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老照片:軍閥混戰之後的成都滿目瘡痍


民國初年,被炮火摧毀的家園。1917年夏秋兩季,美國社會學家西德尼·甘博一行沿長江西進,乘坐木船從湖北宜昌啟程,經長江三峽,自重慶登岸;而後由重慶經銅梁、遂寧、潼川、中江、新都等地到達成都。在成都,甘博拍攝了一批記錄當地社會面貌的照片。

1917年,四川成都附近,一士兵找了個孩子幫他扛槍和行李。

軍閥混戰之後,家園淪為廢墟。甘博抵達成都時,這裡剛剛經歷兩場軍閥戰爭,街頭到處都能見到炮火過後所留下的斷壁殘垣。1917年4月18日-20日,川軍劉存厚與滇軍羅佩金在成都開戰,雙方互相開炮轟擊,全城火光燭天,殺聲震地。據紅十字會調查,平民百姓死傷1000多人,民房被毀3000餘戶,火勢一直燒到22日才被撲滅。

軍閥混戰之後,修補成都城牆的缺口。劉羅之戰過去僅僅3個月,1917年7月,劉存厚又與黔軍戴戡因爭奪成都的控制權而爆發混戰。親歷此戰的餘承基在《劉戴成都巷戰目擊記》一文中寫道:“槍炮之聲,通宵不息,而民間哭聲與呼殺聲,震天動地,慘不忍聞……”,“川軍縱黔軍焚燬民房數萬家,兵民死傷者一萬有奇”,“合計省城繁華之處,已焚去一半,人民失業者不下十餘萬”。

戰火過後剩下的斷壁殘垣,百姓失去家園。短短几個月的時間,連續兩次大戰,曾經美麗的成都城區頓時變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甘博用其飽含人道主義的鏡頭記錄下了戰後成都的場景。


抬棺材的人們。據不完全統計,從1912年民國建立到1935年蔣介石中央軍入川,四川地區“大小戰爭達四百次以上”,其中“規模較大的戰爭就達到二十九次”,幾乎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混戰發生。戰禍連綿,百姓的生活狀況可想而知。

農民驅趕著一頭豬,有趣的是,這頭小豬穿著草鞋。

戴大草帽的男子。除了戰爭,包括成都在內的四川全省還遭受土匪之害。當時全國多個省份都存在土匪問題,但是四川尤為嚴重。“今日四鄉之地,道路之間,何時無匪?何地無匪?”土匪造成的騷亂攪擾著地方的安寧。

街頭的貨擔。由於持續不斷的戰爭,導致四川經濟發展停頓,甚至倒退,百業凋敝,土地集中於少數大地主、軍閥手中,百姓生活貧困。在號稱“天府之國”的膏腴之地,大量百姓竟然吃不飽飯,真是荒唐!

甘博拍攝的獨輪車。這類木製車輛是當年成都街頭最流行的“出租車”,因行走時車輪吱吱作響如雞鳴,俗呼雞公車。雞公車獨輪著地,無論平原、山地、小道都可以暢行無阻,經濟實用。農閒時,車伕們進城搭客掙錢,市區裡專門發展出一批推貨載人的雞公車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