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他是如何做到不被架空,即使在最後仍然掌握著絕對實權的?

小公子49


首先要糾正一下題目的錯誤,萬曆不上朝是事實,但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恰恰相反,他雖然人在後宮,依然掌握著朝中大勢,依然穩穩的控制著朝政,國家大的方針政策,包括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都有萬曆皇帝的身影。不上朝還能做到這些,可比那些每天到朝堂打卡上班的皇帝們強多了。

那麼,萬曆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

先從明朝的制度談起。到了萬曆上臺執政的時候,明朝的內閣體制已經相當完善。內閣幾位閣臣各司其職,首輔總領全局。內閣似乎無比強大,看上去首輔類似於後世責任內閣制的首相,有著絕對的行政權,貌似可以架空君權。

然而,這一切只是貌似,而不是事實。因為內閣不是沒有對手,為了制約以內閣首輔為核心的相權,明朝皇帝們可謂煞費苦心。比如,司禮監就是皇帝用來制約內閣的一個重要機構,司禮監由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組成,他們代表皇帝行使君權,秉筆太監負責起草詔書,掌印太監負責蓋章成文,掌印太監的地位略高於秉筆太監。由於太監是閹人,其權力完全來自於皇帝,如果說皇帝是太陽的話,司禮監的太監就類似於月亮,本身不能發光,他們的光都來自太陽,一旦太陽不發光了,他們就沒有自主發光的能力,所以他們對皇帝的忠心往往超過朝中大臣。反過來說,皇帝要拿下他們,也遠比拿下一個大臣容易。這就是為什麼劉瑾、汪直、魏忠賢儘管權傾朝野,但皇帝只需要一道小小的詔書,就能瞬間要了他們的命。從這一點上說,皇帝用他們來制約內閣比較放心,因為他們可以隨時被拿下。

如此一來,內閣和司禮監相互制約,誰也不服誰,皇帝則隱身其後,當個裁判,哪邊勢力大了,就幫助另一邊打壓,讓他們兩者永遠處於平衡的狀態,這樣形成內閣,司禮監和皇帝的三角狀態,達到了一種平衡。因此,即便皇帝很長時間不上朝,朝政依然被其牢牢掌控,三角關係依然維持一種默契的平衡。

任何事情都有意外,明朝唯一的一次意外,恰恰出自萬曆皇帝,當然是他小的時候。那麼,平衡是怎麼打破的呢?

首先,萬曆皇帝當時還小,是個娃娃皇帝,對於平衡之術不太瞭解。皇權落在他母親李太后手中,李太后輕易罷免了高拱,抬起了張居正,導致張居正身後沒有內閣輔臣對他進行制約(除了高,其他人資歷太淺)。不像嘉靖皇帝權謀高明,見嚴嵩權傾朝野,又在嚴嵩身後安排了一個不對路的徐階,始終威脅著嚴嵩。徐階上來後,又安排了高拱隨時看著徐階。但到了高拱下臺,卻沒有人去制約張居正了。

其次,如剛才所說,本來司禮監也是牽制內閣,牽制張居正的好武器,可李太后偏偏重用了張居正的好朋友兼老基友,絕對的粉絲馮保。這位雙林公公和張居正私交莫逆,政見相同,指望他來制約張居正,就好比讓關羽看著劉備一樣可笑。

最後,就是代表最後裁判權的皇權也對張居正失去了制約。李後本身絕對信任和支持張居正,萬曆皇帝還小,張居正在他眼裡是嚴師,小皇帝還有點怕他的張師傅。這樣一來,皇權也無法制約張居正。結果,形成了張居正一人獨大的局面。

簡單來說,張居正的特殊,是因為外廷無人能治,內廷司禮監掌印和他關係莫逆,後宮皇權又對他絕對信任。三個條件合在一起,才造就了萬曆朝前十年無人能敵的張居正。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經歷了明朝200多年間唯一一段皇權失控時期,萬曆皇帝痛定思痛,才會把皇權看得很牢,即便不上朝也能保證大權不旁落,這真是吃一塹長一智。

