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智能語音盈利渺茫 財務數據難看

10月24日,科大訊飛公佈的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83億元,同比增長5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9億元,同比增長29.94%,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僅為2462.67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9.75%。只計算第三季度,則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443萬元,同比下滑89.65%。若再不計入資產減值損失,其主營業務經營利潤只有616萬,經營利率僅為0.3%。

曾被稱為“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科大訊飛,不管是其自身,還是在外界看來,最核心最重要的業務當屬智能語音,包括翻譯機、訊飛輸入法、會議系統、車載系統等,科大訊飛形成了一系列基於智能語音的產品矩陣。甚至在醫療方面,通過科大訊飛還提出了基於智能語音技術的“智醫助理”,可以跟醫患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生成電子病歷。但智能語音如何賺錢卻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多位分析師表示,科大訊飛面臨的更大挑戰是公司核心業務智能語音技術如何商業化,如何產生賺錢效應,而這絕非短期所能解決。

對於科大訊飛的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有分析師指出,公司以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作為核心業務,作為產業熱點,包括BAT等巨頭以及眾多創業公司均在此領域重點佈局,市場競爭加劇可能影響公司業績。技術進展不及預期。作為革命性的前沿新興技術,人工智能的技術水平仍遠未成熟,如技術進步不及預期,公司高額的研發投入則可能形成損失。同時人工智能技術要產生商業價值,仍需依靠合適的應用場景以落地,如因市場接受度低或其他因素導致落地進展緩慢,也將對公司經營造成壓力。

大汪哥點評:智能語音被譽為改變未來生活的“黑科技”之一,眼下主業盈利渺茫,科大訊飛這個“黑科技”能否一路“黑”下去,或許還需要探索新的道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