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襄樊围绕诸葛亮改了哪些东西?

直播南阳


襄樊为抢诸葛亮躬耕地篡改了哪些东西?

①把岳飞过南阳,夜宿卧龙岗书写的《出师表》拓片搞走,把题跋里“过南阳,夜宿卧龙岗"字抺掉…石刻后挂到襄樊"隆中"。

②诸葛亮死200多年后,根据襄阳习凿齿一句:好像(号曰)城西二十里有亮宅。把叫了几千年阿头山改为隆中山,1893年又改为古隆中。(孔明一辈子没提过,到死也不知道隆中在哪)

③2002年3月下文再把泥嘴镇改为卧龙镇。

④2010年11月26日又把襄樊改襄阳。

⑤2003年五次去北京人教出版社“公关活动"将《草庐对》篡改《隆中对》,把南阳注解为襄樊一带(详见《襄樊晚报》2003年7月18日报道罗市长亲自去)。

⑥1990年襄阳象跑项目一样,商请中风一年多的地理"砖家"谭其骧在单方面组织的诸葛亮文化研讨会上突然改口说他本人早期研究失误,以今天结果为准!诱邀当场写下"隆中归南阳郡…"题词,襄阳立即刻在石头上,如今竖在襄樊"号曰隆中"门口。谭砖家不久中风复发,说了假话被诸葛亮召去阴间赎罪。那个石碑也被人戏称招魂碑。

⑦襄樊丁宝斋编《隆中志》时,收录的古诗涉及南阳诸葛躬耕地的字词,竟敢全部篡改为隆中,无耻之极。(这人属于不负责任的垃圾学者) 就连金庸笔下虚构的郭靖,黄蓉也编入当地名人录。在襄樊雕像了。

⑧近期又在隆中边上选了一个土岗,挖掘机整理后起名为卧龙岗,并用水泥混凝土建了草庐。听说下一步要直接改称湖北省诸葛亮市。

作家二月河对襄樊疯狂造假历史,丧失底线攻关,送礼,商请砖家出证,狂改史料,改地名,抢南阳躬耕地的行为说:历史不属于有钱人,历史不是泥巴捏的!


直播南阳


襄樊是襄阳的别名,近代也好,现代和当代也罢,都喜欢通过历史打造文化名片。而襄樊最大的名片,无疑就是诸葛亮这个名人了。其实诸葛亮是山东人,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襄樊人,他十七岁随叔父从山东来到襄樊,在隆中隐居,起了个名字叫“卧龙”。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结果刘备听了司马徽的介绍和鼓吹,三顾茅庐,于是引出了隆中对的故事。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就是从襄樊开始的。

襄樊其实是襄阳和樊城的合称,但襄阳的历史非常悠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近代襄樊第一步,就是改回襄阳。因为襄阳比襄樊更有知名度,有历史深度和厚度。诸葛亮在襄阳城外的隆中种了十年地,叫了十年卧龙先生,所以古隆中成了襄阳城最有名的历史名人居住地。成了当地的一张著名旅游名片,《三国演义》一共有120回,其中有31回的故事发生在襄阳。所以当地政府利用襄阳城和诸葛亮,做了不少文章,比如从从1993年起举办了八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设计了庄重的诸葛孔明敬拜仪式,古隆中的参观,隆中对景区的现场展示。又因为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安排了智慧之光的生火采集与传递,以及“中国创意研究院卧龙分院”等上百个古襄阳文化主题活动,还建成了著名的诸葛亮文化广场,将诸葛亮铜像放在广场供人们参观和纪念,使之成为襄阳市标志性景观之一,“天下隆中对,传奇襄阳城”因为诸葛亮成为襄阳市的文化瑰宝,也成了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春秋史社


承蒙几位朋友几次邀请,再来说说看法。

一,关于襄阳更名


襄阳名字起于西汉,先后为:襄州,襄阳县,襄阳郡,襄阳府 ,襄阳 道,襄阳专员公署,襄阳行政公署,襄阳地区,襄樊市,襄阳市。对于近代中解放前的名称,提问人绝对不想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在乎的是襄樊更名襄阳。从而想牵出所谓“襄阳为争诸葛亮”才改名的目的。



1949年6月,刘邓大军打下襄阳县内的襄阳城与樊城,两城直线距离有1000米。然后将襄阳城,樊城的约五万人成立县级市襄樊市,襄阳县仍然存在,统归襄阳地区管辖。1979年,襄樊市提格为地级市,与襄阳地区平级。1983年以襄阳地区为主,襄阳地区与襄樊市合并为襄樊市。但是,请记住,此时襄阳县仍然存在。

