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侯施琅的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茶坊


施琅是清朝击败台湾郑氏集团实现国家统一的英雄。

对于施琅的评价,存在着两极分化。

  1. 站在大汉族主义的角度,施琅给满清集团当走狗,打败了明朝最后一个据点台湾,是和吴三桂尚可喜一样的大汉奸。

  2. 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施琅实现了祖国统一,让海峡两岸合为一体,是民族英雄。

对于施琅的态度,我倾向于第二种说法民族英雄说,虽然我也是专业的情黑,但对于施琅真的恨不起来。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1,施琅和郑成功的个人恩怨,我认为错不在施琅,而在郑成功。

施琅是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一开始施琅是郑芝龙的部将,郑芝龙投靠满清后,他没有跟随,而是继续追随郑成功搞复辟明朝的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施琅大节无亏,道德上无可指摘。

施琅后来因小事得罪郑成功,郑成功就杀了施琅全家,施琅只好投靠清廷,希望能够为父母兄弟报仇。所以施琅本来就不是郑成功嫡系,所以受到排挤投靠清廷完全是无奈之举。

顺带说一下,我们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身上有很多让人很不解的奇怪习惯,其中一个就是喜欢满门抄斩。比如郑成功长子郑经和四弟的乳母私通昭娘生下孩子郑克臧,郑成功就要杀死郑经、杀死昭娘、杀死郑经的母亲、当然郑经的孩子郑克臧也不例外。郑成功发起狠来,连自己都要杀,真是太可怕了。

郑成功之死也很奇怪,因为派人去杀郑经,部将阳奉阴违,郑成功觉得无颜去见死去的隆武帝,抓破脸皮而死。看完这段记载,真让人五味杂陈,很不舒服。

郑成功的故事有没有经过篡改?这已经是无法求解的方程了。

2,施琅为官为将,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也免不了和清廷大部分官员一样残暴虐民。

首先说施琅作为明郑降将,带着原罪归附清廷,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干,一直做到总兵提督,实属不易。

在征讨台湾的过程中,施琅率领约21000人,军舰238艘前往兴化平海卫训练军队。澎湖一战,共毙伤郑军官兵1.2万人,俘获5000余人,己方伤亡仅有2000余。郑氏集团的水军体系中,施琅是最后的名将。

康熙得到台湾后,受限于少数民族那种鼠目寸光的世界观,一度决定放弃台湾,在施琅等人的强烈建议下,清朝才在台湾设立政府机构,对台湾实施有效统治。

不过,施琅对台湾的态度,也不必康熙等人强多少。在施琅的观念里,对台湾实施军事占领,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台湾岛成为海盗的基地,而不是把台湾当做中华版图进行经营治理。这种思想指导下,施琅严格限制广州福建等地的人移民台湾,这和清廷的“闯关东”的态度极其相似。

施琅极其后人,认为台湾人是明郑遗老遗少,必定不忠诚于清廷,因此对他们征收重税。施琅夺走了台湾大部分土地,收取"施侯大租"。对无田无地的渔民也是百般盘剥,肆意压榨。

3,施琅的后人,主要是8个儿子,都是一般的官宦子弟。

  1. 长子施世泽,又名世鬃,继给其亡兄施肇科为嗣,"候授部郎"。

  2. 次子施世纶,清官,"以廉名第一达主知",时任江宁(今南京)知府。
  3. 三子施世骝,"候授部郎","有政声"。
  4. 四子施世骥,1680年(康熙十九年)先于施琅从京城返回福建,时年二十。次年,施琅赴厦门上任后,他即奉父命"备器械,输糗粮",协助施琅准备东征。两年后他从征澎台,立有战功。
  5. 五子施世騋,"以贰守主曹职铨,耽文章诸翰",时随父在福建水师提督任所。 六子施世骠,"娴将略,有父风",随父统台"历建勋绩",时任济南参将。
  6. 七子施世骅,"吏才敏练",授润州(今镇江)郡佐,时亦随父在福建水师提督任所。
  7. 八子施世范,没有官职。


施琅的第二子施世纶,是清朝有名的清官,被人称作“施青天”。后来的人根据他的事迹写成了《施公案》,是中国十大公案小说之一。施世纶也和包拯、海瑞、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清官”。


历史知事


施琅这个人作战勇敢、胆识过人、他收复台湾,实现了祖国的统一。现在影视剧中施琅的形象都是高大全的爱国将领形象。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施琅的人生经历。客观上来讲,历史上的施琅名声并不好,因为他原本是郑成功的器重的大将,加上一生多次改换门庭,如同三姓家奴吕布一样。很多人都把施琅称为“叛将”,“汉奸”。

