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立,構建塑造

裡,內心世界

構建孩子完滿內心世界的基礎是良好的親子關係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謂“看”就是預測。對於這句“老人言”很多人都不以為然,甚至排斥。因為從表面上看,這句“老人言”過分強調“天賦”決定人的一生而忽略後天的努力。而實際上這句“老人言”有著更為深刻的內涵。三歲看其“情”——出才,七歲看其“志”——出息。

三歲七歲是“童”。童是由“立”與“裡”構成。立,是構建,塑造。而“裡”是指人的內心世界,所謂“表裡如一”,“裡”指的就是人的內心世界。從“童”這個漢字可以看出這句“老人言”更強調七歲之前的孩子可塑性最強。也就是說七歲之前孩子的生活環境、生活經歷以及接受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在此期間父母的處世態度及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三歲看大”是說每個孩子在三歲之前都表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也就是俗話說的“出才”。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這一“與眾不同”、這一“出才”並加以培植。孩子過生日時讓孩子抓周,就是讓我們發現孩子的這一“與眾不同”。通過名字可以引導、培植孩子的“與眾不同”與“出才”。

抓周就是在孩子過1週歲生日時,在孩子面前擺放各種各樣的物件任孩子隨意抓取,看孩子對什麼物件有“感”,以此來考察孩子的“情”——情趣、喜好以及志向等。

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七歲看老”看的是孩子的“志”——包括意志、志向。

意志是志向的基礎,俗話說的“葫蘆吊大,孩子跌大”,“跌”就是在錘鍊孩子的意志。當然“跌”還包含了“犯錯誤”。允許孩子犯錯誤,錯誤讓孩子經歷的挫折,而挫敗感是錘鍊意志的最佳方式。

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對於“跌倒”的孩子家長們有著不同的態度和表現,有的覺得無所謂讓孩子自己爬起來;有的一驚一乍以此來表示對孩子的“關心”;有的甚至會懲罰絆倒孩子的“元兇”以此給孩子“解氣”。

家長們在“不經意”間的態度和言行舉止影響著孩子的意志,讓孩子變得更頑強或者是更懦弱。對於犯了錯誤的孩子更是如此。

溺愛是在損毀孩子的意志,讓孩子變得更懦弱!

所謂無志不立,是說志向引導人的一生,意志是志向的基礎,意志頑強才可能志存高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