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夫不是親戚牛屎不是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獨狼

姨夫是小姨子的丈夫,是姻親的姻親,是親戚中最生疏的一種。

牛屎不是糞,因為牛屎不能隨便丟到地裡當農家肥,他是很好的燃料。

姨夫不是親戚,這話對也不對。

姨夫確實是親戚中最生疏的的一種。

(賈寶玉和薛寶釵,他們的父親互稱對方為姨夫)

按照英美的稱呼,姨夫和內兄內弟,姐夫妹夫一樣,都是叫做“brother in law”,法律上的兄弟,可是意義卻完全不同。

內兄內弟,現在也叫大舅哥小舅哥,是妻子的親哥哥和親弟弟,輪起來相當親密。尤其是很多家庭,母親對男孩更偏心,女婿還要貼補家裡。內兄內弟的地位相當高的。

放在外戚專權的東漢,大將軍是皇帝大舅哥的標配,你聽過那個皇帝的連襟做大官的。

姐夫妹夫,內兄內弟反過來叫自己就是姐夫妹夫。這兩家算起來就是姑舅親。說起來誰家是姑舅兄弟,總是比兩姨兄弟要親密一些。
  1. 王家和賈家,就是姑舅親戚。王熙鳳的父親是賈政的內兄。

  2. 林家和賈家,也是姑舅親戚。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是賈政的妹夫。

  3. 史家和賈家,是老姑舅關係。史湘雲的爺爺,是賈寶玉爺爺的內兄。

  4. 薛家和賈家,則是連襟關係。薛寶釵的父親,是賈政的連襟,因為王夫人和薛姨媽是親姐妹。

其實,和連襟關係最接近的,就是妯娌關係。連襟是娶了一對姐妹,妯娌是嫁了一對兄弟。

放在一個大家族裡,妯娌關係幾乎要變成仇人,你看邢夫人和王夫人,幾乎勢成水火。

其實也有例外,如果女權進步了,連襟關係可能成為更重要聯繫。

1,同時娶了宋氏三姐妹的孔祥熙,孫中山,蔣介石,成為民國時期最叱吒風雲的人物。

對於蔣介石來說,最親密的不是結義兄弟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最親密的也不是黃埔老弟兄,更不是宋子文宋子良這兩個內兄內弟。最親密的恰恰是孔祥熙。

因為宋家的姐妹夠鐵,夠強勢!

受此影響,國民黨軍政要員都喜歡讓自己老婆和宋美齡成為閨蜜,走夫人路線,當官更容易。

2,二戰三巨頭之二是丘吉爾和羅斯福,其實也是老連襟關係。

五月花號移民中有一個人叫約翰 ·庫克,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丘吉爾母親的曾祖母,小女兒是羅斯福母親的曾祖母。

難怪,羅斯福和丘吉爾那麼鐵。

3,慈禧太后,把妹妹嫁給了咸豐的七弟醇親王。於是醇親王成了咸豐的弟弟加連襟。就這樣才能十分平庸的醇王系,成為晚清最重要的親貴力量。

醇親王自己,成了鐵帽子王。醇親王的大兒子當了皇帝,就是光緒。小兒子當了攝政王,就是載灃。孫子更厲害,直接當了皇帝。

誰說連襟不是親戚,慈禧家連襟最親了!

4,魯迅的兩個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也做了連襟。他們倆一個娶了羽太信子,一個娶了羽太芳子。而娶了許廣平的魯迅,最終被趕出去自立門戶了。

5,北朝名臣孤獨信有七個女兒,其中三個女兒成了三個朝代的皇后。

大女兒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七女兒是隋文帝楊堅的皇后,四女兒是唐高祖李淵的母親,也被追認為皇后。名義上說,北周、隋、堂這個朝代,是連襟關係。

隨著社會的發展,姨夫、連襟開始有了新的意義。

民國時期,蔡鍔將軍和京城名妓小鳳仙傳位美談。小鳳仙立刻身價倍增,京城名流爭做蔡鍔的“同靴兄弟”。其實,人們更願意說這種關係就是連襟。

所以,一起逛妓院的兄弟,那也是連襟啊!


