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拆了包裹之後,快遞垃圾要如何處理?

雙十一的帷幕剛剛落下,但“硝煙”尚未散去。現在大家的包裹或者在手裡,或者在路上,最開心的當然是賺得盆滿缽滿的商家,消費者雖然也很開心,但開心過後又想“剁手”。

無論如何,這是一場各方的“狂歡”。去年天貓成交1600多億、京東成交1200多億,而今年馬雲的“十億包裹”的預言成真。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400億件,包裹量超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連續4年穩居全球第一。

雙十一拆了包裹之後,快遞垃圾要如何處理?

可見中國的物流領域有了質的飛躍,跨入了全新的時代。然而在這千億網購大潮背後,被拆之後的快遞包裝也形成了體量巨大的快遞垃圾。根據預測,到本月16日,全國快遞數量將超出20億件,創下近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由此產生的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膠帶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達2000萬~3000萬噸。

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快遞垃圾?除了快遞量增加以外,過度包裝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當然,一些易碎或是貴重的物品包裝嚴實可以理解,但有時候明明是一件很小的商品,或是並不易碎的商品,也會在過度包裝之後呈現出原本體積的幾倍。商家包著費力,買家拆著也費力。

雙十一拆了包裹之後,快遞垃圾要如何處理?

但這並不完全是商家的問題。許多買家會因為商家的包裝不夠精緻給出差評,而包裝越精美越結實越容易獲得好評,儘管很多時候他們買的商品根本不需要如此精美的包裝。這是電商平臺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過度包裝也就不足為奇,而且這種狀況遲遲得不到改善,纏滿膠帶的快遞垃圾根本無法回收,因為造紙廠在打紙漿時,會因膠帶的黏性破壞過濾器造成機器損壞,所以這類無法處理的過度包裝之後的廢棄物成為快遞垃圾氾濫的重要原因。

可能有人會覺得,一個紙箱子而已,根本不會有什麼汙染。但據相關研究表明,中國每年因快遞包裝而過度浪費的瓦楞紙板達到18.2萬噸,相當於每年砍伐1547公頃森林。在每年消耗約3億立方米的木材中,用於包裝的佔10%,主要原料木漿佔40%,消耗木材超出2000萬立方米。

面對此種情況,企業並非沒有想過採用綠色材料包裝。然而由於業內競爭激烈,綠色材料成本過高,阻礙了其推廣使用,企業為降低成本更傾向於採用不利於回收的包裝材料。但這已經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後果,目前中國多數城市被垃圾包圍,20%的城市已經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堆放垃圾,垃圾侵佔了80萬畝土地。

也許我們日常看不到如此規模龐大的垃圾,但它終有一天會傷害到我們。要知道,每1噸廢紙回爐化漿能生產0.8噸的再生紙。而無法回收的快遞包裹會讓這些原料浪費,人們還會砍伐更多的樹作包裝,而過度砍伐的危害不必多言。

雙十一拆了包裹之後,快遞垃圾要如何處理?

好在企業也意識到這些問題,並且在尋求更多的方法解決快遞包裝問題。例如京東的循環包裝袋,阿里巴巴使用免膠帶快遞箱和100%可降解快遞袋的“綠倉”,蘇寧的“共享快遞盒”等等,都是在快遞包裝上進步的表現。而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不要求電商平臺過度包裝,儘量利用可以利用的包裹。雖然快遞垃圾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但是各方共同努力,從小事做起,對於整個環境的影響也同樣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