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縣的這座千年名山,因何坍塌於河道之中?

“獨立牟山上,青天手自擎。舉頭紅日近,繞足白雲生。”民國某年初秋的一個上午,一位身著杭繡旗袍的中年女子在一群女生的擁簇下,信步登上中牟縣牟山之巔,南望古城,北眺黃河,穹頂晴天紅日,足下賈魯河碧波千頃,中年女子情不自禁,豪氣勃發,朗聲吟詠。

中年女子就是後來被稱作民國中牟女傑的周淑珺。中牟文化研究學者婁繼周先生輯注《中牟古詩選》:周淑珺(1881~1957年)河南新鄭縣人,幼讀詩書。嫁中牟東漳(今雁鳴湖鎮)村萬姓為妻。

辛亥革命後,到河南省女子學校求學,富詩才。首創中牟女子學校,自任校長,又在家裡辦小學,為中牟婦女放足處勸導員。抗日戰爭期間,在開封從事慈善事業,救民無數,方圓饑民贊其為“萬家生佛”。

中牟縣的這座千年名山,因何坍塌於河道之中?

千年明山入洪流

周淑珺所講的牟山就在鄭州市中牟縣縣城北面。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在此處進行官渡之戰時,雙方修築了龐大高聳的土山,也就是這些在戰爭中修築的防禦工事的遺存,被後人稱為“牟山”,這個名字被一直沿襲了下來。明朝正德十年(即公元1516年)的《中牟縣誌·山川》中說:“牟山,在縣治北五里,高十餘丈,延數十里,上建牟山廟,縣之得名於此。”這是史籍記載的對“牟山”的最早稱謂。不過,“縣之得名於此”卻是謬傳,事實上,不是縣之得名於牟山,而是牟山得名於縣。清朝的《中牟縣誌》中還記載說:“牟山,……上建牟山廟。產麻黃草。”可見,當年的牟山是草木茂盛之地,上面還盛產中藥麻黃。抗日戰爭以前,當地老百姓把牟山稱為“老冢”,大概是牟山上曾經有過古墓的緣故。

中牟縣的這座千年名山,因何坍塌於河道之中?

昔日,在牟山尚未被黃河水沖毀的時候,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六,中牟縣城及其附近的人們,都習慣於在這一天上牟山尋春遊玩。當時,在中牟民間還廣泛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正月十六上老冢(指牟山),上過老冢腰不痛。”所以,正月十六這天,附近的老百姓都放下手頭所有的活計,紛紛湧到牟山,盡興暢遊,無比愉悅。據說,那時的牟山上面有幾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附近是凸凹不平的地形,路兩邊草木繁茂,茵陳、茅葉、野韭菜等長得鬱鬱蔥蔥,翠綠可愛,在山頂向下看,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牟山的面積約有40畝地那樣大。

中牟縣的這座千年名山,因何坍塌於河道之中?

1938年,牟山的山頂上修建有碉堡和戰壕,碉堡是用附近百姓家的樹木和門板築成的。當時,牟山已經被黃河水沖毀一半了。1938年的6月9日,國民黨軍隊奉蔣介石之命決開了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試圖以黃河水阻擋日本侵略者。結果,黃河水沒有阻擋住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僅僅兩天的時間,黃河水就吞沒了大半個中牟縣,大水所到之處,田園盡沒,人畜喪命。在巨大的洪水中,屹立了千年的牟山也無法倖免於難,面臨著滅頂之災。1940年夏天,洪水不僅沒有減退之勢,反而越來越大,將牟山又沖刷了一遍。1941年,洪水的主流轉移到了縣城北部,當年秋天,洪峰再次湧起,牟山山腳很快被洪水沖垮,轟然倒塌,成為了一堆黃土,在茫茫洪水的漲落之中蕩然無存了。

牟山上曾經有過的牟山廟又被稱為“名山廟”,後來又演變為“明山廟”,如今,中牟縣城北面的明山廟村,就是因其而得名的。

中牟縣的這座千年名山,因何坍塌於河道之中?

牟山寶藏的傳說

牟山原為有五層樓高的一個大土崗,山體表面有一米厚的黑礫土覆蓋,很早以前,當地人也把牟山稱為“老塚”,之所以稱為老塚,或許為哪朝哪代王侯將相的陵墓也未可知。1972年的時候,在牟山遺址周圍還曾經挖出了4個墓穴。

據三官廟村的老人講述,傳說牟山上曾經有寶藏,但當地人並未得知,後來一位對地質學有研究的南方人查探到此地有寶物。開啟寶藏的鑰匙就是牟山東南角處有個老人種的黃酥瓜。隨後,此人就找到老人商量買瓜一事,約定好等瓜熟了他來摘,並把寶藏一事也悉數告知。

等此人走後,種瓜的老人仔細一想,心裡就慌了,他暗自盤算:瓜熟後我把鑰匙交給他,那他豈不是把我們當地的寶藏盜跑了,寶藏一丟,風水就要轉了,這可不大好。

於是,未等到南方人過來,老人就偷偷一個人拿著黃酥瓜來到了牟山北邊,藏寶藏的門就位於北邊的懸崖峭壁上,老人拿住黃酥瓜一下子砸在了門上,門轟隆一聲開了。老人進到裡面一看,頓時目瞪口呆,裡面到處是金銀財寶,金碧輝煌,還有一匹金馬駒圍住一口金磨在磨金豆子。

