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極化助推投票率 年齡再度成為兩黨支持者的重要分界標誌


美國政治極化助推投票率 年齡再度成為兩黨支持者的重要分界標誌


■會議現場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王悠然/攝

11月8日,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召開研討會“2018年中期選舉:結果與影響”(2018 midterm elections: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與會專家分析了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結果,並結合相關調查研究共同探討了美國當前國內政治局勢、未來治理挑戰、2020年總統選舉走向等問題。

 政治極化助推投票率

布魯金斯學會政治治理研究項目高級研究員威廉·A.蓋爾斯頓(William A. Galston)介紹說,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的中期選舉中,約有1.13億美國人參與投票,佔選民總數的49%,達到近50年裡的最高值,而2014年中期選舉投票率僅為36.4%。這說明美國人對中期選舉的關注程度和投票動員活動的效果大幅提升。

此次研討會主持人由美國《波士頓環球報》駐華盛頓特區專欄作者英迪拉·拉克什馬南(Indira Lakshmanan)擔任。她提出,既然這次中期選舉投票率之高創下近半個世紀的紀錄,那麼選民是為什麼而投票?布魯金斯學會政治治理研究項目研究員凡妮莎·威廉姆森(Vanessa Williamson)認為,在當前美國政治環境下,黨派性是驅動選民投票的關鍵因素。過去,很多美國人屬於中間選民。近年來,隨著美國政治極化加劇,投票結果的可預測性增強,選舉更多是兩黨之間的“動員競賽”而非“勸說競賽”,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今日美國政治中關於“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民主”的爭論十分激烈。

布魯金斯學會政治治理研究項目研究員莫莉·E.雷諾茲(Molly E. Reynolds)表示,從較近的歷史來看,在中期選舉中,民主黨人的投票率經常低於共和黨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期選舉不涉及總統變更,驅使選民投票的力量相對較弱,所以參與中期選舉投票的大多是一貫積極參加投票的人——白人、男性、較富裕者,而這也是共和黨人的傳統特徵。隨著更多統計和調查數據的發佈,我們將知道本屆中期選舉是延續還是打破這一模式。

白人高學歷女性更傾向民主黨

布魯金斯學會政治治理研究項目高級研究員、有效公共管理中心主任伊萊恩·C. 卡馬克(Elaine C. Kamarck)表示,女性在本屆選舉中表現搶眼,許多人將2018年稱為美國政壇繼1992年後又一個“女性年”(1992年中期選舉中有4名女性進入參議院、24名女性進入眾議院,創造了當時的歷史最高紀錄)。據初步統計,通過本屆選舉,至少將有22名女性進入參議院,101名女性進入眾議院,9名女性擔任州長。可以說,美國政界目前有一個充滿能量的、活躍的女性基礎,尤其是民主黨此次能奪回眾議院多數席位,女性功不可沒——新選出的民主黨眾議員中女性佔比接近37%。

另一方面,自1984年以來,美國選民中一直存在女性傾向於為民主黨投票、男性傾向於為共和黨投票的性別差異,今年亦如此。雷諾茲說,在本屆選舉中,兩黨在白人女性當中的得票率均為49%,可謂勢均力敵。不過,擁有本科學位的白人女性現在成為民主黨的重要選票來源,她們中有59%的人投票給民主黨,只有39%的人投票給共和黨。卡馬克認為,白人女性遠離共和黨,反映出她們對特朗普一貫展現的對女性不友好態度持一種普遍的、文化上的厭惡感。這種情緒始於2016年10月曝光的特朗普與美國電視主持人比利·布什的對話錄音(其中含有許多對女性不尊重的言語)。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總統當天,美國多地就爆發大規模女性遊行,呼籲尊重和保護女性權益、反對性別歧視。

年輕人支持控槍

蓋爾斯頓提到,從對美國和西歐國家的研究來看,城市地區選民與農村地區選民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可能是當今西方最主要的政治現象,且這種差距帶有“宿命”性質,因為它與經濟形勢、教育水平、文化觀念都有關係。過去,交叉分歧(cross-cutting cleavage)在美國政治中佔主流地位,選民可能在某一問題上與A政黨觀點一致,在另一問題上與B政黨立場一致,交叉壓力(cross pressure)會催生政治聯盟;如今,選民越來越少地面臨交叉壓力,僅“所在地區”這一個因素就能在很大程度決定其投票選擇。在美國中西部、東北部、西部的城郊地區,民主黨得票率都明顯高於共和黨。

此次選舉中,年齡再度成為兩黨支持者的重要分界標誌。18—29歲和30—44歲年齡段的選民為民主黨投票的比例分別為67%、58%,為共和黨投票的比例分別為32%、39%;45—64歲、65歲及以上年齡段的選民為民主黨投票的比例分別為49%、48%,為共和黨投票的比例均為50%。另外,今年在18—29歲年齡段選民中,有31%的人參加了投票。年輕人投票率及其為兩黨投票的差距均達到過去25年裡的最高值。卡馬克表示,年輕人在今年的選舉中表現出了超乎以往的投票熱情,這與近年來美國校園槍擊案頻發、反槍支暴力運動蓬勃興起密切相關,特別是今年2月14日佛羅里達州瑪喬麗·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槍擊案發生後,美國各地學生帶頭組織了呼籲槍支管控嚴格化的大型遊行。高中生距離法定投票年齡(18歲)十分接近,這起槍擊案直接而有力地推動了他們在年滿18歲後投票支持主張控槍的民主黨。

蓋爾斯頓和卡馬克還提到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情況:今年第一次參加中期選舉投票的人中投票給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比例分別為62%和36%。根據政治學研究,一個人最初幾次的投票選擇會在接下來趨於固定化,進而形成一個長期模式。考慮到第一次投票的人中有許多是剛滿18歲的年輕人,他們這次的選擇對未來若干屆選舉的結果有較大的預示性。

貿易政策對選情影響有限

雷諾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美國選民對國內議題的重視程度歷來明顯高於外交政策議題,尤其是在中期選舉中。貿易與外交常有著緊密關聯,解決貿易問題也是美國政府今年工作的一項重點,新出臺的貿易政策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對美國相關行業和地區產生實質性影響,但短期內不會對投票選舉起決定性作用。移民和難民政策也是對外政策的一個方面,而且是近期美國社會各界爭論的焦點之一。最近的民調顯示,移民政策在美國人關心的議題排行榜中位置較靠前,尤其是對民主黨人而言。不過,民眾對移民問題的關心更多還是在國內政治而非外交層面上。總體來看,2020年大選中,外交政策可能仍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本報華盛頓11月12日電)

原標題:專家談美國中期選舉特點 政治極化加劇 選民重視國內政策議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