾宝玉又何以承受的了呢?而有意思的是开始贾宝玉让莺儿打的是汗巾子使用的络子,而那汗巾子宝玉明确说了是大红的。显然指向那个茜香罗汗巾子。


(三)

袭人明明自己都会打络子,她打不好,晴雯一定也会。结果宝玉非要莺儿过来打络子,一开始的意思就是给茜香罗汗巾子打络子。联系到后面袭人嫁给蒋玉菡,将前后线索穿起来非常有意思。蒋玉菡送给贾宝玉的茜香罗汗巾子被贾宝玉系在袭人腰上给了袭人。而宝玉又让莺儿给袭人的汗巾子打络子,是否说宝玉宝钗结婚后,袭人准姨娘被嫁出是因为莺儿的存在挤出去袭人呢?莺儿用络子拴住通灵宝玉,又用络子拴住袭人和蒋玉菡?

还有个有意思的。莺儿姓黄名金莺!与贾宝玉合起来是金玉。她和玉钏儿(还是金玉)两人一起给贾宝玉送汤,袭人连忙给她俩让了位置。这里有明显的暗示袭人最后被嫁出十有八九与给莺儿和玉钏儿让位有关系。我认为贾政给宝玉看重的丫头就是玉钏儿,与金钏儿之死有关(又是金玉)。薛宝钗出嫁,莺儿陪嫁,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哪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宝玉娶嫡妻宝钗,有父亲赐妾玉钏儿,有陪嫁莺儿,袭人彻底没有位置了!古代士大夫明确要求只能一妻两妾,不出嫁能怎么办?莺儿打的络子不正是拴住了袭人和蒋玉菡!

黄金莺和金鸳鸯特别有意思!黄金莺打络子拴一对成一对。金鸳鸯遇鸳鸯见一对黄一对。莺儿是《红楼梦》中的红娘当之无愧!她是金玉良姻至关重要的人物,也是袭人出嫁最主要的原因!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莺儿,薛宝钗的贴身大丫鬟。聪明伶俐,心灵手巧,针线活做得很好。

莺儿不愧是宝钗带出来的丫头,很会看情形行事,摸透了主子的心思。

宝钗引了宝玉要看她的金锁,莺儿默契地唱了一出双簧。


宝钗先后三次喊莺儿去倒茶,而莺儿不去,偏偏在关键时刻向宝玉吐露了金锁的来历,金玉良缘露出水面,莺儿功不可没。

宝钗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

宝钗看毕……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

“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

你看莺儿起的作用。


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真是环环相扣,情节紧凑,终于得出金玉是一对的结论。最后莺儿道出金锁来历和秘密,完美配合。

莺儿,在金玉良缘上是功臣。可惜莺儿的名字是作者暗示宝钗的命运结局,有诗为证。

宝玉出家,宝钗也只能在梦里才能见到她的夫婿了。

春怨 / 伊州歌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清心一栈


莺儿是薛宝钗的丫鬟。

每位小姐的丫鬟的名字就是各位小姐的诠释。薛宝钗的丫鬟就是薛宝钗的诠释。

薛宝钗的名字出自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以雪(薛)代满(清)。满清一开始的国号是“金”,就是历史上的“后金”,作者又从“金钗”中取钗代金,所以薛宝钗,就是雪包钗,用来指满清。

莺儿是薛宝钗的丫鬟,名字取自我们常见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指的是满清趁着李自成消灭大明的机会,进入中原,由于是黄雀,所以莺儿姓黄,由于是满清人,所以叫黄金莺。

在读《红楼梦》时,莺儿的言行可以看作就是薛宝钗的,莺儿与薛宝钗在一起,可以这样看,不在一起,也可以这样看。有些场合,不适合薛宝钗出场,作者就写上莺儿,例如只有丫鬟的场景,莺儿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就是薛宝钗(满清)的言行。举个栗子,在第二十回中,贾环看见薛宝钗,香菱,莺儿三人赶围棋作耍,也要玩。头一局一擂十个钱,自己赢了,心中十分喜欢。后来连输了几局。看似是孩子们在一块做游戏,实际上指的是李自成在山海关与满清大战的情景。

贾环输了,与莺儿耍无赖,宝玉看见了,教训他说,“大正月里,哭什么?这里不好,你到别处玩去。你天天念书,倒念糊涂了。比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哪一件好,就弃了这件取那个。难道就守着这个东西哭一会子就好了不成?你原是取乐玩的,既不能取乐,就到别处取乐玩去。哭一会子,难道算取乐玩了不成?倒招自己烦恼,不如快去为是。”这些话看似是教训贾环,实则是讥笑李自成一战就弃了江山,从此一蹶不振,逃离了京师,到别处玩去了。

赵姨娘的话更刻薄“又是哪里垫了踹窝回来?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哪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可不是,李自成当上皇帝了,还跑到山海关与满清交战,自讨了个没意思,结果把江山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