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為什麼我的意識在這裡,而你的在哪裡?為什麼每個人都被分為主觀和客觀?我們每個人的大腦如何接收外界的信息?為什麼有些東西是有意識的,而另一些明顯不是?老鼠有知覺嗎?一個小昆蟲有知覺嗎?細菌呢?

這些問題都是“身心問題”的各個方面,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心靈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可以說,人類從出現到至今,一直在思考意識的本質,其實這種思考本身就是意識的體現,但是意識是怎麼出現的,這個謎題即使放在現在仍然撲朔迷離。

雖然,目前有多達十幾種解釋意識產生的理論,但是都不能非常令人滿意。

今天,我們將從混沌和秩序入手,一起來討論意識的產生問題。

熱力學第二定律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眾所周知,熱力學第二定律是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基礎定律。

那什麼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呢?簡單點說,就是說有個克勞修斯的人認為:不可能把熱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這個說法揭示了熱量傳遞的不可逆性;另一個叫開爾文的說法是: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熱使之完全轉化為功而不引起其他變化,這個說法揭示了熱功交換的不可逆性。

舉個栗子,你在開水杯子里加一塊冰,很快杯子裡水溫就會涼下來,但是這個過程卻無法逆轉,你不可能讓你這杯溫水還原成一杯熱水喝一塊冰。這個過程就是系統從有序向無序轉化的過程,“熵”就是系統有序度的一個度量,而這杯水溫度的中和過程也是熵增的過程。

似乎到處都存在熵增現象,碎了的杯子無法復原,潑出去的水無法自動回到盆裡,宇宙持續膨脹並更加無序等等。

熱力學定律似乎指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大自然會無情地從有序的低熵狀態向更無序的高熵狀態退化。

秩序

但是,在熱力學熵增的無序中,往往到處蘊藏著秩序。這種秩序遍及自然界的各個尺度,小到原子核,大到宇宙。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當上萬億個電子在超導體中前進的時候,它們步調一致,似乎遵循著某種秩序,從而使電流在零電阻的狀態下流過。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當我們每晚來到馬來西亞的潮汐河流旁,我們可以看到成千上萬只螢火蟲聚集在紅樹林中,同步閃爍著,它們似乎遵循著某種秩序。這種秩序還表現在夏日上萬只蟋蟀的齊聲鳴叫、大海里魚群的靈活的分散組合等等。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在宇宙尺度上,同樣存在著這種現象,月亮的自轉與它繞地球的公轉完全同步,因此我們總是隻能看到月亮的一面。

當然,最神奇的莫過於人類的意識,建立在原子層面的物質,最終產生了超脫於物質的精神世界,這本身就是秩序的最高體現。

同步和共振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顯然,秩序存在於宇宙的各個層面,如果我們深入研究就會發現這些秩序存在著一個共同點——運動和振動。

所有的物質似乎都在運動,即使看起來似乎靜止的物體也是這樣,只是它們振動的頻率較低罷了。

當不同的振動物體聚集在一起時就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它們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後以相同的頻率開始振動。這種自發的“同步”,有時會以一種看似神秘的方式出現,這被描述為自發的自組織現象。

超導體如此,激光的產生如此,螢火蟲如此,魚群如此,月球如此,宇宙亦如此!

直到幾年前,關於同步的研究還是一個單獨分離出來的分支,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工程師和社會學家分別在各自的領域耕耘,通過看似獨立的方法進行探索。漸漸地,同步科學開始整合從各學科中得到的見解,這一新科學的核心是對“耦合振子”展開研究。

電子、螢火蟲或行星,都是振子的集合。所謂振子,是指自動循環的實體以或長或短的規律性時間間隔一次次重複自己的行為,例如電子的振動、螢火蟲的閃光或行星的公轉。對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振子,如果某些物理或化學過程使得它們相互影響,那麼則稱之為“耦合振子”。螢火蟲用光交流,行星通過萬有引力相互作用,心臟細胞來回傳遞電流,正如這些例子所暗示的,大自然在利用各種可能的渠道,使得它的振子相互交流。交流的結果經常是同步,所有振子開始整齊劃一地運動。