歷史知事

姨夫不是親戚,牛屎不是糞。是說連襟(俗稱一擔挑,擔挑兒)不算親戚,牛屎可作柴禾,自然脫離了糞的範疇。

瞬間想起另兩句話:東北說,小姨子是姐夫的半拉屁股;國人說,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這麼一來,上、下半句都顯得如此曖昧——抱歉,我一直覺得這兩句話不是正經的好話,我有位東北朋友,他的媳婦常常和姐夫打鬧,開玩笑時會說:別說一半屁股了,我這全部屁股都是我姐夫的。而“好花插在牛糞上”,在《水滸傳》裡更是釀成了一個大悲劇,潘金蓮是玉貌妖嬈之容,嫁了個三寸丁谷樹皮之老公,終於引出了潘驢鄧小閒的西門大官人。


姨夫為什麼不是親戚呢?

我覺得這一句是站在丈夫(即姐夫本人)的角度來說的。

親戚,孔穎達註疏為:親指族內,戚言族外。所謂內親外戚,此外戚若在皇室,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外戚干政”,乃是帝國的禍事。

常言有九族五服之說,九族五服常常連用,而其意相同,大略是指:

一說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孃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本宗九族五服正服圖。此圖漢字順序,需從右往左辨認。】

外族母黨妻黨之服。此圖漢字順序,需從右往左辨認。】

由此可知,母族之三可稱親戚者,只有外公、外婆和孃舅而已!除此之外請參照“外族母黨妻黨之服”,可以看到三個大字“俱無服”!

因此謹按五服來說,姨夫不是親戚

姨夫是妻族之人,也許是大姨姐夫,也許是小姨妹夫。

茫茫人海,只要不是親姐兒倆嫁給了親哥兒倆、堂哥兒倆等,那麼這兩位連襟之間,原本並不相識,如今只不過是因為妻子孃家的關係,兩人才成其為一擔挑。

以農村老家村子為例,二十年前年輕人大多南下北上的打工,近乎90%小男孩小姑娘的另一半都是外地人甚至外省人,如我們村有位兄臺的媳婦來自江西,而村裡有位嫁得最遠的姑娘,婆家在廣東韶關。

幾乎是同時,城裡人或更有錢的人家,開始競相把子女送往國外留學,以下圖為例,2008——2013年,留學生人數為184萬,回國人數為107萬,這裡且不算回國率是多少,只預估一下跨國婚姻數,根本基數越大佔比越高的原則,至少能達到1%吧!

所以,各位,如果你家有某位成員擁有跨國姻緣,那麼這些姨夫對他的中國連襟來說,當然不是親戚了!

甚至對岳父母來說,也未必能說是女婿——想想吧,這位“女婿”你二十年來最多見著了三、五次,而他說的語言你從來沒有聽懂過,外孫子金髮碧眼,可愛無比,但或許你終究會嘆氣,就像《聊齋》裡嫁女兒給凡人書生的狐仙,難免會百般不是滋味的說一句,“婢子亂吾種耶?”


其次,牛屎為什麼不是糞?

這一句對農村人來說,簡直不要太好理解。

古之烽火用狼糞,稱狼煙。牛屎大概類之,亦能燃燒,兒時農村多有用幹牛糞生火做飯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牛屎簡直可歸入柴禾一類,自然不能扔到溷坑裡了。

正如我上面所說,既然“可作柴禾,自然脫離了糞的範疇”。


如果說“姨夫不是親戚”這句是闡明瞭一個絕望的事實,那麼“牛屎不是糞”則指引了一條奮進的道路。

怎麼說呢?

這其實也是我剛體會到的道理,我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多半便是一個受了青眼相看的窮女婿,在土豪連襟面前自卑又復自恨。

做父母的、做老丈人丈母孃的,在兩個女婿門客面前都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比如我常聽母親講的那些農村的家長裡短,說從前困難時期,丈人家給女婿送東西,比如送花生、紅薯、水果等,往往都是有本事的女婿拿得多,沒本事的女婿拿得少或者拿不到,母親說這就叫“恨人窮,愛人富”、或曰“恨一個,愛一個”!

其實別說農村,全世界這種事應該都所在多有,嫌貧愛富乃是極普遍的人性!

那麼現在,你、我、他,任意一個人不巧做了這窮女婿,陪老婆回一趟孃家,倘若受了白眼,自然會暗下決心,一定要多掙錢,多搞副業,吃苦耐勞,認真勤快,下次再去的時候必須給媳婦、給自己長點臉!