終明一朝,不管皇帝是懶惰還是勤政,除了萬曆前十年以外,沒有出現過大權旁落的現象。因為任何一個人在這樣的制度下,都不可能形成獨大的局面,不管是內廷無人可治的魏忠賢,還是外廷權傾朝野的嚴嵩,都做不到。這不是皇帝個人能力決定,而是明朝這種體制決定的。這麼一看,萬曆即便幾十年不上朝,也能控制著大勢,掌握著朝政,也就不稀奇了。

1. 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

2. 朱東潤 :《張居正大傳》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明朝有兩個著名的不上朝皇帝,一個是萬曆皇帝,一個是萬曆的爺爺嘉靖帝。這爺孫倆人不上朝的時間總共近六十年!佔到明朝歷史的近乎四分之一。

但令人驚訝的是,嘉靖帝和萬曆帝的權力都沒有被架空,不僅沒有架空,而且還牢牢的掌控著權力。

道理很簡單,放過羊的人都知道,放羊不需要把每頭羊都管住,只要管住頭羊就可以。萬曆和嘉靖兩個皇帝管住大臣就是用的這個方法——管制內閣。

萬曆朝的內閣首輔,比較著名的有: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王錫爵、趙志皋、朱庚、沈一貫、方從哲、葉向高等等。這些人除張居正之外,都有一個共同點——都被萬曆皇帝嚴格控制。

萬曆朝伊始,萬曆皇帝年幼,張居正自己構建了一個由太后(李太后)、首輔(張居正)、權宦(馮保)組成的權力鐵三角。萬曆皇帝被張居正的壓制了整整十年。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第一時間把張居正反攻倒算,以儆效尤。

張居正死後,繼任的歷任首輔都已經由皇帝任命。繼任的首輔中,除了王錫爵尚有一絲強勢外,其餘的首輔幾乎沒有任何跟皇帝對抗的資本,唯以聖意為上。萬曆晚年,浙黨首輔方從哲擔任首輔的七年時間裡,幾乎沒有見過皇帝,雙方往來全靠文書,但方從哲幾乎所有的政意處理都由皇帝決定。

而且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政務尤其是重要政務還是要處理的,對於明朝的對外戰爭,比如“萬曆三大徵”和薩爾滸之戰,都是由萬曆帝自己拍板決定的。這個在紫禁城裡的天下第一宅男,在皇宮裡決定了整個明朝的命運。


小約翰


萬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鈞,十歲繼承大統,成為皇帝,到1620年駕崩,共當了48年皇帝。在我國曆史上算不上是長壽皇帝,但可以說絕對是當皇帝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萬曆皇帝讓後人詬病最多的恐怕就是28年不上朝,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懶政怠政皇帝,因此在《明史》明確評價:“明之亡,實亡於神宗”。但是萬曆皇帝為什麼能在28年期間不上朝、28年懶政怠政期間沒有出現權力架空,還能掌控實權、控制朝局呢?根本原因就是在明朝的權利制度設計上。

第一點:廢相權,保障了皇權的穩固和至高無上。明朝是我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朱元璋在當皇帝后,為了加強皇權,於洪武十三年將宰相胡惟庸誅殺,並嚴格規定以後不再設立相位。宰相廢除後,皇帝直接掌管六部,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雖然明朝後來的皇帝設立了內閣,內閣大學士成為了事實上的宰相,但和以往宰相不同,在制度上始終沒有監督六部、百司執行皇帝詔令之權。

第二點:統兵權和掉兵權分離,防止權臣和將領擁軍自重,保障皇帝對軍隊的控制權。通常人們會認為明朝的兵部掌管了軍隊,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明朝設立了都督府和兵部分掌兵權。都督府僅管理軍籍、軍政,有統兵權;兵部則擁有掉兵權和軍職官員的管理和任用。這種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的軍事體制,防止了權臣和將領的擁兵自重,保障了皇帝對軍隊的控制能力。