也就是,秩序似乎可以通過同步和共振的方法從混亂中湧現出來。

人類意識起源於同步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人類的幾種腦電波圖譜

有趣的是,神經科學家在他們的研究中也發現了同步現象。大規模的神經元放電在人類大腦中以可測量的頻率發生,所以哺乳動物的意識被認為很可能與各種神經同步有關。

德國神經生理學家帕斯卡爾·弗里斯已經探索了大腦中各種電模式同步的方式,以產生不同類型的人類意識。

弗里斯關注的是伽瑪波,貝塔波和西塔波。這些標記指的是由放置在顱骨外部的電極測量的腦電振盪的速度。當一組神經元使用電化學脈衝相互交流時,就會產生這些振盪。這是這些信號的速度和電壓被平均時,就產生了可以以每秒為週期進行測量的腦電圖波。

伽瑪波與大規模的協調活動有關,如知覺、冥想或集中意識;貝塔波則與高強度大腦活動或興奮有關;西塔波則與放鬆或白日做夢有關。據弗里斯說,這三種波的共同作用產生或至少促進了人類各種意識的產生。但是目前腦電波和意識之間的確切關係仍有很大爭議。

泛靈論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在弗里斯和許多人的工作基礎上,科學家不僅解釋了人類和哺乳動物的意識,而且似乎可以將意識推廣到更廣泛的方面,這就是泛靈論——即所有物質都有與之相關的意識,即泛靈論認為我們周圍的實體的行為,從電子到原子到分子,從細菌到老鼠,蝙蝠,老鼠等等,所有的事物似乎都可以被看作是有意識的。

泛靈論認為意識並沒有在進化的某個階段出現。相反,它總是與物質相聯繫,反之亦然——它們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但是,與我們宇宙中各種各樣的物質有關的絕大多數大腦都是極其初級的。例如,一個電子或一個原子,只享有少量的意識。但根據這種思維方式,隨著物質變得更加相互聯繫和豐富,思維也變得更加豐富,反之亦然。

生物有機體可以通過各種生物物理途徑快速交換信息,包括電和電化學途徑。非生物結構只能通過熱/熱通道內部交換信息,所以相比之下,這一過程要慢得多,信息量也要少得多。所以相比和人類同樣大小的巨石和沙堆來說,生物體可以利用它們更快的信息交流渠道來產生更大範圍的意識。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所以,從某種層面來說,巨石和沙堆僅僅是“聚合體”,僅僅是在原子或分子層面上高度初級意識實體的集合。這與生物生命形式中這些微意識實體的組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更高層次的宏觀意識實體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這種結合過程是生物生命的標誌。

泛靈論認為,當一個特定的共享共振擴展到越來越多的成分時,由這種共振和組合而產生的新意識實體就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

。例如,人類大腦中實現伽瑪同步的共享共振,其包含的神經元和神經元連接的數量就遠遠超過了貝塔和西塔同步的共享共振。

群體智慧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也就是說,低級意識實體的共享共振可以創造更高級的意識實體,共振波的速度是決定每一時刻每一意識實體大小的限制因素。

那麼更大的生物間的共享共振會不會產生更高層級的群體智慧呢?

就像螢火蟲一樣,它們的小光會同步閃爍。研究人員認為,它們的生物發光共振是由內部的生物振盪器產生的,這種振盪器會自動使每隻螢火蟲與其相鄰的螢火蟲同步。

這群螢火蟲是否擁有更高層次的群體意識?可能不會,因為他們共享共振的途徑仍然非常低級,所以我們不用藉助任何智力或意識就能解釋這種現象。但在具有正確信息路徑和處理能力的生物結構中,這些自我組織的傾向應該能夠產生更大規模的意識實體。

比如人類,如果人類的意識能夠通過某種方法達到更高層次的共享共振(比如,未來人類將意識全部上傳到網絡空間),那麼小編相信必然會產生更高層次的群體智慧。

關注《未來科技社》,一起眺望未來!

-----青雲計劃獲獎文章----

意識是什麼?這篇文章也許能給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