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課:關於詩的起承轉合

【詩的"起-承-轉-合】

寫在前面的話:

為了方便網友學習近體詩,對詩的"起-承-轉-合"有所瞭解,現參考諸家文獻和雲捲雲舒收藏的資料,綜合編纂了這份的材料。

什麼叫起承轉合?

起承轉合是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起”是起因,即文章的開頭;“承”是事件的過程;“轉”是結果,是轉折;“合”是對該事件的議論,是結尾。我們一般寫作文,也應該做到這樣的起承轉合

古人作詩,講究章法、結構的嚴謹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轉合(律詩是以“聯”、絕句和詞是以“句”、古體詩是以“偶句”為起承轉合的常式單位的)。“凡作詩詞,要當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這是從宏觀的謀篇而言;所謂“長篇須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態,一態一變”即“於豪爽中著一二精緻語,綿婉中著一二激勵語”,是就詩歌內在的情節和脈絡而言;“收句非繞回即宕開,其妙在言雖止而意無窮”是就詩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們在引領學生鑑賞古典詩歌時,從詩歌的起承轉合入手,通過對縝密的結構的梳理,就能實現對作品意旨“透過一層”的領悟。

平平仄仄平這句最怕孤

一、關於詩的"起"

古人對於詩文的開頭十分重視,有“鳳頭”之說。大凡經典之作,無不在如何經營“鳳頭”上煞費苦心,以求收先聲奪人或“意在筆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單起、對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興寄託,但基本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開門見山、當頭棒喝;一種是迂迴入題、託物起興。無論哪種“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筆勢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謂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紹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種。

1、 明起。從題之正面說,明見題意。 如:李白《早發白帝城》中“朝辭白帝極雲間”。

2、 暗起。不從題之正面直說,而題意自見。 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處”。

3、 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說起。 如:蘇(廷頁)《汾上驚秋》: 北風吹白雲,萬里渡河汾。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4. 反起。不從題面說,而光從題之反面著筆。 如:楊萬里《傷春》中: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關於點題。

點題要儘可能避用題面字。如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詩中用“朝辭”點題中“早發”。“白帝城”因沒有別稱無法避開。《黃鶴樓送孟浩然至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詩中用“故人”點題中的“孟浩然”,“西辭”點“送”,“下揚州”點“至廣陵”。

點題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點題的如:孟郊《洛陽晚望》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只見嵩山雪。

第三句點題的如:岑參《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此詩起手突兀,用的是逆入法)

第四句點題的如:劉長卿《送靈澈》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還。

有的詩全篇不點題,然而句句又都切題。 如牡牧《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二、關於詩的"承"。

古典詩歌不僅“起”的形態各異,“承”的方式也搖曳多姿。有總接,有分承;有明順,有暗接。無論那種方法,依據文本中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應該是體察詩歌結構的不二法門。歐陽修在《筆說·峽州詩說》曾說:“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則上句頗工。”由此可見“承”在詩歌的結構中所起的作用。

因絕句的內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或即事發感,故起承二句多為寫景或敘事。

寫景:“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起句寫下,承句寫上。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起句寫近,承句寫遠。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起句寫先,承句寫後。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起句寫地,承句寫天。

敘事:敘事一般要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原因。當然,不是每首詩都是具備這五要素的,應根據立意的需要定取捨。起句沒交待清的,承句接著交待。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起句交待了人物“故人”、地點“黃鶴樓”、承句接著交待了時間“三月”、事情“下揚州”。

也有敘述人的先後行為的。 如:僧志南:“古木蔭中系短蓬,杖藜扶我過橋東”。

三、關於詩的"轉":

"轉”是指結構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轉換(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轉”在詩詞的結構中多指律詩的頸聯、絕句中的第三句詞和曲中的“過片”而言。它不僅使詩歌在章法上給人一種迴環往復、搖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導讀者從中體認思路,進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詩歌的主旨,故歷代詩人在詩歌的“轉”上,無不絞盡腦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古人所說的詩詞之妙,“妙在襯跌”。

承,是筆之意轉入正題之意。一般是從前一境界的寫景或敘事,轉入後一境界的抒情、議論或推理。若全篇平鋪直敘,必然呆滯刻板,缺乏生動之氣。所以說“宛轉變化功夫,全在第三句。”

李商隱《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由敘事轉議論。

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由寫景轉推理。”

李白:《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自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由寫景轉抒情。

四、關於詩的"合":