第三點:相對完善的監督監察制度和獨特的言官制度。監察御史建立於隋唐,但在明朝得到進一步完善。明朝設立督察院,督察院的督察御史官職很少,權利卻確空前大,不論是戰爭、科舉考試等國家大事,還是皇帝的私事,都是監察御史的監督範圍。例如打仗、科舉、教育等不好的地方需要改進或者有不法之事還是小事,監察御史都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建言或彈劾。六科給事中的設立則是為了專門對六部進行業務監督,並對皇帝負責,直接向皇帝報告,防止六部專權。這種相對完善的監督監察制度和言管制度極大限制各部門專權的出現,限制了權臣的出現。就是在張居正當首輔時,權利達到頂峰,單依然受到這種監察和言管制度極大的掣肘。

第四點:從明成祖時形成了錦衣衛和東廠(西廠)宦官勢力,成為皇帝制約文官集團制約的有力工具,也是保障皇帝個人權利的有力工具。當皇帝感覺到自己的個人權利權威受到文官集團制約或威脅時,就會利用身邊的宦官和錦衣衛勢力打擊文官集團。這就是為什麼明朝出現了令人聞風喪膽的東廠、西廠、內廠等宦官勢力和錦衣衛勢力。

第五點:萬曆皇帝不上朝絕對不是不理事,只是有前期的勤政變為懶政吧了。因《明史》是清朝時期所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醜化前朝的現象。萬曆皇帝前期發生的萬曆三大徵:分別為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在萬曆後期,由於皇帝本人身體不佳、精神不濟等諸多原因下,開始懶政怠政。因此有“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的說法。


呵呵哈哈


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但是掌握著實權這事其實很好理解。

舉一個通俗的例子,馬雲天天東北西跑,一年也不會有幾天在阿里巴巴總部待上幾天,可阿里同樣賺錢,馬雲之所能離開,是因為他下面有副總裁,有經理,有主管,有人事部門,有考核制度。而明朝一樣,史料上稱,明朝是封建社會制度最完善的,以至於清朝直接照搬,而康乾更是對朱元璋佩服得五體投地,發出了“治隆唐宋”的感慨。

朱元璋監督機構(督察院)與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的建立,使得君主高度集權,而宰相職位的廢除,奏章成為了皇帝的唯一專權。外有監察機構與錦衣衛監視百官,內有奏章專權披紅,行駛政務聯繫。。這樣的制度下,百官不敢亂,也亂不起來,而廢除宰相,奏章直接變成皇帝的專權之後,更是無礙,而“萬曆的三大徵”便是明神宗幕後操作的。

說起萬曆皇帝為什麼不上朝,主要的原因就是躲避大臣們的口水。萬曆10歲登基,在位時間長達48年。萬曆剛登基的時候,由李太后,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輔政,萬曆在位前十年,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史稱“萬曆中興”。

因為繼位時間過早,萬曆早年一直在太后與大臣的操控之下執政,幸福指數特別低,但是萬曆不氣餒,同樣學習,隨著知識的增多,開始變得寡言少語,甚至看起來可欺。鄭貴妃還老是嘲笑他“像老太太”

因為朱元璋在開國之初,建立了言官制度,目的就在於鼓勵大臣直言進諫,以便及時糾正皇帝的錯誤,保障國家的大政方針正確,從而確保朱家江山萬世永固。朱元璋的《祖訓》對後世有絕對的權威,後世的臣子們可以拿著《祖訓》去敲打皇帝而不用擔心受到處罰,言官們以此為恃,有恃無恐。

隨著制度實行的時間越來越長,就開始變味了,言官制度,變成了換取名氣的途徑,面對“軟弱可欺”的明神宗,每天的上朝變成了口水戰。

我們都知道解決問題開會討論,並不是人越多越好,只要關鍵人物到場就好,因此萬曆皇帝為了避免口水,開始了無為而治。遇到大事情需要討論時,只需將相關一小部分人叫來議事即可。而“萬曆三大徵”(平定寧夏蒙古哱拜之亂、播州土司楊應龍之亂以及抗倭援朝戰爭)便是這樣完成的。而日常事務,走奏章即可。

不過隨著萬曆的皇帝的年紀越來越大,也開始荒於政事,又無像張居正這樣的人可以督導,明朝開始走向衰落。歷史記載中,把萬曆年作為明朝開始走向滅亡的起點。


笑嘗歷史百態


萬曆不上朝,按照不少人的說法,至少有三十年。如何不被架空,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的制度決定的。