老人心想:我把金馬駒牽走,不就啥都有了。就趕緊上前解繩子,還未及解開,就看到從後面忽然跑出來一隻大老虎,把老人嚇得連滾帶爬地跑出來了,洞門便吱呀一聲關住,再也打不開了。

後來,南方人如約到來的時候,老人如實告訴了他裡面的情況,對南方人說:“千萬不要打寶藏的主意了我這條命差點搭到裡頭,來世老祖宗的財富,誰都拿不走啊!”南方人遺憾地說:“讓你等我你不等我,那是沒到時候啊!白做了一場夢。”遂掃興而歸。

中牟縣的這座千年名山,因何坍塌於河道之中?

曾為軍事要地

據明、清《中牟縣誌》記載:“牟山,在縣治北五里許,高數丈,延數十里。上建牟山廟,產麻黃草。”

《中牟文史資料——第十二輯》中有《牟山及其毀沒》一章,劉志仁口述:說是劉志仁兩次上過牟山,第一次是抗戰前跟奶奶、五奶和玉堂叔去的。當時劉志仁才十來歲,在路上聽老人講,正月十六上老塚(即指牟山),上過老塚腰不疼。過北三官廟不遠就到了,附近是凹凸不平的地形。山上有幾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路兩邊是草木叢生;茅葉、白蒿、野韭菜。上面佈滿馬牙沙與砂礓石。上到山頂向下看,山體不過兩樹梢高,約40畝面積。

第二次上牟山,是1938年的抗日戰爭期間。有一天突然聽鄰居銀山說:“快去看老塚吧,不然就看不到了,老塚已被水沖塌半拉了。”於是就跟著幾個大人又上了牟山。山頂上有幾處日軍與國軍隔河對壘時所搭建的碉堡和挖的戰壕溝。碉堡用附近百姓的樹木及門板築成,上面約有7米見方空地,以開闊視野。劉志仁正看黃水沖刷山體的情況時,有人叫劉志仁快進碉堡裡,不然被南岸河防守軍發現這裡有人,會向這裡打槍。

1938年,花園口黃河大堤決口,黃河像脫韁的野馬,呼嘯而來,中牟首當其衝。兩日之內,北至東漳,南到姚家盡是翻滾的黃水。大水所到之處,田園盡沒,人畜喪命,千年牟山被洪水所沒,洪水退去後山體恢復原貌。到了1940年夏,洪峰越來越大,先後將崗頭橋,孔莊塌陷。

到1941年主流已移到縣北(中牟縣一高後),入秋後洪峰迭起,牟山南邊的陵墓、申家墳、和尚崗、張家墳相繼塌入河中。牟山腳下很快沖刷塌完。山體相繼被洪水圍住,成為孤島。南北兩河夾持沖刷,牟山土質雖硬,也抵不住洪水的衝擊。南邊腳下被水掏空,山體向水裡倒塌。長時間隨著水勢增大,北坡塌沒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幾年間黃河水時漲時落,千年牟山也已塌陷於洪水之中。

中牟縣的這座千年名山,因何坍塌於河道之中?

牟山傳為曹公臺

在《官渡之戰——中牟文史資料第十三輯》書中,中牟文化研究學者肖自才先生撰文《曹公臺與牟山》稱:曹公臺與牟山皆在中牟縣城北部五里。中牟本無山,查閱我國各類史書、典、籍,均沒有“牟山”的記載,只有從明代以後的《中牟縣誌》開始記載有“牟山”之名。木山在縣城北五里,高丈餘,延數十里,上建有牟山廟。

《水經注》距官渡之戰僅1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較有權威的地理名著,《水經注·曾水》雲:“清水出清陽城西南平地,東北流,又左經中牟城北曹公臺注入渠水。”又杜佑曰:“中牟縣北10裡,有中牟臺,是為官渡城,袁、曹相持之所。”又裴松之北征記曰:“中牟臺下臨汴水,是為官渡,袁紹、曹操壘尚存,在今中牟城北。”由此推斷,中牟之“牟山”實乃官渡之戰曹操所築官渡城的“曹公臺”訛傳而來。

明朝以後為什麼會將“曹公臺”傳為“牟山”?據考證,官渡之戰過去已1000餘年,戰爭遺蹟已遭毀壞,沒有可供查閱的有關歷史資料。縣南部有一處土山,亦將縣北部延數十里的土嶺稱為“牟山”。以訛傳訛流傳至今。

清朝初年,中牟縣著名學者、理學家,“中州三先生”之一的冉覲祖(1636~1718年)登臨牟山,有感而發:山勢倚河起,蒼崖俯碧流。臺池環近郭,禾黍接平疇。曹壘空遺蹟,隋渠不為舟。廢興閱往代,自古鎮中牟。

中牟縣的這座千年名山,因何坍塌於河道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