施琅从小的时候就在家里学文习武,17岁的时候就加入了郑芝龙的军队,担任了千夫长。郑芝龙就是国姓爷郑成功的父亲,他当时垄断了海上的贸易,商队遍布日本和南洋,富可敌国。据说郑芝龙拥有上万艘船只,相当于当时的“海贼王”。


作为郑芝龙手底下的小头目,施琅自然也参加了很多和海盗的作战。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施琅只干了三年,便回到家乡去了。在家里呆了三年以后,施琅又加入了郑芝龙的部队,因为战功被提拔为游击,后来更是一步步提拔为左先锋。之后,施琅跟随着黄道周北上抗清。

不过郑芝龙投降以后,施琅也跟着投降的清军。施琅在潮州的时候被李成栋的部将陷害,他突围而出,带着800多人,驻扎在黄岗。虽然父亲郑芝龙投降了,当时他的儿子郑成功还是坚持抗清,以金门和厦门为基地,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

在郑成功的邀请下,施琅又加入到郑成功的部队中。由于郑成功对施琅非常器重,很多军机大事都是和施琅商量的,此时的施琅也非常卖力的干活,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过好景不长,施琅有个亲兵跑到了郑成功那里,郑成功收留了那个人。施琅则派人强行抓回亲兵。郑成功让他别杀这个人,可是施琅还是杀了。双方矛盾彻底激化,闹到最后,施琅又一次投靠了清军,而郑成功则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


在郑成功、郑经去世以后,施琅统率大家20000多人,战舰300多艘,一举收复台湾。从此,台湾正是纳入清朝的版图,实现了康熙皇帝和施琅“四海归一”,“天下一统”的愿望。这件事情,施琅的确干得非常漂亮。

晚年的时候施琅治理台湾是非常贪婪的,也是不近人情的。比如他收复台湾以后,南台湾开垦土地的一半都被他给占领了,这种情况一致延续到清末。同时他规定去台湾的人不许带家眷,这让老百姓无法在台湾扎根。更为匪夷所思的是他禁止内地与台湾的往来,首先是禁止广东人去台湾,后来对其他地区的人也严加限制。由于他禁止家眷来台湾,一度使得当时台湾的妇女奇缺。

至于题目中问施琅的后代结局如何,结局自然非常好。就说他的靖海侯的爵位吧,一直传到了第十三代,直到大清灭亡。那是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6年以后大清就亡了。目前,据说施琅的后裔共有十几万人之多。

施琅一共有八个儿子。

长子施世泽过继给了亡兄施肇科。三藩之乱的时候,他被郑经的军队所俘虏。郑经想招降他,给他官职,他坚决不从。后来施世泽趁机逃离,并向清军报告了郑经部队的状况。同时,他还赶回家乡召集了施氏族人上千人,趁着黑夜袭击郑经的部队,杀害了郑经的部将郭左镇。因为这件事情,他被提拔为了副将。

在后来的战斗中,他又被郑经所俘获,不过郑经并未杀他,而是给他一个闲职。不过这个人又作死,他想趁乱活捉郑经。最后郑经发现了他的阴谋,于是把施世泽等人立即斩杀。


二儿子施世纶据说是清朝有名的清官,有“施青天”之誉,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

三儿子施世骝,22岁就死了,据说“有政声”。

四儿子施世骥,跟着施琅收复台湾,后来在广东廉州做知府。据说这个人做官名声不错。

五儿子施世騋,他一直陪着施琅,直到施琅去世。

六儿子施世骠,他也和他爹一样,非常会打仗,做过福建水师的都督。同时他生了七个儿子,这一点也和他爹很像。不知道是不是不想超过他爹,所以他才只生了七个儿子。

七儿子施世骅,授润州郡佐。

八儿子施世范,后来继承了他爹的爵位。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作为清朝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功臣,施琅在如今一直拥有着很特殊的地位。对他的评价,也两极分化,有的人斥之为汉奸,反复无常的小人;有的人则视之为民族英雄。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识时务”的施琅在清初混的自然是不差的,不但因战功被封为靖海侯,他的后代,也就是八个儿子混的也相当不错。


长子施世泽,后过继给了施琅的早逝哥哥。

次子施世纶,施世纶是施琅的儿子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也是清朝著名的清官。他曾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在民间也有“施青天”的称呼。著名的清朝通俗小说《施公案》,讲的就是施世纶。施世伦最终官至漕运总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