很多人認為,萬曆不上朝也沒關係,因為明朝是內閣制的,文官集團已經足夠把事情處理了。實際這是一個明顯的誤區。明朝的所謂“內閣制”,同現在不少國家政治制度中的內閣制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

明朝自元璋開國初期,沿襲的是元朝的制度,設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殺汪廣洋,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將原來中書省的職責歸於六部。僅保留中書舍人,朱元璋成了皇權相權於一身的獨幹格局,朱元璋可以說是優秀的勞模,什麼事都可以親力親為,全國各地的奏摺都可以親自閱批。但是勞模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的,這種情況從成祖開始發生變化。成祖起成立將文淵閣設立大學士,專事各地奏摺的議政處置,處置後的文字意見,以墨筆寫於票簽上,稱為“票擬”,送至皇帝處,由皇帝簽字確定,形成諭旨決策,即“批紅”。

可以說,內閣的權力,是來自皇權的分配,而內閣對政事的處理,只有議政,並沒有決策權,皇帝是牢牢掌握了決策權。

到明宣宗朱瞻基時,對內閣過來的條旨進行批紅仍然是個相當大工作量的事,於是另外一股勢力進入了朝堂,就是以太監為主的所謂“內朝”,朱瞻基成立了內學堂,專供太監學習識字。有了文化的太監,可以分擔皇帝批紅的工作,對內閣的票擬進行決策。這樣司禮監從一個普通的部門,晉升成一個可以同內閣分庭抗爭的重要部門。經過內書堂訓練,代替皇帝批紅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就應運而生了。於是每日是章奏文書,自御筆批數本外,皆眾太監分批,遵照閣中票擬的字樣,用硃筆楷書進行批閱。

如內閣對批紅有異議,或重大事件,則由皇帝主持召對,內朝外朝共同參與商討,商討後由皇帝決策後批紅。

司禮監中,又對權力進行的分工,其中司禮監秉筆太監負責“批紅”,而批紅後的“票擬”,需要司禮監掌印太監加蓋印章,這樣才形成一個完整的決策聖旨。

也就是說,明朝的決策流程,是由各地上報至六部的事項——內閣大學士形成處理意見——皇帝或司禮監秉筆太監批准——司禮監掌印太監蓋章完成。而流程的最重要的節點,還是皇帝這一關。

所以,儘管內閣或司禮監在某一時期會形成一朝壓倒一朝的局面,但這僅僅是內朝外朝的傾軋,但最終他們的權力都是由皇權分派,完全受皇權的管制,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大小來自皇帝對其票擬的批紅數量,這樣就無法出現唐朝那樣威脅到皇權的內朝,也不會出現威脅到皇權的外朝。

回到萬曆年,萬曆不上朝,首先一個原因是他身體不是很好,第二個重要的原因是萬曆朝著名的國本之爭,即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鄭貴妃所生)爭奪太子之位。最終萬曆拗不過群臣及太后,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結束國本之爭。

國本之爭後,萬曆開始怠政,所謂怠政,並不是完全不聞不問,而是通過諭旨向下面傳遞。如“萬曆三大徵”中邊疆大事的處理,萬曆都通過諭旨的形式,而不是大臣們所希望的“召對”形式。

但是萬曆對於日常性的政事處理,內閣的票擬萬曆全部都留中不發。尤其選人任人等事項,以致最後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幾年,六科只剩下四個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面對這樣的情況,因為內閣並沒有決策權,所以就算是人員空缺,各地需決策事項堆積如山,內閣也無可奈何,無法處置。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儘管在議事上,內閣往往反對皇帝的意見,但是最終的決策權仍然是皇帝,只要制度未有變化,儘管萬曆可以怠政三十年,內閣也無法誕生一位擁有處理權、決策權、執行權於一身的權臣。

至於內朝,萬曆怠政,奏摺都留中不發,司禮監掌印太監不可能像萬曆初年馮保那樣跳過皇帝直接同內閣張居正決策國事,司禮監也成了擺設,自然也不會出現權傾朝野的內朝九千歲。而天啟年魏忠賢得勢,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其將外朝的東林黨一網打盡,形成了內朝外朝都是閹黨的局面。但是就算如此,其權力仍然來自皇權的本質不變,所以,想像唐朝那樣更廢皇帝是不可能的。

