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回事?曾經全國第二大的文廟,上世紀出現成群結隊的“海燕子”!

據相關資料記載,山東省壽光市的文廟比洛陽文廟規模略大,未拆除前是我國第二大文廟。

聖城街道城裡社區範學仁,珍藏著壽光文廟大成殿的一塊琉璃瓦,呈金黃色,凹槽狀。琉璃瓦長約30釐米,寬18釐米,高9釐米,凹槽處長23.5釐米,寬11.5釐米,深6釐米。“琉璃瓦背面這幾個沒有上釉的地方,當時安裝著哈巴狗、鳥等精緻的小動物,活靈活現呢。”範學仁說。

範學仁的哥哥範學彬對文廟仍記憶猶新,“老宅子和文廟是鄰居,我家老宅子的西牆,就是文廟魁星樓的牆,藍磚藍瓦。”範學彬說,“當時文廟很氣派,現在介紹文廟的資料很多,但我們的記憶中,有很多祖輩口碑相傳和我們親身經歷的趣事兒。”範學彬說。

“老一代人介紹,壽光歷代官員對文廟都很尊重。進入壽光城的文武官員,路經文廟時,不論官職大小,都是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範學彬說。清朝時期,在老縣城“堂子衚衕”再往東走,曾是名門望族範氏家族的大門樓,門樓匾額是時任山東巡撫丁寶楨手書,就是因為門樓高於了文廟的門樓,修建時範氏族人又將門樓下調了高度。“老一代教育我們要尊重老師、多讀書,這就是他們對古聖先賢尊重最生動的例子。”範學彬說。

咋回事?曾經全國第二大的文廟,上世紀出現成群結隊的“海燕子”!

壽光文廟復原圖

據範學仁回憶,文廟未拆之前,每逢夏季,便有成群的野鳥來文廟大成殿“留宿”,文廟周圍的居民稱它們為“海燕子”或“海旋子”。這種鳥比家燕大出兩倍,比家燕飛行速度快,“這種鳥也是以蟲子為食,是種益鳥。文廟拆除後,就再也沒見過它們了。”範學仁說,“‘海燕子’軟腿軟嘴,不能落地,看到它們從大成殿出來就成群結隊地飛,就知道夏天來了。”

老文廟大成殿,在八路軍攻打壽光縣城時,也曾“立功”。1945年國民黨再次佔據壽光城後,把八路軍扒毀的城堞牆再次修築起來,並加強了守城的軍力部署。“八路軍要攻城難度很大,有人提議‘裡應外合’,大成殿的梁就成了很好的藏身之處。”範學彬說。化妝潛入城內的八路軍們就趴在了文廟大成殿的樑上。待收到攻城的信號時,樑上的八路軍們便在城內打,城外也槍聲、喊聲一片,讓國民黨頓時就覺得大勢已去。

咋回事?曾經全國第二大的文廟,上世紀出現成群結隊的“海燕子”!

海燕子網絡配圖

解放後的文廟當過學校教室,當過展覽館,當過療養院,當過大會會場……但令文廟“老街坊”們難以忘懷的,還是1952年演電影的那一次。“簡直是人山人海,裡三層外三層全是人啊。”範學彬回憶,電影是前蘇聯的默片,十里八鄉都來看“新鮮”,放映完後沒有秩序地往外擠著走,被擠掉的鞋子有滿滿的三四油筐。因此產生了一句諺語,叫“一中的電影——看不得。”據介紹,當時位於寒橋的“省立壽光中學”部分校舍遷至文廟,街坊們習慣性稱“一中”。

壽光文廟雖已拆除多年,但這些“老街坊”們總能如數家珍般講出這樣或那樣的故事。他們對文廟的記憶不會是學術性的向別人介紹,但卻很樸實真切。

咋回事?曾經全國第二大的文廟,上世紀出現成群結隊的“海燕子”!

壽光文廟大成殿實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