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賞賜的豬肘子大臣出宮門就扔了是真的嗎,為什麼?

田治彬


古代皇帝賞賜大臣豬肉,如果這些大臣出宮就把豬肉扔了,估計第二天就不用來上朝了,搞不好還會治一個大不敬的罪名,以後可能就只有在大牢裡面待著了。實際上只是大臣非常討厭皇帝賞賜的豬肉,但他們也無可奈何。



古代皇帝賞賜豬肉

這裡的古代皇帝實際上專門指清朝的皇帝。眾所周知清朝的滿族是信奉薩滿教的人,在薩滿教中有很多祭祀的節日,在這些節日上,滿清的皇族會有兩項任務。

第一是祈禱,祈禱時的方式就是跳大神,他們會祈求風調雨順或者國泰民安等等。第一項結束後,就準備第二項祭祀。



祭祀之前,會有專門的人煮一些豬肉,不過這些豬肉都是用白水煮成的,裡面不能放任何調料,也包括鹽在內。這些肉在滿清皇族的口中叫做叫胙肉,或者福肉。

最後就是祭祀完畢之後,皇帝會把這些沒有味道的肉分享給一些比較受信任的王公大臣和近身侍衛。



豬肉的處理方式

第一種情況吃掉

正常的情況下如果有皇帝在場,領到肉的大臣侍衛都會選擇把這塊肉給吃掉。這時大家可以想到這些大臣和侍衛是有多討厭這塊肉了吧,清水煮的白肉,沒有任何滋味吃下去,一般人真的很難做到。據說這些肉只是煮到沒有血色即可,所以很多時候還是生的。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一些大臣和侍衛會選擇在袖子中藏一些鹽,或者用一些經過醬油反覆浸泡晾乾的紙包裹著吃。不過這些方法屬於對祖先的大不敬,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偷偷摸摸的幹。而一些距離皇帝非常近的人就沒有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吃下去。

雍正測試乾隆的時候,就給了乾隆一塊白肉。而乾隆也沒有搞任何小動作,大口大口的吃了下去,最終確定乾隆做了接班人。



第二種情況就是大家分了

這種福肉非常難吃,皇帝也清楚,加上薩滿教的祭祀也是非常頻繁,所以皇帝也會經常逃避這種情況。一般情況下只有一些大型祭祀活動皇帝才會現身。

皇帝不現身的時候,大家就開始鑽空子,為了逃避吃白肉的痛苦,一般情況下都會把這些肉分了帶回家,進行第二次加工。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煮的肉多了,皇帝也會賜給一些大臣帶回家處理。

也有一些傳聞稱乾隆時期紀曉嵐嗜肉如命,所以很多大臣祭祀完畢之後,會把這些領回家的肉都給了紀曉嵐。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會扔掉。


我是越關


在清朝要說起吃肉這件事,其實誰都比不上紀曉嵐。他的名聲可是遠近皆知。有傳言曾說他一個人給他一壺茶,他便可以吃下十斤肉。如果說這還不夠,那好,又一次乾隆皇帝賞賜了每人一塊大豬肘子,但大臣們一出宮門便都扔了,這可不是隨意扔了,而是都扔到了紀曉嵐的車上,而紀曉嵐回家下轎的時候,便一手啃著豬肘,滿身油漬的下轎了。而車上也都剩下了一車的骨頭。

二來,清朝的皇帝很特別,賞賜的肉也很特別。因為他自身酷愛吃肉,所以御膳房中整天都會做些肉類菜品。最喜歡做的便是豬肉了,每天都會殺兩頭豬,然後放在熱水中煮到八九分熟的時候,撈出直接切片,什麼調料都不會放,這樣才會更加有原汁原味。而妃嬪們還可以蘸一些蒜醬等,賞賜給大臣們的是絕對不會放調料的。在生活中,像皇帝一般愛吃肉的除了紀曉嵐,又能有幾人,所以人們也總是叫苦不迭。

經常皇帝賞賜的肉還是油水很足,所以也十分無奈,而且有時會當著眾人的面把它吃完,如果噁心吐出來,便是對皇帝的大不敬,輕則處罰,重則是要砍頭的,誰敢怠慢。遇到一些節慶日,皇帝會賞賜所有宮人都吃大肉,宮女們和侍衛們會投機還好,前一天他們會醃製好一塊紙,第二天便可以包著肉吃。但是大臣們在皇上跟前卻是萬萬不敢的。總而言之,皇威甚於天,想必大臣們也會視死如歸。想到這裡,不由得便對紀曉嵐有了深深敬佩,原來在那個年代愛吃肉也是一種大福氣,也是保命的重要技能了,到十足有一種別樣的趣味了!