三子施世骝,曾经荫授员外郎,但是23岁就英年早逝。

四子施世骥,清康熙二十一年时,曾随施琅征战,负责后勤,将后勤打理得井井有条。最终官至广东廉州知府。

五子施世騋,施世騋出身将门,却擅长诗歌文章。在17岁的时候,施世騋曾随施琅参与收复台湾澎湖列岛,也一直追在施琅身边。施世騋著有《东园诗集》。

六子施世骠,施世骠和他的父亲施琅一样,也是一名优秀的武将。施世骠不但参与了收复台湾之战,康熙三十五年时,也曾从军远征葛尔丹。施世骠曾担任广东陆路提督、福建水师提督等职。

施世骠最大的功绩,是其在担任广东提督期间,绘制了南海、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海图,并竖立的界牌,明确了中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国土。



七子施世骅,曾被授予润州郡佐,“吏才敏练”。

八子施世范,施世范并没有担任官职,不过在施琅去世后,继承了施琅的靖海侯爵位。


鸢飞九天2018


施琅所在的福建晋江浔海施氏是福建望族,有《浔海施氏大宗族谱》,是谱于康熙二十二年始修,施琅次子施世纶等于康熙年间不断补辑,最终修成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故其仅述及康熙年间,1993年,由台湾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据族谱记载,浔海施氏祖派不详,入闽始祖为施炳,南宋绍兴年间进士,仕至大理寺评事,于宋隆兴元年(1163)自河南光州(现今河南信阳潢川等地)入闽,有三子。长子秀居高楼,次子英、三子茂迁晋江南浔,即浔海施氏开基祖。施炳四传至宣义,生六子,其中长子、六子外出,次子早逝,故以三子美为长房、四子均为次房、五子济民(万安)为三房,其中以三房人丁为最,施琅即出自三房。浔海施氏在清初还有迁往台湾者,清中叶,浔海施氏亦有族人南下东南亚,其中以菲律宾最多。迁居菲律宾的族裔还与迁居台湾,以及居住在泉州的钱江派施氏共同修建祠堂。清代施琅父子均参与族谱的修订。

施琅家族字派

六世济民(万安)生九子,次子安同(永亨),安同五子,长子凯(茂功),茂功长子廷昭,廷昭一子德良(敦古)。至十六世达一有三子,长子肇科,即施琅长兄,次子即施琅,三子显。

施琅像

施琅具体事迹不多说,其有一妻五妾,生八子。夫人王氏,生第三子世骝

,以夫诰赠一品夫人;副室黄氏,生长子世泽、次子世纶、四子世骥,以四子诰封一品夫人;副室王氏,生第五子世騋,以子诰赠宜人、以夫貤封正一品夫人;副室张氏,生子第六子世骠、第八子世范,以子累赠正一品夫人;副室林氏,生第七子世骅,以子诰赠宜人;副室连氏,第五子世騋慈母(类似养母)。其八子情况如下,均系截至清康熙五十四年修谱时情况:

长子世泽,出继其长兄肇科为嗣,因功授副将,殉节。有六子,四孙、一曾孙。长子士登为晋江县学贡生,次子为广东顺德营把总,三子为广东提标中军把总,四子、六子太学生,五子恩贡生。

次子世纶,截至修谱时,官总督淮扬等处漕运、加二级。有十子、八孙。长子、五子现任御前侍卫,次子、三子现为岁贡生。

三子世骝,施琅嫡子,以父职荫员外郎。有三子、五孙。次子为儒学生员,三子外委都司。

四子世骥,现任广东廉州府知府。有八子、十二孙(信息不全)。长子、次子、三子、七子均为国学生,五子恩授广东新会贡生,出继世骥母黄夫人侄黄存谊。其六子、八子族谱缺。

五子世騋,内阁中书,候补同知,诰封奉政大夫,奉旨留闽主持宗祧特祠圣庙,意即主祀宗庙。有十子、十七孙。长子、八子、十子国学生,次子士常乙酉科中式武举人第二十名,三子、四子、六子、七子岁贡生。

六子世骠,现任提督福建全省提督水师军务,统辖澎台水陆官兵左都督,前提督广东全省军务。有七子、二孙。长子现任江西南昌府同知,次子现任乾清门三等侍卫,三子、四子均为国学生,五子候恩荫生、补员外郎。

七子世骅,现任江南镇江府同知。有八子、一孙。

八子世范,现袭靖海侯,代管佐领。有一子。靖海侯爵位一直承袭十三任。

所以,施琅后代人丁兴盛,其八子多有建树。截至到清康熙五十四年,施琅已有八子、五十三孙、四十九曾孙、一玄孙,其时,施琅次子世纶、四子世骥、六子世骠、七子世骅、八子世范均健在。


楚邾


满族也是我炎黄子孙,施琅降清收复台湾应站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立场来认识。施琅、施世骠功绩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