“姨夫不是親戚”,一定要讓他成為過去式,只是從前不是親戚,下一次爭取讓別人高看一眼,儘量成為岳父母和土豪擔挑的富親戚,這才是做為男子漢,應該做到的、必須做到的。

歸根結底,我們應該努力奮鬥——即使如同牛屎一般!

而即便是牛屎,也能發現自己並不是人人避而遠之的米田共,發現了自己能燃燒、能成為柴禾的巨大作用,從而逆襲成有用之身!

咱們不是普通的牛糞,而是曾得到世界上那朵獨一無二的鮮花另眼看待的牛糞如此方能證明媳婦喜歡自己並沒有錯,也庶幾乎不負昔日鮮花相插之情!


姨夫不是親戚,恩,是的,咱窮,挺不好意思;但牛屎也不能以糞目之,如果能找到自己的潛力所在,一旦爆發,焉知不能堂堂正正、捲土重來呢?!

這就是我讀出的最終意思。


王事情

姑是姑姨是姨,姑父姨夫扯淡皮。



從血緣關係上來說,爸媽,姑舅,姨大爺,這些是有血緣關係的。也就是說這些人的孩子你都不能結婚,因為屬於近親嘛,可是這些人的配偶並不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人,說直白一點,離婚了誰還管誰啊,只有有血緣關係的人才會互相照顧,沒有關係誰理你啊,就像我們東北流行的話: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你大娘不一定是你大娘。確實,離婚了誰是我大娘都不一定了,可是大爺咋滴都是我大爺~

牛糞是不是糞?其實是,但是說它不是糞,因為它還有更深層的含義,還有其他作用,所以說我們說它不是糞。西藏那邊,還有東北這邊,早些年就是說幹糞,牛的,馬的,羊的,幹了以後可以點燃上火做飯,也沒有什麼異味,那種你們想象的滿屋子都是臭味的場景並不會出現。所以說當一個事情有了更深層的含義和作用以後,它就改變了原由人們對於它的看法了,變得好像更加高端大氣了一些。

圖中牛糞用來燒火。

人嘛,都是趨利避害的,覺得糞可以點火做飯,就不是糞了,覺得姨夫有沒血緣關係了,就不是親戚了,其實這不是一個優秀的想法,不能覺得有用,就用,沒用就不去接觸了,這樣現用現交的人好討厭。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的問題給您。


叨叨娛樂團

親戚是指和自己有血親或姻親的人,一般來說,親指族內,戚言族外,即所謂“內親外戚”。

日常生活中,“姨夫”是指妻子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也就是自己大小姨子的丈夫。妻子的姐姐叫大姨子(大姨姐),其夫君就叫大姨姐夫;小姨子的丈夫就叫小姨妹夫。民間也叫連襟、襟兄弟、擔兒挑、一般沉等。

宋朝的大文學家歐陽修先娶王拱宸妻子的姐姐,後來妻子去世,再娶王拱宸妻子的妹妹,當時有人戲謔歐陽修“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由於姨夫和當事人一般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直接的婚姻關係,都是因為第三者(兩人妻子所在家庭)才間接地構成名義上的姻親關係,所以要較真地說就有“姨夫不是親戚”的說法。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所有動物的排洩物都叫“糞便”,如豬糞、牛糞、羊糞、大糞(人的排洩物)等等。牛相對於其他家畜,它食量大,吃的草較多而且吃得快,部分草經過簡單的反芻後沒有消化掉。

如果仔細觀察干牛糞,發現裡面以草屑為主,所以在缺燃料的地方可用幹牛糞做燃料燒火。相對於其他動物糞便,沒有經過充分的消化、發酵,所以肥力和肥效略微差一些,過去農民種地就把牛糞看成劣一等的肥料,所有有“牛屎不是糞”的說法。

“姨夫不是親戚牛屎不是糞”則把上述的兩句話連在一起說,是因為他們有關聯性,意思是不管這種親戚關係或認定牛屎為糞肥都存在一定的“水分”,俗話說的“摻假”。

歡迎交流、分享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參見:農村老人常說的“三親,三不親”指的是哪些人?-悟空問答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32239726483603719/


山色歸讀

“姨夫不是親戚,牛屎不是糞”,這句民間俗語挺有生活氣息,來源於生活,又是對生活現象的提煉與昇華。將姨夫與牛屎相提並論,生動道出了人們的現實與勢力。

親戚,是一個漢語詞彙,基本字義是指和自己有血親和姻親的人。中國古代,唐朝學者孔穎達對親戚的註解為:親指族內,戚言族外。

姐妹的丈夫互相之間稱為連襟,俗稱挑擔(一擔挑),姨夫應該是站在丈夫的角度,對妻姐或妻妹的丈夫的稱呼。

按字面釋義,姨夫和自己有姻親,是親戚。而為何流出“姨夫不是親戚”之說呢?