朝陽小乾555


哈哈,這種豬肘子可不是我們常吃的那種肘子,比如我們想象的肘子應該是這樣的:

實際上,皇帝賞賜的肘子是這樣的肉(生肘子的圖片沒有搜到):

當然,題目問的也是有問題的,其實有這種規矩的皇帝,只有清朝才有,比如乾隆帝賞賜的肉,就是這種肉!

這種豬肉,叫福肉,也叫胙肉,雖然名字挺好聽,其實就是白水煮肉,不放一點佐料的,不僅不放佐料,而且肉也沒有煮熟,是半生不熟的。

當時的清朝是由滿族統治,滿族崇奉薩滿教,我們現在打遊戲的時候會選薩滿,給人的感覺就是挺神秘,它的祭神儀式也很繁瑣,我簡單的說一下,就是分兩步,一步是跳大神,一步是祭祀。

說到祭祀,就需要貢品,這種貢品就有胙肉,儀式進行中還要把這些肉分給王公大臣們吃。

一方面是祈福,另一方面是不忘前輩人的辛苦,比如《延禧攻略》中就有皇帝賞賜胙肉的情況,當時的王公大臣們,還有侍衛,都是皺著眉頭,難以下嚥。

所以吃這種肉時,都會有人耍心眼,比如夾帶點鹽啊,醬油啊,什麼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把鹽化掉撒到衣服袖子上的,有帶醬油紙的,總之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對於皇帝來講,他也要吃的,只不過這種祭祀活動太頻繁了,日有日祭,月有月祭,年有年祭,還有朝祭,夕祭,春祭,秋祭。只不過只有大型的祭祀,皇帝才會參加,那些王公貴族估計也是在皇帝參加的時候才會多有參加,平時的祭祀,過後都是把肉分給大家,大家再拿回家加工一下。

當然,實際上的祭祀沒有電視上演的那麼嚴格,畢竟都是人嘛,半生不熟的肉難以下嚥是正常的,意思一下就好了。

所以祭祀完畢以後,大臣中一出宮,就隨手把這肘子給扔掉了。

不過這裡還有一個典故,就是紀曉嵐,這個人比較愛吃肘子,很多大臣有知道他有這個習慣,每次祭祀結束,一出門,大家都把肘子往紀曉嵐的轎子裡扔,回頭,這傢伙回家慢慢吃。

紀曉嵐還是比較厲害的,不僅愛吃肉,還愛美色……

這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楊角風發作


根據清朝的史料記載,清朝皇帝在一些重大節日或者祭祀的時候,都會賞賜給大臣和侍衛一些豬狗,這也是表示對他們的恩典。但是這些大臣嘴上感謝皇帝的賞賜,內心卻是叫苦連天。話說有一次皇帝宴請大臣,每一個人賞賜一個豬肘子,這些大臣一出門,全部送給紀曉嵐,因為紀曉嵐愛吃肘子。全部放在了紀曉嵐轎子裡。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大臣是相當不喜歡這東西的,所以做了順水人情送給紀曉嵐。




要說扔,這可有點過火了,皇帝賞賜的東西別說扔了,不喜歡都要說喜歡,扔了還得了,掉腦袋的事。

要說這些大臣為何這麼不喜歡這些東西呢,說白點,人家就看不上,關鍵是還不好吃。當時的清朝政府可以說相當的腐敗了,想想和珅,這些大臣那個不是山珍海味伺候著,豬肘子這種東西,要多少有多少,又不是奇珍異寶或者免死金牌。

還有根據記載,那時候的豬肘子等肉都是白水煮後切成片給大家吃。肯定是把好肉分給皇帝和嬪妃們享用,那些大肥肉分給大臣和侍衛們吃了。要知道皇妃們吃這些白水煮的肉,那都是身邊有很多蘸料,調出來的味道美極了。可是分給大臣和侍衛的都是白切肉,什麼調料都沒有,白水煮的,沒放鹽和任何調料,吃起來一點味道都沒有。在宴會時,這些大臣早就像吃毒藥吃夠了,礙於皇帝,都是拉著脖子咽。出門了,自然也就不想再要這東西。


但是我估計沒幾個有膽子說出門就扔的,頂多是自個在家處理或者賞賜下人打發了。


良良引力波


在中國古代皇帝賞賜給大臣的豬肘子,一般都是在重大節日或者祭祀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的東西,這種肉叫胙肉,凡是有資格得到這種賞賜的大臣,無一不是皇帝最賞識的人,對於大臣來說,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所以不管是哪個大臣得到賞賜之後,都會非常的感動,一般情況下是絕對不敢扔掉的,否則就是對皇帝的侮辱,是大不敬之罪,不僅會從此失去皇帝的寵信,而且還很有可能會因罪坐牢或者被皇帝處死。