謝謝閱讀。


鳳嫵一


大明萬曆皇帝,堪稱千古一帝。

萬曆朱翊鈞,一生缺乏自由於幸福。所以自知不達,乾脆不予朝政。唯有一副儒家風範。以讀書和遊玩為高業。其性不慍不火,中規中矩,深沉內斂,可以說是一位軟弱到了一個極致的皇帝。

萬曆不上朝有其諸多原因,一是躲避朝臣的問責口水。生為儒風之皇帝。手中難掌也實難立生殺大權,要想攬權,必會濫殺,不忍生靈塗炭。任其噴滅也不忍當權,是以避之而後快。二是盡力躲避言官科道的規諫。既然手無權力,說話也不算數,甚之一個湊折都難以批下,那麼幹脆不管閒事,隨他去吧,也免的當他們的眼中釘。其實,這正是聰明的萬曆的高明之處:以求自保。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嗎。只要有人替我管閒事操心國事,只要不犯王法我何樂而不為呢。

萬曆朱翊鈞,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最長的一位皇帝。在這四十八年裡,發生了很多事情,還有許多導至明朝滅亡的事件似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源頭。因此,史學家們也蓋棺定論:明朝滅亡於萬曆!

其實,朱翊鈞十歲即位,李太后垂簾,大學士高拱,高儀,張居正輔政。而張居正首輔。軍政大事皆由他與李太后立宰。但是,他們貪權而未奸,他們積極地實行了一套一條鞭法的經濟改革,當時符合民意,收效很大,社會發展很快,民富而國強。儘管皇帝不管事,不上朝但不代表他無能,不代表他無心機,不代表他暗中不作為。其實,萬曆在歷史上才是第一位真正被冤誤的一位人才,不探歷史是看不到的。他的千古一帝的名稱也在於此,然萬曆大業的中興是君臣同力的體現也。

謝謝。



福自福地來wjf


不像電視劇裡演的,什麼洪水、旱災蝗災都要找皇帝決策,這類常發性問題內閣已經有一套很成熟的解決流程了。皇帝本人只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如萬曆三大徵。或者只出席一些禮儀性的國家活動,比如祭天、皇帝親耕等等。
總結起來,明朝中後期皇帝對國家事務干預度如下:

清朝皇帝(因為對漢人的不信任從而主動集權)>明朝皇帝(懶得管從而形成的微妙平衡)>現代君主立憲制君主(憲法制約)

各位看官,求贊求評論。◕‿◕。


白雀寺蘭玉


說起明朝,尤其是萬曆帝,那可真是歷朝歷代中難得一見的一朵奇葩。

萬曆帝朱翊鈞在長達48年的執政生涯中,竟有近三十年不上朝,這樣的皇帝是不是天下無雙啊!

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他是如何做到不被架空,即使在最後期仍然掌握著絕對實權?

1、這一切得感謝朱元璋設計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明洪武十三年發生胡惟庸案,朱元璋以他的鐵手腕廢除宰相制度,撤掉了中書省,把權利分配給六部,皇帝直接掌控中央集權。為防止地方勢力威脅中央集權,又設立督察院和北鎮撫司,監督和監視官員。

明成祖又設立東廠,就是特別有名的廠衛制度。

明朝很多制度可以用變態和殘忍來形容。尤其是特務組織,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萬曆通過平衡官僚派系之間的力量,用大批宦官控制局面。形成了一種穩定的四邊形政治結構,即皇帝-----官僚——宦官——百姓。

明朝的官員體制當中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宮中的宦官,一類是當朝的文官。在文官中有一些專門負責糾正朝廷錯誤的言官,還有三到六位不等的為皇帝處理政務的大學士,形成穩固的中央集權。

2、為什麼說明朝皇帝難被架空呢?