1、妻姐或妻妹如果離婚,姨夫的稱呼也就到頭了。跟坊間流傳的“你大爺始終是你大爺,你大娘不一定總是你大娘”的說法相仿。

婚姻在,是一家;婚姻滅,這種親戚自然也就不是親戚了。

2、妻姐或妻妹如果嫁的遠,甚至嫁到國外,幾年也難得見上一面。岳父沒準兒還對洋女婿改變血統心有芥蒂呢,更何況挑擔,對這個姨夫更是沒有親戚的感情了。

3、更重要的,也是比較世俗的現實,就是普遍存在的嫌貧愛富。俗語有云: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人窮了,就算是親戚朋友,也會瞧不起你。甚至有的丈母孃對女婿也如此。給有錢有勢的女婿拿菜米油麵,給沒條件的女婿拿剩菜剩飯。被捧上天的挑擔不把窮姨夫當親戚也就順理成章了。這樣的姨夫和遭人嫌棄的牛屎有了雷同之處。

牛屎常見於農村尤其是西藏等地,當地牛羊較多。

牛吃草後,消化不徹底就排出的牛屎還有很多草的成份,曬乾後,可做柴禾用。好多農戶將曬乾的牛屎堆砌儲存,用來燒火做飯。

隨著科技的發展,好多農村建起了沼氣池,牛屎經過沼氣池發酵,產出沼氣供人們做飯、取暖,沼氣的渣和液可做有機肥用於農田。

由於成了可用之材,比起毫無用處的糞便來說,有了利用價值,所以說“牛屎不是糞”。

“姨夫不是親戚,牛屎不是糞”,有書君這麼理解:如果我們總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即使親戚也不被認可;反之,如果我們勤奮拼搏,發揮潛力,就算是牛屎也有可用之處。


24幀半

.姨夫不是親戚牛屎不是糞,這是一句俗話。上半句實際上是指姨夫不親,沒有血緣關係,自古以來,有一種說法,姨夫、姑父、姐夫(妹夫`三不親,這三種關係是靠親人才親的,如果和親人沒有關係,他們什麼也不是,就是個外人。所謂的親人,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血緣關係,而這種靠親人關係才沾上邊的叫外戚,比如姨夫、姑父、姐夫;如有直接血緣關係的叫內親,比如伯伯、叔叔、姑姑。自然而然姨夫不是親戚。再來說一說下一句,牛屎不是糞,我是農民,這句話更容易理解。莊稼糞當家,家禽家畜糞便都是肥料,除了牛糞不臭,也不肥,其它糞便都很肥,所以農村人一般不直接用牛剛拉出來的屎作肥料,而是要在牛圈裡和雜草發酵之後才來用,這樣才肥。過去的農村人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撿狗屎做肥料,實在撿不到了才撿牛屎,雖然狗屎臭,但肥莊稼,牛屎不臭,但不肥莊稼。





微笑153391099

"姨夫不是親戚牛屎不是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謝邀請。我的理解是:還是以一原始家族為例來說吧。一父母同生的家庭,下輩,按男論,孃親有舅,爺親有叔,姑娘不是外人,女婿半個兒子。最親的親戚就有:舅,叔,姑。而叔是本家一家親。現就只有舅,姑兩個親戚是滴親了。家家如此。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以父系親屬排列親屬關係的,故姨親排斥在外。上輩母親家的姐妹姨親,母親也是外姓嫁進來的,但母親不是外人。母親的姐妹自然跟夫家扯不上關係。而姨親跟姨親之間也的確存在著有如孃舅的血緣關係,關鍵是兩姨親間的父系家族親庭,又己分成了兩個家族,改了姓氏,兩家族與原先的一父母所生的家族,不再是原始的父系直屬關係了。不再是父系的整體。分成了幾個家族,不再是原來一棵樹上的技了,切斷的枝嫁接到別的樹上,就再也不算一棵樹上的樹枝了,所以,姨親不算親。但姨親的姨表兄弟姐妹之間,確是存在有如姑舅老表親中一樣的血像關係。姨親跟姨親之間己是分開的兩根樹枝,不再扯上關係。故姨親不算親。

