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在定投了,有必要再定投養老基金嗎?

今年的網紅基金——養老目標基金陸續成立了,其中,華夏養老2040三年、泰達宏利泰和養老已經開放申購,認購期沒有“上車”的基友,還可以再考慮下╮(╯_╰)╭。

已经在定投了,有必要再定投养老基金吗?

關於這類基金,基民甲在以前的文章裡提過,“性價比最優的投資方式是定投”。後來又有基友問,已經在定投了,有必要再定投養老基金嗎?

其實,在甲甲看來,已經在進行的基金定投,與養老基金定投,不衝突!!!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說說你為什麼要進行基金定投?

1、 強制儲蓄。每月固定扣錢,省得自己手癢敗家。

2、 無需擇時。“要在市場中準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飛刀更難。”——這句華爾街的“洗腦”名言基友們都聽過吧。

3、 均攤成本。因為不知道低點在哪裡,所以分批投入,可以增加低位吸籌的可能性。

……

總之,基金定投很有用,尤其對於沒時間、沒精力、對於理財分身乏術的基友。所以,普通基金定投也可達到實現財富增值、滿足未來養老需求的目標,但是,這不是最佳選擇。

為什麼?

1、定投時間不夠長

普通基金定投雖然也講究長期投資,但是相對於養老規劃,這個“長期”還是相對短的。

這點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普通基金定投可以隨時中止贖回。有些基友持有個半年一年,看到基金虧損或者淨值增長太慢就贖回了,根本就沒來得及發揮定投複利效應的優勢。

而養老目標基金有最短持有期限的限制,從已成立的養老目標基金來看,這個最短持有時間大都規定為三年,鼓勵長期投資,有利於定投優勢的體現。

二是普通基金定投計劃需要合理的止盈時間,很少聽說基金定投超過10年。再看看已獲批養老目標日期基金,日期最近的也是2030,距離今年還有12年,真真是長長長長長期投資了。

你可能說,既然覺得時間不夠長,那我就選擇一隻普通基金長期定投好了,定投10年以上,保證不會中途退出。

這樣做是不對的。為什麼呢?

為了增加低位吸籌、高位獲益的可能性,基金定投一般選擇高彈性的偏股基金、指數基金。但是,根據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每多增加一份投資成本,邊際效用遞減,每期定投資金佔總投資額比重越來越小,當投資成本積累到一定程度,一次小小下跌也會跌去大量盈利。

打個比方,假設基民乙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每月定投1K,到2007年10月指數達到頂點時,定投收益率也達到了最高峰值260%,總收益達到24.74萬元,然而一年後,隨著股市大跌,定投收益率變成為-0.67%。

再後來,基民乙繼續持有,到2015年6月,定投收益率再次翻倍,達到143%,定投總收益達20.7萬元。但是基民乙仍選擇繼續持有,於是目前定投收益率縮水為22%,總收益為5.1萬。

已经在定投了,有必要再定投养老基金吗?

所以,普通基金定投講求止盈,達到收益目標就可以退出,不鼓勵無條件地長期定投。

但是養老目標基金屬於FOF,分散投資於各只基金,相較於投資單隻基金而言,對風險有二次平滑作用,基金淨值波動率更低,更適合長期定投。

2、不能根據年齡調整風險;

用普通基金定投作為養老準備,有個非常重要的BUG,就是不會根據你的年齡增長調整風險收益比。

《漫步華爾街》作者馬爾基爾認為,隨著人的年齡增加,尤其是臨近退休,風險承受能力會逐步降低,因此年輕時不妨多配置些股票等風險資產,越臨近退休則多配置些國債等低風險資產。

普通基金定投要實現這一目標,可能需要基友們自己主動來調整,比如增加債券等其他資產的配置。但是配置多少比例比較合適,多數基友都不清楚。

養老目標基金,尤其是養老目標日期基金可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以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基金為例,該基金的資產配置策略為“實現資產動態調整(下滑曲線模型),匹配投資者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風險偏好特徵”。

據說,華夏下滑軌道模型是基於生命週期理論,綜合海外長期實踐和中國國情的特殊情況,經過多次測試改良而後推出的"下滑軌道",也是業內首創的新型養老模型。它假定投資者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承受能力逐漸下降,因此會隨著所設定目標日期的臨近,逐步降低權益類資產(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實現資產配置比例與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相匹配。

如下圖所示,在基金運作過程中,管理人對於下滑曲線資產配置中樞的偏離原則上向上不得超過10%,向下不得超過15%。

已经在定投了,有必要再定投养老基金吗?

所以,隨著你臨近退休,這隻產品的投資目標會從追求長期高收益慢慢轉向追求資產組合的低風險,幫你解決隨著年齡增長的資產配置問題。

3、沒有稅收優惠

今年4月已經發布了《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保險試點通知》,作為被寄予厚望的養老第三支柱的代表,公募養老目標基金遲早可以享受到這一政策優惠。而這是其它基金享受不了的待遇。

---------------------------------------

好,叨叨了這麼久,要進入幹(guang)貨(gao)時間了。挑選哪隻養老目標基金定投呢?

綜合比較已經成立的產品,甲甲覺得華夏養老2040比較有吸引力,四點原因

1、已經開放申購,可以定投了o(╯□╰)o

2、從海外實踐來看,生命週期養老基金更受歡迎。

另外,前面已經提到了,華夏下滑軌道模型是於業內首創的新型養老模型,甲甲還是比較期待的。

3、華夏基金品牌效應。

公募基金20年,華夏基金行業龍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對於養老投資,華夏基金也有優勢:

一方面,華夏基金在業內較早開始養老金的投資管理。華夏基金管理企業年金整體累計收益率為185.55%,年化收益率達10%,遠高於同期全市場行業平均水平。公司養老金相關業務管理規模近1700億元,截至 2017 年末已被超過 200 家大中型年金客戶確定為投資管理人。

另一方面,華夏基金將攜手全球領先的養老金投資專家富達國際在公募養老基金的投資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富達國際沒聽說過?彼得林奇總聽說過吧,對,曾經就是旗下基金經理。

4、費率優勢。

華夏養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產品管理費率為0.9%,託管費率為0.2%,普惠力度空前。對於長期持有的養老投資而言,可以在投資週期內節約可觀的持有成本。

----------------------------------

Emmmm,一般做一件事3個理由足夠了,關於“定投+華夏養老2040”,猜猜甲甲列了幾個理由?

(做對這道閱讀理解題的基友,長得都比較帥哦╮(╯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