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鍋是個什麼鍋

每年入冬,我都會給父母做一次酥鍋,今年也不例外。

酥鍋,是山東淄博的一道美食。在淄博,又以博山酥鍋最為地道。

三十年前,我大學畢業初到博山工作,熱心的同事大姐看我獨自一人離家在外,特意給我帶來一盒酥鍋,用的是當時流行的鋁製飯盒。

酥鍋是個什麼鍋

當時,我還不知道什麼是酥鍋。看到那一盒黑乎乎,油光光,分不出什麼食材的東西,實在難以下口。不過礙於情面,我還是輕輕夾起一小塊,慢慢放進了嘴裡。結果不曾想,一種濃濃的厚重的醇香在嘴裡蔓延開來,竟然糯糯香香沒有一點油膩的感覺。我這才大著膽子又夾起一口放進嘴裡細細品味,不知不覺,一飯盒酥鍋被我一口氣吃完,不由得暗自驚奇,不知道這麼美味的東西是什麼食材,怎麼做的。

還是我的同事善解人意,懂我的心思。在冬天的一個週末,臨近下班時,悄悄跟我說家裡做酥鍋,一起回家吃。我心裡一陣高興,顧不上假意推脫,半推半就地在我們廠小賣部買了兩條餅乾,屁顛屁顛跟著去了。

一進家門,一陣香氣撲面而來。炭爐上一個大約三十釐米口徑,二十釐米深的砂鍋,正咕嚕咕嚕冒著熱氣。原來酥鍋上午九點就已經燉上,現在已經差不多八九個小時了。沒機會見到真正做酥鍋的程序,便向同事的老母親請教做酥鍋的方法。我現在做酥鍋的方法絕大部分都是按這個方法來的。當然,因著條件的限制,我做酥鍋的方法也有了很多改進。

現在網絡時代,我從網上搜了一下酥鍋的製作方法,和同事母親說的大同小異,但各家有各家的喜好與口味,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根據食材不同,做出不同的酥鍋,普通酥鍋就是豬肉,豬蹄為主,放魚就是魚酥鍋,放牛肉就是牛肉酥鍋。不論是哪種酥鍋,主要食材差不多。

材料:幹海帶,蓮藕,豬蹄,帶皮五花肉,白菜,豆腐(最好是凍豆腐或者油炸豆腐)

調料:蔥,姜,紅糖(也可白糖),醋,醬油,料酒,鹽,清水(一定記得不用花椒八角之類的調料,如果用高壓鍋做就不用清水)

做法

1、幹海帶泡開洗淨、白菜洗淨備用;藕洗淨切塊;帶皮五花肉與豬蹄切寸長見方,洗淨過開水至血水出,撈出洗淨備用;做魚酥鍋需鮁魚(或帶魚)去腮肚腸等清洗乾淨切段備用;蔥切段,姜去皮切片備用。

2、大砂鍋一口,先在鍋底放幾根竹棍,然後第一層用白菜幫鋪滿鍋底,注意鍋周邊的白菜,要菜幫朝下菜葉朝上;第二層帶皮五花肉放在海帶裡一同捲起,碼放在白菜上,再放豬蹄,把蔥姜均撒(也可把帶皮五花肉與豬蹄直接放到白菜上,把蔥姜均撒在肉上,把海帶鋪在蔥姜上面);第三層把豆腐撒在海帶上,藕塊放在豆腐上面;這個順序每層薄一點可以放兩遍,也可以每層厚點就一遍。

酥鍋是個什麼鍋

3、調湯汁:鹽根據食材量多少及家人口味加適量、紅糖與鹽同量、半斤醋、半斤醬油,料酒與醋量差不多,清水一大盆,調勻(高壓鍋不用清水),鹹甜酸味根據自己口味適當調整多少即可。

4、把湯汁倒入鍋中,鍋邊一定要用白菜隔好,不然材料會粘鍋;把鍋放在火上,先大火煮開三十分鐘左右,調中火煮1小時左右,然後小火熬七--八個小時就好了(用高壓鍋的話,開鍋後,小火三十分鐘就好了)。

酥鍋是個什麼鍋

酥鍋的吃法

1、 熱吃,趁熱出鍋,即可上桌,香糯美味,入口即化。

2、 最好吃是冷吃,北方放室外,南方放冰箱。隨吃隨取,肥而不膩,方便可口。

酥鍋是個什麼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