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之盤庚遷都

​ ​盤庚(gēng),中國商朝中後期君主。子姓,名旬。湯之九代孫,帝祖丁之子,帝陽甲之弟,《太平御覽》引《史記》稱其在位28年。

古代史之盤庚遷都

1、總述

​ ​商朝自中丁以來,國勢逐漸衰落。弟子爭相代立,諸侯不再來朝。

​ ​盤庚之父為帝祖丁。祖丁駕崩,其弟沃甲之子南庚立為王。南庚崩,祖丁之子陽甲即位。陽甲統治期間,商朝繼續衰落。

​ ​陽甲駕崩之後,盤庚作為其弟繼承王位。商朝此前已經五次遷都,朝廷居無定所。盤庚即位之初,國都位於奄(今山東曲阜(fù))。盤庚力排眾議,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史稱“盤庚遷殷”。盤庚遷殷後,繼續“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復興”,經歷了一段繁盛時期,故後世又稱商為“殷商”。他死後小辛繼位,“百姓思盤庚”,乃作盤庚三篇,即保存在今文《尚書》中的《盤庚》三篇。

古代史之盤庚遷都

2、盤庚遷都

​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後三百年當中,都城一共搬遷了五次。這是因為王族內部經常爭奪王位,發生內亂;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有一次發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從商湯開始傳了二十個王,王位傳到盤庚手裡。盤庚是個能幹的君主。他為了改變當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決心再一次遷都。

可是,大多數貴族貪圖安逸,都不願意搬遷。一部分有勢力的貴族還煽動平民起來反對,鬧得很厲害。

盤庚面對強大的反對勢力,並沒有動搖遷都的決心。他把反對遷都的貴族找來,耐心地勸說他們:“我要你們搬遷,是為了想安定我們的國家。你們不但不諒解我的苦心,反而發生無謂的驚慌。你們想要改變我的主意,這是辦不到的。”

由於盤庚堅持遷都的主張,挫敗了反對勢力,終於帶著平民和奴隸,渡過黃河,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在那裡整頓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現了復興的局面,以後二百多年,一直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稱作殷商,或者殷朝。

從那時候起,經過三千多年的漫長日子,商朝的國都早就變為廢墟了。到了近代,人們在安陽小屯村一帶發掘出大量古代的遺物,證明那裡曾經是商朝國都的遺址,就叫它是“殷墟”。

古代史之盤庚遷都


​客官,既然都看到這兒了,點個關注唄!後期更精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