分胙肉的傳統由來已久,是中國古代君主籠絡臣子感情的重要工具。

胙肉是中國古代家族宗親在重要節日祭祀祖先的一種重要祭品,而這種祭品在祭祀結束之後,一般都會由族長根據親緣關係的遠近,分給宗族裡的成員。這種祭祀風俗在周朝就已經出現,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在周王朝時期,周天子和各個諸侯王在進行宗族祭祀的時候,也會同樣分胙肉,這種儀式是非常嚴肅的,一般是周天子和諸侯王負責祭祀。

而周天子或者諸侯王手下等級最高的大臣——“宰”(宰相)則負責分肉(這也是“宰相這個詞的來歷),大臣們根據自己地位的高低,分別得到胙肉上的不同部位,地位越高分到的胙肉就越好、越多。

如果臣子分到的胙肉部位很差、很少甚至沒有,那就證明他在主上的心中地位很低,會因此感到十分的沮喪、憤恨甚至離開主上。在歷史上孔子就曾經因為魯國國君在祭祀之後,不願意分給他胙肉,才導致他憤憤出走,從此周遊列國不再回魯國。

(孔子從祭而歸,至晚,不見胙肉頒到,乃告子路曰:“吾道不行,命也夫!”乃援琴而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

從孔子的事蹟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臣子能不能在皇帝祭祀的時候獲得胙肉,以及獲得胙肉的質量,直接反映出皇帝對這個臣子重視的程度,所以作為一個臣子來說,能夠獲得皇帝祭祀的胙肉,是一種非常高的榮譽,因此是不會將胙肉送給別人的,一般會帶回家與家人共享這份榮譽。

在中國古代,帝王的威嚴高於一切,任何不敬帝王的舉動,都會給臣子帶來滅頂之災。

中國是一個君權至高無上的國家,這種情況從秦王朝一統天下之後,就顯現得越來越明顯,大凡皇帝賜給臣子的禮物,一般情況下都會被臣子供奉起來,以示尊敬和榮耀,哪怕皇帝賜予的只是一個豬肘子。

不管是哪個朝代,臣子敢把皇帝賜予的物品不當一回事,那麼這個臣子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這麼做,都會遭到皇帝的記恨,因為這種舉動嚴重的損害了皇權的威嚴,如果皇帝不給與其嚴厲懲處的話,那麼皇權就會因此受到損害。

不管是任何時候,那個皇帝只要他有能力去懲處臣子,必然要想辦法才能挽回自己的面子。一般都會將這種行為以大不敬罪名進行處理。而受到這種處理的臣子,一般情況下都會失去皇帝的寵信,或被撤職、坐牢,嚴重的還有可能會被抄家或者被斬殺。

因此只要臣子不傻,就絕對不會做出丟掉皇帝賜予的胙肉這種蠢事來,至於電視裡面出現的有關情節,只不過是編劇們不懂史詩,胡說八道而已罷了,大家看看開開心就好,千萬不要當真。


落下m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帝賞賜給大臣的豬時子,出了宮門就被扔了,這純粹是活膩歪了。別說賜給了可以吃的豬肘子,就是賜一壺毒酒,大臣也要山呼萬歲,叩頭謝恩。



皇上賞賜豬肘子,說的是滿清時代的典故,滿清統一中國之後,為了市恩,皇帝在一些重大節日或者祭祀的時候,會賞賜給大臣和侍衛一些白水煮肉,美其名曰“福肉”“蚱肉″,說實在的,這些肉還真不好吃,可是不好吃那也是皇上恩典,嚇死也不敢扔啊。



其實,能做到面見皇上,享受到皇上賞賜的大臣都是有腦子的,一般情況下,都會裝模作樣,或自備鹹鹽,偷偷抹上,勉強吃掉,或淺嘗輒止,待人不注意時偷偷藏起來,拿回家去深加工。



有人說紀曉嵐喜愛吃肘子,有一次大臣們把皇上賞賜的肘子全部放在了紀曉嵐轎子裡。這純粹是以訛傳訛的無稽之淡,君君臣臣,階級森嚴,稍微有點腦子,也不會明目強膽的無視皇家尊嚴。


萍風竹雨123


誰敢?出宮門就扔,群臣看見會舉報的,有那麼傻的‘大臣’?回家再扔就是膽大的了!


命理創論


皇上賜的東西,你隨便亂扔?還想不想活了,再說你不想吃,不能拿回家給下人吃,不是每個官員都家裡富的和和大人一樣,就是和大人也知道愛惜東西的


墨星一點


這是大不敬,被御史或者太監報告給了皇上,打成庶人都是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