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瀋陽——公主屯後山遺址

公主屯後山遺址

公主屯後山遺址.

由大哥友情提供圖片!感謝!

這裡是瀋陽——公主屯後山遺址
這裡是瀋陽——公主屯後山遺址
這裡是瀋陽——公主屯後山遺址
這裡是瀋陽——公主屯後山遺址

公主屯後山遺址位於新民公主屯後山臺地上。坐落於新民北境,東北緊依遼河右岸支流秀水河南岸,東南毗鄰新民至法庫公路,其地理位置恰處在遼河與養息牧河與秀水河三河交匯的沖積平原北緣臺地,具有優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條件。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79年發現,面積約15萬平方米。地表暴露大量的陶片、器耳、器足,在東南部的斷崖上發現有遠古時代的房址、灰坑、墓葬。該遺址文化層堆積厚達2米,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一種是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墓葬,以夾砂紅陶、紅褐陶為主,火候較高,素面無紋飾。器耳一般以板狀、橋狀耳為多上面飾網格劃紋,器足多見圓錐形和扁狀實足,可辨器形有鼎、鬲、壺、甑、罐、缽、碗、紡輪等。此外還發現新石器早期的壓印“之”字紋和劃紋陶片,數量較少。墓葬為單人土坑豎穴墓,葬式有屈肢、直肢兩種,隨葬品多為一壺一缽。另一種是青銅時代文化,為鄭家窪子類型,出土有陶器、磨製石斧、石劍柄等,多為夾砂褐陶,器形有深腹大口圓沿平底罐,空足鬲、陶盆等。遺址上層還有大量漢代和遼金時期的遺物。該遺址為研究高臺山文化和鄭家窪子文化提供了線索,對研究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在新民縣(今新民市)境東北的遼河支流秀水河畔,於20世紀70年代末,發現了一支青銅時代早期的重要部族聚居區——新民“公主屯後山遺址”。這是遼河右岸河谷臺地中發現的一處重要的青銅時代部族聚落區或城邑建築。

在已發現的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約15萬平方米的遺址中,堆積的文化層及其文化內涵豐富。從地表分佈看,即有大量陶片、陶器耳和器足。在遺址東部靠近秀水河的臨河斷崖處,發現諸如房址、灰坑、古墓葬等厚達2米以上豐富的文化堆積層。經考古探查,按照堆積的文化特徵,可分為四種不同時期的文化層:即青銅時代早期相當於“高臺山類型”的遼河中游早期青銅文化;青銅文化晚期、漢代文化層和遼金時期文化層。其中遺址堆積的最早期和典型器物,為青銅時代早期,相當於同縣境的“高臺山類型”文化。其更早的遺物,則還有屬於“新民偏堡類型”的新石器晚期的夾滑石褐陶劃紋陶片,反映出該遺址延續久遠的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

在公主屯後山典型的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層中,發現的陶器以夾砂紅褐陶和灰褐陶為主,陶器多素面無紋飾,表面多經打磨光滑。器耳多板耳和橋狀橫耳。可分辨的器形有鼎、鬲、瓶、壺、罐、甑、缽、碗、紡輪等。與瀋陽“新樂遺址”上層青銅時代的某些器物相同,具有遼河中游北方素面褐陶系統與遼西“夏家店下層”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織的文化因素。

在公主屯後山遺址的青銅文化晚期遺存中,發現有相當於瀋陽“鄭家窪子類型”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堆積。已發現的房址多為長方形半地穴式,房址中出土的陶器多為夾砂褐陶質,以深腹大口沿平底罐為主,還有少量空足鬲、陶盆等。其陶器多胎質粗糙、火候較低並素面無紋飾。而房址中石斧和仿銅石劍柄的發現,證明了這一時期應屬於遼河中、下游及遼東半島上的青銅時代發展階段。而公主屯後山青銅時代遺物的發現,由於其地處遼河中游的古、今交通要道上,其遼東和遼西不同部族文化交融的特徵尤為突出。遼東土著的夾砂素面褐陶與遼西的鼎、鬲文化共存,顯示其中間地帶青銅時代獨特的文化風貌。

