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银行业无限风光背后是狂风暴雨

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银行业无限风光背后是狂风暴雨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以上市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环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经营业绩可圈可点,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下一步,上市银行应在成绩前面保持清醒,在困难前面保持镇静,下大力气稳增长、稳质量、稳收益、稳资本。

从近期披露的三季度报看,上市银行经营业绩在上半年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在:第一,盈利能力增强,增速持续回升。26家A股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净利润增速回升明显,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净利润分别增长5.92%、7.73%、15.42%、15.83%。第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增强。前三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仍然控制在2%以内,拨备覆盖水平同比提升。尤其是大型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实现下降,但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有所分化。第三,规模稳步扩张,结构持续优化。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资产规模分别增长7.69%、4.53%、11.23%、14.29%。与此同时,贷款占总资产、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分别提高至54.0%、73.5%,回归主业态势依旧。

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银行业无限风光背后是狂风暴雨

前三季度上市银行业绩改善主要源于银行业自身努力,也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和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的边际调整。四季度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银行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仍然较为脆弱。在“稳金融”的政策导向下,上市银行加强服务实体经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同时,应重点应抓好“四稳”,保持自身稳健可持续发展。

一是不断夯实存贷款基础,努力稳增长。存款仍然是立行之本。应积极拓宽低成本负债渠道,增强综合负债能力,保持存款稳定增长。深入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生产、生活场景,延伸金融服务方式和渠道,沉淀更多低成本存款。同时,着力将融资、理财、结算等优惠政策与客户贡献度挂钩,增强客户粘性。此外,加快对接各类支付渠道,创新结算类产品,拓宽央行、市场、境外等多种渠道,并推动小微专项债、产业专项债等发行。

同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一方面盘活存量,有序退出“两高一剩”行业、“僵尸企业”等,严控消费信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企业;一方面用好增量,将信贷资金运用到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如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和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银行业无限风光背后是狂风暴雨

二是严密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尽力稳质量。今后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泡沫、不良贷款、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成为金融风险重点防控领域。应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防范多领域交叉风险的发生和传染。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以及贷后管理等操作环节健全管理,优化流程,堵住“疏漏”。同时,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综合运用现金清收、重组重整、打包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处置风险资产。此外,需要尽快完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潜在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

三是持续提升净息差水平,实现稳收益。受宏观审慎评估(MPA)以及资管新规系列政策的影响和约束,上市银行前三季度非标业务、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的规模收缩明显,对营业收入贡献度减少。上市银行要保持盈利能力稳定增长,净息差水平持续提升成为必要条件。这取决于银行自身的客户结构、风险偏好以及业务模式等根本性因素,良好的资产负债配置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有助于稳定和提升息差水平。在确保流动性安全、资本约束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主动获取优质高收益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同时,加强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同业拆借、债券发行等各类负债工具的组合管理和动态调整。此外,增强专业化、精细化的风险定价能力以及差异化的息差管理能力,也是提升净息差水平的重要因素。

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银行业无限风光背后是狂风暴雨

四是积极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坚持稳发展。受年底监管达标要求、表外融资需求回表等影响,多家上市银行资本金消耗过快,资本充足率下降。为确保业务稳定可持续发展,银行需要积极拓展资本补充渠道。从资本补充长效机制看,应内外源相结合进行资本补充。内源性资本补充主要依靠提升盈利能力,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幅度,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外源性资本补充需要从审慎角度出发,根据市场情况统筹运用境内外各类资本工具适当补充,通过优先股、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补充资本金,探索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含定期转股条款资本债券和总损失吸收能力债务工具等资本补充创新工具。

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银行业无限风光背后是狂风暴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