牛屎不是糞,牛屎曬乾能做柴燒,牛糞價值高,不能跟傳統的糞比,牛糞升級到跟柴相比了。故一般農村就流行姨親不算親,牛屎不算糞的說法。

現如今,姨親之間關係若好,哪有不算親的。一樣也是親人。關係若不好,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手上走丟了。等父母去逝了,親情也就淡散了。


懂你98682

謝謝邀請,姨夫不是親戚這句話,他和父親是連襟,靠姨媽的掛角才沾點親掛點故,否則八竿子都打不著。牛屎不是糞,大家都知道牛吃的是,含營養的成分極少,要靠六個胃消化才能吸收一些營養,拉出來的依然是草,沒有臭味,一團一團晾乾後,北方人拿來燒炕,南方人拿來做飯。古時候的人拿這兩樣作比喻,是區分內親和外親的截然不同,內親是家人,外親是客,這也是待客之道和識別親友的標準。用現在話來說就是有血緣關係的是親人,沒血緣關係的是朋友。


老蔣閒言

親戚原來可是我們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關係,走親戚也就成了一個重要的社交活動。親戚之間的感情那可是極其淳樸深厚的,而且有些親戚還是具有相當權威性的,比如舅舅。

《西遊記》裡有一個金鵬鳥,因為是如來佛祖的舅舅所以基本上也就沒人敢惹,就是如來本人見了他也完全沒有了自己的威嚴,只能連哄帶勸把他打發了……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例子。

姨父,這個社會關係在一系列的親戚關係圈裡也就比較尷尬了,在原來的排列順序中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所以在許多的重要場合,舅舅是絕對權威,比如外甥們分家,這是作為一個舅舅的重要權利,可是姨父卻沒有這樣的資格參與。

姨父不是親戚,在我們這兒沒有這個說法,牛糞不是肥料,倒是可以理解,因為牛消化沒有充分拉出來的糞便還有青草的成分,有時候還是可以用來點火取暖的。

時代在變,親戚的關係也在變。

別的地方我不瞭解,在我們這兒如今的親戚關係越來越淡薄,舅舅的權威幾乎蕩然無存,因為現在外甥媳婦大都惹不起。倒是姨父的地位有了提高,這是因為姐妹情誼超過了姑嫂關係……

唉,其實我覺得還是一個利益因素在起決定作用!!

姑姑有了本事,姑父有了地位,那也是相當受重視的,因為有了利用價值。沒辦法如今的人就是這樣現實……


荷聲茹夢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但是你大媽不一定是你大媽。


姨夫不是親戚,牛屎不是糞。其實這是一種民間的說法,前一句話是用來調侃,然而一句話是根據生活得來。而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姨夫不是親戚

Δ配圖


說姨夫不是親戚主要是根據血緣關係來劃分,因為在一個家族當中,像姨夫、姑父等多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自己的姨與姑嫁出去才有了他們,倘若因為不幸造成姨與姑去世。如果之前來往的不夠緊密,很有可能從此就斷了關係。

雖然中間有一層姨老表、姑老表牽連著,但是老表的關係並不是很親。有些有血緣關係的人,很多都是白眼狼。就別提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了,所以才會有姨夫不是親戚這一說法。

牛屎不是糞


說牛是不糞分主要是指青海、西藏等地區。因為在這些地區,生活煮飯主要是靠牛糞。而且這裡的牛糞並不像內地牛糞這麼稀溼,一般都是大塊乾燥的,很多時候還帶有沒有消化乾淨的草。

像內地一般都是燒煤炭來生火做飯,但是像這些放牧地區,有沒有任何高大樹木作為柴火,於是便把牛糞作為熱源。而且牛糞燃燒之後熱量比較高,也容易攜帶。因為被用來當做柴火,所以也就不是糞了。

Δ配圖


大爺永遠是大爺,大媽不一定是大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