新民縣公主屯後山遺址,其不同內容和時代疊壓的豐富文化遺存,為尋找瀋陽地區繼“新樂文化”和“偏堡類型”之後,青銅時代早、晚兩期文化及其人類居住址,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人類學信息。這一歷經千年有著連續堆積的下遼河文化,對研究和復原瀋陽地區的早期青銅時代區域文化史,其重要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高臺山文化,是下遼河流域早期青銅時代的一支考古學文化,最早發現於瀋陽新民縣高臺山,1988年彰武平安堡遺址發掘後,被改稱為“高臺山文化”,主要分佈於瀋陽市新民縣,法庫縣,彰武縣。根據碳十四測年,距今3335年-4355年,典型的遺址有新民公主屯後山、新民高臺山遺址,彰武平安堡等,遺存多為墓葬,灰坑,房址並存,一處陶窯,出土了大量的生活工具,生產工具,動物遺存等。高臺山文化是遼西地區魏營子文化和夏家店上層文化的主要來源。

關於高臺山文化經濟形態,限於資料匱乏,探討較少,瀋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發表的《新民高臺山新石器時代遺址1976年發掘簡報》提到“這種文化類型或可屬夏家店上層,是沿遼河、渾河流域分佈最廣,延續年代最長的,以定居、農耕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陳明煥從人地關係角度探討,認為“該地區的地形地貌條件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出土的家豬和家犬比例最高,說明有以家畜飼養為主的畜牧業,還有少量的野生動物,也有狩獵活動,食物來源總體來說比較匱乏,高臺山文化時期是以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定居農業為主,以家畜飼養為主的畜牧業為輔,此外還有比重較小的狩獵、採集經濟。”[27]曹鈺笛從下遼河地區青銅時代文化生業與技術角度分析,認為“下遼河地區處於北溫帶,周圍河流眾多,物產豐富,有著特殊的地理環境,青銅時代早期出土的生產工具中石器最多,出土的生活用具也較多,出土的狩獵、捕魚的工具有石鏃、石錘、棍棒頭、石球、網墜、石刀、石斧等,大量陶器的發現不僅反映出了此時製陶業的發展,同時也顯示出農業的發達,正是為了滿足豐收食物的盛裝與燒煮,陶器才大量製作,當時居住在下遼河地區的先民們過著以農業為主,狩獵和捕魚為輔的生活,漁獵業較為成熟。”[28]湯卓煒從人地關係角度分析認為,“出土的石質生產工具發現的不多,主要有半月形穿孔石刀、石鐮、石刀等。而骨器製作卻非常精細,出土大量骨器,其中用豬、牛、鹿肩胛骨或下頜骨冠突部分製作的骨鏟最具特色,更適合於非旱地農業耕作活動,遼寧阜新勿觀池遺址發現的一些水渠遺蹟,推測可能用於稻作農業的灌溉,聯繫大連大嘴子發現的同時期水稻的考古資料可以推測,這裡也應當於古代稻作有關,這些乾渠、支渠和毛渠的組合說明,3.5kaBP這裡曾經存在一套屬於高臺山文化的農田灌溉系統。

公主屯後山遺址於遼河流域,處於遼西地區與遼東山地之間,為它們之間的文化傳播起到了紐帶的作用,因此下遼河地區的考古學文化面貌呈現出或此或彼,既此又彼,又獨具特色,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這一地區在史前時期、早期青銅時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農業、畜牧、採集、漁獵並存的經濟形態,同時這一區域的經濟結構與黃河、長江流域有明顯的不同,這些研究成果對於深入探討該地區不同考古學文化之間經濟形態的演變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並在一定程度上對下遼河流域古代文明產生的動因與過程的探討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