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得让人无话可说 富人的藏富与避税的七种武器

高明得让人无话可说 富人的藏富与避税的七种武器

10月初,《纽约时报》尽管曝光了特朗普女婿库什纳“8年纳税几乎为零”,但也无可奈何地说,“没有任何内容能够说明库什纳及其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因为美国法律承认不动产处于“逐年贬值状态”时,房地产开发商可申报“损失”,并抵消部分税金。房地产商于是利用该规定,夸大损失部分,以抵消缴纳的税金。

的确,“高明”的避税就是让人无“法”可说,让政府“无能为力”。

利用法律漏洞进行避税,对富豪来说,无疑是代价最小、最直接的“省钱”手段。全世界很多大富豪、大企业都有专门的律师团队或服务人员研究税法漏洞,为富豪们创造随时可“走”的机会。在多年与政府的斗智斗勇中,富豪们在转移、洗白财富的过程中,形成了七种武器,运用娴熟者,防不胜防。

一、蚂蚁搬家,积少成多

几乎大多数国家对于携带现金出境和转账金额有限制,富豪们通常会发动亲朋好友或相关中介机构,采用多人携带的形式出境。

更高明的是,提前在境外多开几个账户(或借助境外亲朋、机构、居民的账户),在国内发动多个亲朋,向境外账户汇款,然后汇总到自己指定的账户。这是小富翁们的手法,较为麻烦、耗时。

二、内存外贷,冠冕堂皇

资产略大的富翁们可冠冕堂皇地走国内银行提供的“特别通道”。譬如中国富豪,中国银行有“财融通”服务,客户可在国内中行存一笔定期,香港中国银行可给客户一笔金额相当的港币贷款。

目前在中国,除了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一些民营银行都提供类似服务,而西方的私人银行几乎都有类似服务,富翁们可“足不出户”,就能将资金转移至海外。

但这类服务的资金门槛较高,工行和中行的门槛是800万元人民币,招行要1000万元人民币。

三、消费套现,暗度陈仓

富人们也可以利用VISA卡、银联卡等在境外可立退返现的商场“购物”,一般购买昂贵的珠宝、黄金、手表等,然后从商家那里退货,拿到现金。在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等地区大型商场,赌场周边的商场都提供这种服务。

在上述地区,如澳门,有不法分子对银联或VISA终端机进行改造,富人可直接在机上刷卡“消费”,银行系统会误以为交易在境内而放行,轻松实现资金转移。

四、地下钱庄,改头换面

如果需要将更多资金转移至海外,或将赃款“洗白”,则要借助地下钱庄。几乎任何国家都有专门为富人提供资产转移和洗钱的机构,我们称之为“地下钱庄”。

在香港,地下钱庄往往挂着“商行”“投资公司”“移民服务机构”的羊头。在国外,一些私人银行、证券机构也秘密从事这类服务。

为便于操作,地下钱庄在客户所在国家/地区设立了秘密账户,由其直接或境内合作机构操控。客户先在地下钱庄所在国家/地区,或财富将要转移的国家/地区设立一个账户,然后向地下钱庄在国内指定的账户转账,数小时之内,地下钱庄就可以将账转移到客户的境外账户。

高明得让人无话可说 富人的藏富与避税的七种武器

五、虚假交易,借船出海

对于拥有企业或在企业对外贸易中有决定权的富人来说,这是常用而且非常有效的招数。

在真实的外贸交易中,操作者勾结境外贸易商,高报进口价,低报出口价,然后让境外贸易商将差价退还到操作者的境外账户。

富人们还可在境外设立空壳公司,杜撰交易往来,通过“支付结算”类地下钱庄,将“交易”资金转移至空壳公司,然后通过地下钱庄以“公转私”的形式将资金转移到境外的个人账户。该手法隐秘、快速、交易量大,常为富人们采用。

六、海外投资,借鸡生蛋

玩这个门槛较高,一般是企业主或大股东之类的大富才行。他们可借助企业,在公司并购或购买矿藏、地产等重要资产时,与并购/投资对象私下达成协议,提高资产估值,从而完成资产转移。

七、输掉官司,损公肥私

富人们还可以通过官司为自己谋取“福利”。其与境外相关企业、机构或个人合作,构建一件虚假违约诉讼,然后“输掉”官司。企业将罚金寄到合作对象,然后由合作对象寄给境外个人账户。为保证安全,合作的境外对象多为富人自己或其公司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富翁们常将以上七种方法综合运用,体现了极高的“斗争智慧”。

本文有删减,若需《中国职业经理人》原文本阅读、商务合作,请联系本社蒋女士

固话:023-65356251 手机:15823205452(同步微信)

高明得让人无话可说 富人的藏富与避税的七种武器
高明得让人无话可说 富人的藏富与避税的七种武器

推动建立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

推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经理人队伍

推行建造中国职业经理人公共服务市场体系

推广培育中国职业经理人新文化和社会生态环境

为职业经理人服务 为企业服务 为会员服务

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订阅更多精彩内容

高明得让人无话可说 富人的藏富与避税的七种武器高明得让人无话可说 富人的藏富与避税的七种武器

欢迎关注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官方微博获取最新资讯

中國職業經理人雜誌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