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一般来说,程朱理学没有夺得绝对的伦理话语权之前,宋朝老男人的日子还是过得蛮滋润的。政治人文环境一宽松,

文人潜意识中的那种风花雪月情绪及心境就会得到很大释放。

苏东坡,名苏轼,字子瞻,不仅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著名的医药学家、农田水利家、创造发明家,而且也是一位美食家,号称“饕翁”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在杭州“五柳鱼”又常常被称为“东坡鱼”,这苏东坡与“五柳鱼”有着什么内在联系呢?原来里面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其真实性虽从史料中难以考证,却为“五柳鱼”平添了一些情趣。相传,某日苏东坡让厨师做道鱼肴尝鲜,菜端上来后,只见热气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品尝,

忽见窗外闪过一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呢”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问甚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谨慎地回答:“苏子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东坡答道:“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字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是要吃他的那盘鱼。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过了些日子,佛印宴请苏东坡,照样蒸了一盘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将鱼放在身旁的罄里。不料苏东坡早已看见。只是装着不知道,说道:“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长春在。”佛印不知道苏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假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哈哈大笑说:“你罄里有鱼啊,拿出来吃吧!”佛印拿出鱼来对苏东坡说:“吃鱼不难,不过你要说出这鱼的名称来。”苏东坡说:“这不是五柳鱼吗?”佛印笑着回答:“这不是五柳鱼,这叫东坡鱼,你看长长的、白白的鱼身不是像你的长脸吗?那五道刀痕不是像你的五绺长须吗?”东坡举筷一尝说:“苏东坡吃东坡鱼,味道好鲜啊!”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从此,“五柳鱼”又叫东坡鱼了,成为西湖一道名菜流传至今。相传与苏东坡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

像苏东坡这种大文豪,不管身处顺境逆境,也不管是身居高位还是遭受贬官流放,不仅能在每个地方发现美食,而且身边都一直不缺以他为偶像并十分钟情于他的红颜知己。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熙宁四年,即公元1071年十一月,霜风凄紧时,苏东坡终于抵达了美丽的杭州。他以一首小诗表达了内心的喜悦: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诗酒趁华年,三十多岁的儒家门徒兼吃货苏东坡正值生命的黄金时段,他来到了杭州,杭州这座秀丽的江南古城,赐予了他一段无比安逸的幸福。

首先是接连不断的酒局。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大名士,杭州文人和官员对他保持着某种好奇与尊敬,不断邀请他出席一些酒局,而他本人也喜欢聚众泥饮。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美景总得与佳人和艳遇相随,才更显温柔动人。苏东坡在西湖,竟然就有这样的艳遇。《瓮牖闲评》津津有味地记载了东坡先生的这次艳遇:

有一天,苏东坡和一个朋友坐在临湖的亭子里喝茶,闲散地观看湖景。这时,有一叶小舟从远处的荷叶丛中撑了过来,船上是几个化着淡妆的女子。

其中最漂亮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妇,坐在船头鼓筝,“风韵娴雅,绰有态度。”苏东坡是真性情的男人而不是道学家,他也像我看到了美女一样,“竟目送之”。女子一曲未完,已经飘然而去。

美丽的女子甚至比美丽的江山更能牵动文人的思绪,更能刺激他们的创作欲望。据说毕加索每一幅成功的作品之后都有一个女人的影子,苏东坡虽不至于此,但当他回到家里,对白天所见过的那位风姿绰约的少妇,眼前总也挥不去。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夜不能眠的大师披衣下床,一首《江城子》一挥而就: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千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念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美丽的邂逅引发了美丽的惆怅,而美丽的惆怅则催生了美丽的词作。让苏东坡又惊又喜的是,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几天后,当苏东坡坐在同一座临湖的亭子喝茶时,那位动人的少妇竟然再度坐着小船前来。这次,船上只有她一个人。她径直走到苏东坡旁边告诉苏东坡,她对诗人倾慕多年,“无由得见,今已嫁为民妻。闻公游湖,不惮呈身以遂景慕之忱。”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至于后事如何,书上没有说,我们只能凭借可贵的想象力了:当一个多情而动人的女子主动找到她仰慕的诗人,将有多少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据《春渚纪闻》记载,就是在苏东坡被贬黄州的日子里,身边甚至一度连个亲人都没有,每日混迹于普通老百姓之间,居然也能吸引一位当地知名歌女李琪的青眼,坚持要正被“双规”的倒霉东坡赐诗。

据说他是在出席当地官员的一次宴会时认识这位名歌星的。东坡虽然还在落难,不过他的才名早已满天下,很多人都喜欢索要他的墨宝,喝酒兴起的苏老爷子也乐呵呵地写啊写,从不吝啬。

李琪一听到文豪苏东坡来了,也不可免俗地连忙向夫子求诗,并且要求写在丝罗袖衫上,就像现在的追星族让明星把名字签在汗衫上舍不得洗一样。

苏东坡也不扮大牌,立马就写在了美女的长袖上:“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写了这两句无头无脑又平淡无奇的断头诗后,就把美女晾在了一边,继续和旁边的人饮酒作乐,当女歌星透明了一样。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就这样打发了?李琪不服气,也不相信夫子就这么点本事,于是又央求苏东坡再写。看到美女美目顾盼,苏东坡也不再矜持:“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这两句猛啊,用典精美贴切,大意就是说美女李琪好比是一朵艳丽海棠,而我老夫子就好比是杜甫,海棠虽好,诗圣杜甫从来没为海棠写过一首诗,而我却给美女签名惠赠。

这下意境全出来了。想不到东坡的一次无意“调戏”,居然让一个小歌女名留青史!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这些环肥燕瘦的歌女们之中,有一个娇小玲珑,面带稚气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只有十二岁,苏东坡为她写了一首词:

琵琶绝艺,年轻都来才十二。

拔弄幺弦,未解心指下传。

主人嗔小,欲向春风先醉倒。

已属君家,且更从容等待他。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这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名叫朝云,目不暇接的美女群中,苏东坡独独对她情有独钟。苏东坡为她从官籍里赎身,把她带在身边,朝云就此成为苏东坡的侍妾。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被人亲切称为“张三影”的北宋词人张先,是苏轼的好朋友,两人均是“萝莉控”。

老来雄心在的张先80岁时娶了一位18岁的“萝莉”为妻,还十分恩爱。

一次宴会上,颇为得意的张先调侃自己的新娘说:“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在座的另一“萝莉控”苏东坡立马意味深长地和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一树梨花“压”海棠,既暧昧又贴切,一言尽得风流,两个“萝莉控”果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自古名士多风流!苏东坡西湖也有过与粉丝的一夜情

孟子曾与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

这里应该 读作"食色、性也",食-这里是动名字,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也许是食物),是本性使然;要从告子的论点上来理解。

美,美是人类所喜爱,所向往事物的共性。就人的主观而言,美就是精神快感。它产生于直觉,随人们的文化发展而发展,美的直觉除了本能因素也掺进了知识、联想、感情等高级的心理因素。悦目之画、悦耳之音、悦口之味、悦意之景、悦情之文、悦心之器、凡能使人产生精神快感的事物,都是美的来源。

但是不要忘了凡事要有度!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法规!

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最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