2000年,人民日报记者在《人民日报》刊登文章《襄樊何不称襄阳》,拉开了襄阳更名的序幕,襄樊市也认为人民日报的文章非常有道理。襄樊市报湖北省以及国务院,国务院批准襄樊市更名襄阳市。襄阳县更名襄州区。从这个更名过程看,襄阳从解放前到现在,襄阳名字一直没有丢。或者以地区,或者以县级政权存在,所以襄阳改名与诸葛亮毛的关系没有。提问题的人这样发问,是鸡肚心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二,关于襄阳古隆中,南阳武侯祠的定位问题。我认为,应该实事求是,都要有以证据为基础。作为考古研究工作,不是那些人靠嘴皮子说出来的。而我们有一些网友,看了几篇文章,喜欢道听途说,就敢下结论。我认为,在这方面应该尊重专家,尊重文物管理部门。值得敬佩的是,河南省文物局也认为:襄阳古隆中是诸葛亮的故居,是三顾茅庐《隆中对》发生的地方。南阳武侯祠传说是诸葛亮的躬耕地。认定非常清楚。下面是国家文物局编写的《中国名胜词典》中的内容。河南省文物局参加了编写:

1,这是国家文物局主编的有关古隆中,武侯祠的认定。国家文物局是主编,河南省文物局参加了编写。



3,关于襄阳古隆中的认定。
4这是对南阳武侯祠的认定。看了这些,对于个别满怀信心想游戏襄阳的朋友,可能“蔫”了!


岘山石头


诸葛亮错了!!

1、改诸葛亮说的“南阳”

诸葛亮说“躬耕于南阳”,湖北襄樊说诸葛亮说的“南阳”是南阳郡。真的吗???汉、三国,南阳一指南阳郡,二指南阳城(宛),如诸葛亮《后出师表》“困于南阳”之“南阳”即南阳城(宛)。

襄樊砖家怎么知道诸葛亮说的“南阳”是南阳郡?

2、改“南阳”范围

在湖北襄樊市长五上北京的“努力下”,2003年人教版语文说“南阳,今湖北襄阳一带”。

3、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出处。

某砖家说这句话出自《隆中对》

4、篡改《三国志》

某砖家说“《三国志》记载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去襄阳城西二十里之隆中躬耕”

5、篡改岳飞书《出师表》

岳飞在南阳卧龙岗撰写的《出师表》有“自序”——“过南阳,谒武侯祠而做”。可是湖北襄樊“复制”后竟然删除“过南阳,谒武侯祠而作”这几个字。

6、篡改自己历史。

湖北襄樊否定襄阳郡,认为诸葛亮不承认襄阳郡,否定襄阳郡瞎邓县,否定关羽襄阳郡太守,诋毁关羽。

7、篡改古诗词

唐朝胡曾的《南阳》被篡改为《隆中》

8、篡改“签名”

1999年,江视察襄樊隆中,“签个名”,被篡改为“题词”,并“立碑纪念”

9、篡改诸葛亮籍贯

某砖家说“南阳”是诸葛亮是籍贯,即诸葛亮是襄樊人。《三国志》明确记载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沂南)人。

10、篡改《出师表》

2016年,湖北襄樊宣传部微信号“汉水襄阳”说诸葛亮“隐居襄阳,躬耕隆中”。

其实,在湖北襄樊砖家看来,诸葛亮错了!!


断鹰攀崖


南阳人胡扯一气,把阿头和隆中混为一团,襄阳地名你南阳有什权利乱改,诸葛亮比习凿齿大一百岁,诸葛亮死后二百年习凿齿还能写书?









提醒辣语


诸葛亮生在山东,死在四川,后裔在浙江。全国有武侯祠留存下来的不下十处。诸葛亮是谋略家?政治家?军事家?都不是,出山到死没打过几次胜仗,出师表,隆中对,也不是千古奇文,本来刘关张是合兵一处的,一个出师表让刘关张分兵三处,结果,将关羽弄死在荆州,将张飞弄死在益州,将刘备弄死在白帝城。最后,本来实力不强,占云贵川陕甘宁等实力强了在跟魏国死掐呀,可是非要鸡蛋碰石头,第一个被魏灭了,让吴国苟延残喘的几十年。这就是一个谋略家,一个军事家干的事,有什么好争的?


原野45684378


jzljzl1

1986年12月8日国发〔1986〕104号《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招集全国的历史、社会、地理、考古学专家做了诸葛亮居住地的专题研究认为襄阳,三年后再次肯定襄阳。

创建于2018.4.18


秋雨不再来1


呵呵,一小撮国人善于内斗,借着诸葛亮发现旅游是好事,没有必要互相攻击,襄樊发展襄樊的,南阳发展南阳的。尊重历史,偷盗臆造不可取。另外不知道南阳的诸葛庐建于何朝何代,襄樊的诸葛庐建于何朝何代?


廣藝齋主人


"出师表”的南阳为郡,比如在后出师表指曹操困于宛城。诸葛亮的两道出师表见证诸葛亮所指明确。郡(不用于指宛城)包含37县,如果指当今的南阳市诸葛亮用了宛城(现南阳市)。


jzljzl1


南阳人扯淡,有种别在头条上乱说,中国社科院已有定论的东西也敢否定。脸厚无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