所謂“合”就是指詩詞的收束句。它既可渾圓章法,更是作者“感發意志”“體物寫情(劉勰〈文心雕龍〉)”“神光所聚(劉熙載〈藝概〉)”的“詩眼”和“詞眼”所在。

詩詞的結句的方式很多,但不外乎明結和暗結兩種。一是直接抒情、言志、闡理。另一種是“以景語結情語”(張炎)。所謂“以景結情”是指以“景物”來傳達、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託、抱負,即以“攬物”結“關合之情”。這樣做的好處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闡發第三句的意思,收住全篇。從章法上講,第三句為主。從內容上講,第四句為主。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意、理,一般都在此道出。所以此句最當用力,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為上。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若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作者在第四句表達出自己為政清廉,如冰清玉潔一般的自豪感。

起承轉合是作詩的常格。也可打破常格,出奇制勝.這當由詩人根據內容需要而作選擇。據劉熙哉《隋唐嘉語》載:“薛道衡聘陳,為《人日》詩云:‘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誰謂此虜解作詩?’及雲:‘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及喜曰‘名下固無虛士’”薛道衡此詩,格法變化迥異常規,是為活法。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亦屬活法的成功範例。

呂居仁《夏均父集序》中說:“學詩當學活法。所謂活法者,規矩具備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又不背於規矩也。”沈德潛《說詩語》中說:“詩貴性情,亦需論法。雜亂無章,非詩也。然所謂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應,承接轉換,自神明變化於其中。若泥定此處應如何,彼處應如何,不以意運法,轉以意從法,則死法矣。試看天地間水流雲在,月到風來,何處著得死法。”

五.關於句式

為什麼說第三句“轉變得好,則第四句如順水推舟矣。”從諸多古人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三、四句一般都是一義貫之,也就是一句話分作兩句話來說。兩句間的關係有單句式的,而更多的則是複句式的。

單句式中常見的是主謂關係:上句只說出主語(誰、什麼),下句說出謂語(幹什麼、怎麼樣)。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複句式的有:

1、並列關係:分敘有關聯的兩件事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如: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寺》

2、順承關係:按順序說出連續的動作或相關的情況。如:

“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張祜《贈內人》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3、 補說關係:下句對上句補充說明或歸結。如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4、 選擇關係:說出兩種可能的情況,讓人選擇。如

“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5 . 遞進關係: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進一層。一般由輕到重,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如

“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幾《山衢道中》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李商隱《無題》

6、 轉折關係:上句和下句的意思相反。如: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劉長卿《聽彈琴》

7. 條件關係:上句提出一種條件,下句是滿足這一條件的結果。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李白《客中作》

8. 假設關係:上句提出假設,下句說出結果。如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李益《江南曲》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9、 問答關係:上句提問,下句作答。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0、因果關係:一句說原因,一句說結果,如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海棠》

11、目的關係:一句表示一種行為,一句表示這種行為的目的。如;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崔顥《長干曲》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王令《送春》

複句式的意議關係,不僅見於絕句的三、四兩句,還有見於絕句整個篇章的。整篇複句式的絕句,章緊意密,渾然一體。如:

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是問答關係。

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是目的關係。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後面歸結前面的補說關係。

整篇複句式不再一一列舉,在此談一下用流水對結尾的問題.

絕句結尾兩句的轉合法也適用於律詩的結尾,所以作詩不宜用對仗結尾。如果用對仗結尾,一般要用流水對,否則就有鬆散之嫌。流水對與轉合法一樣,也是兩句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

王之渙的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以及杜甫的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兩首詩的結尾,用的就是流水對。

王之渙的 《登鸛雀樓》 雖然兩聯都用對仗,但是不失章法的完美。

而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首詩同樣是兩聯都用對仗,因結尾沒用流水對,就顯得鬆散。

杜甫的《絕句二首》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第一首鬆散,第二首結尾用流水對,就不鬆散. (注)

關於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 :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首詩則另當別論.

該詩起句突兀,章法獨特.結尾雖然沒用流水對,卻也不覺鬆散,仍算得上一首完整的詩。因為這首詩從章法上分析,它是將轉合兩句前置了.從內容上分析,它不同一般的觸景生情,見物生情或即事生感的詩那樣先寫景物後寫情感,而是先發感慨,後補緣由.即先寫情感,後寫景物..如同先說出論點,再列舉論據的論文寫法一樣.兩聯之間存有內在的密不可分的邏輯關係,因而讓人不覺鬆散.

從上述古人的話中,我們應認識並做到認真學法、依法,而又不守法、泥法。學而能化,規矩中有活脫,有創新。

寫作課:關於詩的起承轉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