明朝的中央集權制,到了萬曆年間已經很成熟了。皇帝好比大財團的董事長、大股東,他擁有大明公司的所有權;文武百官們是各部門經理、總經理,負責大明公司日常運營。

萬曆帝不上朝,朝廷的政務不會處於停滯狀態。因為有內閣官員替他擬好朝政,一般情況下,皇帝都會採納他們的建議。當皇帝不理政務時,宮裡有秉筆太監,可以代行決策權。經過秉筆太監的批紅之後,直接發給內閣施行。

那麼有人會說難道皇帝只是擺設嗎?當然不是,在那些勤政的皇帝面前,無論是內閣,還是宦官,都只是幫助他處理朝政的工具。

遇到萬曆帝這樣消極怠工的主子,國家機器正常運行。也不用擔心有弄權事件,有一大群不要命的言官,在外面盯著內閣和宦官。

皇帝不上朝的時候,宦官和內閣之間明爭暗鬥,都想利用皇帝之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皇帝也會利用他們之間相互制約,來掌控朝政。正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3、明朝有專門的特務機構,東廠和錦衣衛。這是萬曆帝不被架空的利器。

特務機構只對皇帝負責,抓人殺人不需要走常規程序,那些妄圖弄權的人自己也知道,可以弄權但不可以對皇帝不忠。這些種種因素保證了明朝皇帝不會大權旁落。

萬曆皇帝不上朝,不等於他不理政。日常政務有總經理(內閣)處理,重大事務由總經理向董事長(皇帝)彙報。這樣一來,這個董事長(萬曆)每天就不用開會了。各部門經理(文武百官)該幹什麼工作,就幹什麼工作。

有沒有好好工作,公司四處安裝的攝像頭(錦衣衛、東西廠)就是他的“千里眼,順風耳”,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在萬曆執政後期,抗倭援朝、寧夏兵變、播州之亂在歷史上被稱作萬曆三大徵,可以說是萬曆的生涯中最值得濃墨重彩的地方。

直至臨死前,他還不顧疾病纏身,分兵四路圍剿已成大勢的東北悍敵努爾哈赤。

在其統治的四十餘年中,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領悟人才輩出。例如:吳承恩、王世貞、徐渭、李時珍、徐光啟等,社會文明、科技一直在進步。

總結萬曆帝的一生,我們很難為其武斷定論。萬曆親政後,在清算張居正、貶斥馮保後,逐步架空李太后。

親政短短几年,他便擺脫三座大山,政治手段可圈可點。萬曆前十年倉廩豐實,國庫錢財多達四百萬,“海內肅清,邊境安靖,治績炳然”,如此看來萬曆帝絕非庸人所能比擬。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糾正題目中的一種說法,萬曆皇帝確實三十年不上朝,但是他並非不理政。他其實一直在理政,只是不和大臣們直接見面而已。

萬曆皇帝不和大臣們見面的理政方式,為什麼能夠牢牢地把控朝廷,而不被群臣架空而失位呢?

(萬曆皇帝畫像)

第一,萬曆皇帝有很高的威望。

萬曆皇帝在前十年的時間裡,依靠張居正,勵精圖治。革除積弊,不但整頓了吏治,而且通過“一條鞭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其作為,與正德、嘉靖兩朝形成鮮明的對比,他作為一個賢明君王的形象,深入人心,讓他具有崇高的威望。

除此以外,他還通過兩次運動,把朝廷中的政治寡頭消滅殆盡。第一輪他消滅了高拱和高儀。高拱、高儀及張居正是他爹明穆宗給他選的三個輔政大臣。他上臺以後,利用外臣張居正以及內臣馮保(掌印太監),扳倒高拱、高儀兩人。接著,他依靠張居正和馮保實現了經濟復甦和政治清明。但張居正去世後,也就是在他當皇帝第十年的時候,他不但清算了張居正,對他實行抄家。同時還對馮保實行抄家,貶謫馮保。這樣,他在這一年裡,第二輪消滅了另外兩個政治寡頭。

通過這兩輪的消滅,萬曆皇帝的威望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無人再敢與他爭鋒。

第二,萬曆皇帝有多種制衡群臣的手段。

這個手段,其實是從朱元璋開始就設置好的一種政治模式。這種政治模式確保了明朝後期,雖然皇帝多不成器,明朝江山依然屹立不倒。

(張居正劇照)

這種政治模式,就是朝廷內外,沒有一個人做大。一是因為後宮都選自民間,外戚沒有根基,無法專權。二是取消宰相職位,只設置內閣。而“內閣”一詞,顧名思義,就是在皇帝家裡,幫皇帝傳話跑腿的意思。內閣根本就無法變成權臣。三是立鐵牌不許宦官干政。朱元璋是立了鐵牌子,不許宦官干政的。不過後來,王振把這塊牌子給取了。但雖然取了,宦官依然受極大制約,無法走上外廷。走不到外廷,就無法干政。四是明朝設置“廠位制度”。可以說,這是朱元璋跟著武則天學的。設置了“廠位制度”,對百官進行著有效的監督。這樣,皇帝不管呆在那裡,對百官的情況都瞭如指掌,因此,即便不上朝,也無所謂。

(當然了,朱元璋這種政治模式,也有一個很大的壞處,就是朝廷朋黨之爭非常嚴厲。可以說,最終明朝打不贏農民起義軍,打不贏清軍,與明朝大臣們互相扯皮不團結,有很大的關係。)

第三,萬曆皇帝一直沒有立太子。

萬曆皇帝不上朝,與和爺爺一樣,都是因為立太子的問題,和群臣發生了很大的矛盾。但不管怎麼說,因為沒有立太子,這就讓群臣們即便不滿意皇帝,想要造反,也找不到主心骨。

這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來看。

一是唐玄宗也是早年勵精圖治,晚年荒淫亂政,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為什麼丟了皇位,因為大家擁立太子李亨為帝。當大家有李亨這個皇帝以後,就不在乎唐玄宗了。二是康熙皇帝兩廢太子後,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有再立太子?就是因為他一旦立了太子,就有大臣和太子勾結,謀取他的皇位。所以,康熙雖然晚年怠政,但依然牢牢控制著朝廷。

(馮保劇照)

第四,萬曆皇帝不上朝,反而減少了和大臣們討論的麻煩。

明朝的朝廷,大臣皇帝常常因為對事情有不同看法,爭執不休。但是,當萬曆皇帝不上朝以後,大臣們就沒辦法和他討論了,他只需要直接發佈命令就可以了。同意,還是不同意,直接命令。大臣們對他的話有意見,但是見不到他本人,也沒辦法爭執,只好執行。久而久之,大臣們就形成了聽從他意見的慣性。

第五,萬曆皇帝牢牢把控著軍隊。

這是萬曆皇帝的根本。萬曆雖然不上朝,但是他還利用軍隊完成了“萬曆三大徵”,可見其對軍隊的控制能力。正因為他牢牢把控著軍隊,因此,那些大臣們想要做大,完全是不可能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其實這和萬曆皇帝過硬的政治手腕和居中協調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可以從萬曆三大徵的時候,萬曆皇帝那種不慌不亂,調動有度,識人用人就明顯,他並不是如同歷史上那種昏庸之君,相反他駕馭群臣的能力是很了不起的,這是一個個性鮮明,能力不俗的君王。

除此之外,值得一說的是,朱元璋廢黜相權以來,就有了後來內閣的興起以及宦官的崛起,內閣代行部分相權,宦官有披紅和蓋章之權,再加上皇權的政治平衡,如此鮮明的政治制度,就保證了皇帝始終大權在握,自然也就不會被架空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參考嘉靖皇帝喜歡修仙煉道,天啟皇帝喜愛木匠活,他們雖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於愛好之上,可是卻仍然是帝國的最高權柄者,即使朱明皇朝上產生了不少權傾朝野的太監,如劉瑾、魏忠賢等,可是他們就是依附於皇權而生的,皇帝隨時能夠收回朝政大權。

題主的問題有部分錯誤,萬曆雖然怠政28載,可是他還是會出席會議的,只不過是小團體會議罷了,如此也就保證了權利的不真空,誰敢取而代之呢?

再來說說明朝的精銳軍隊是集中在九邊的,而衛所制度,就是在邊境上屯兵屯田,兵員和小軍官是世襲的,而大戰時將軍則是臨時指派的,還有宦官監軍呢!如此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沒有兵權的調度權利,誰能夠覬覦皇權呢?

所以終究還是在於明朝權利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當真是在千百年的血與火中而提出的最精華的制度,也難怪明清之際皇權達到歷代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