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期間,天貓賣出了上百億的外賣


雙11期間,天貓賣出了上百億的外賣

今年是天貓雙11的第10年,也是以餓了麼為代表的O2O本地生活的第10年,就在11月份,餓了麼正式入駐天貓旗艦店,上線電子消費券。隨著2018天貓雙11落下帷幕,本次雙11成交突破2135億,創了新高,物流訂單突破10億。而餓了麼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和成長。當10年的本地生活遇到10年的天貓雙11,會擦出什麼樣更多的火花?

餓了麼如何玩轉雙11?

雖然這不是天貓平臺,第一次出現快消品的電子券,但是像餓了麼這樣將數百萬商家的服務和商品全部轉化成電子消費券,一次性集群化的推出,是前所未有的。這成為了本地生活與電商平臺的融合的標誌性事件,也是新零售的的一個里程碑。

雙11期間,天貓賣出了上百億的外賣

在餓了麼天貓旗艦店,餓了麼在保持原有設計和用戶使用習慣的原則下,同時融入了天貓平臺的元素,在細節設計上,根據早中晚套餐推出時間或者火鍋等不同套餐的類型,整個頁面的色調也會隨之變化。而卡券的使用上,也很人性化,在雙11期間推出的電子消費券,使用有效期最長達180天。而這一切,只是融合的剛剛開始。

服務和快消品電子化:

按照原來本地生活與電商消費的雙重軌跡和模式,消費者可以一次儲備一年的日用品,但不能在一天裡購買一年的外賣。由於服務和商品的侷限性,從而限制了市場銷量和成長空間。對電商平臺來說,將本地生活“服務”轉換為“商品“意義重大,基於商品模式,它可以進入天貓、淘寶等各個電商平臺,擴充商品品類;對實際銷量而言,電子消費券這一形式突破時間、地理維度的界限,打破外賣商家的運營、配送瓶頸。

餓了麼不是簡單的把原來的餐飲訂單直接的搬到天貓,而是結合原來服務O2O和電商商品的特性,兩者高度融合。用戶在天貓平臺既可以像之前O2O本地消費那樣直接點餐。同時消費者也可以像電商平臺消費習慣一樣,購買該券後,通過手機號即可存入用戶賬號內。電子消費券可以跨城市和地區,隨時使用該券。截至11月3日,已有近400個知名品牌和對應商品的電子消費券在餓了麼旗艦店上線。既保留了本地消費的及時性,又結合了電商平臺的靈活性和非時效性。

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實現了線上線下消費場景高度融合。用戶在餐廳等線下場景消費,可以直接購買天貓的電子消費券進行使用,同時可以參與在線的各種購物。用戶在天貓購物的同時,也可以進入餓了麼進行點餐和買券,徹底打通線上線下,實現吃喝玩樂全場景。

餓了麼的電子化和電商化,其實是對於大消費領域進一步深入佈局。其目標不僅僅是做大現有的餐飲服務和市場,而是要進一步的延伸到重新定義城市生活,從而”讓生活更美好、更便利”的目標 。進一步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合力並進。作為一個整體,推動以餐飲為主體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全面數字化、互聯網化升級。

融入電商玩法:

融入阿里生態之後,電商的文化和玩法滲透到餓了麼,讓其突破外賣平臺的思維用電商平臺策略,將服務電商化,推出電子消費券,突破原有業務形態的瓶頸,將即時消費品屬性拓寬為一般隨時消費品。在這次雙11中,餓了麼熟練地融合了天貓、淘寶賣家經過多次檢驗的一系列玩法。包括優惠券、紅包、津貼等多種玩法。今年的天貓雙 11 還首次推出了 " 雙 11 合夥人 " 計劃——消費者只要使用阿里旗下的 App,都能積累能量,兌換天貓雙 11 紅包。餓了麼+天貓電子消費券,為麥當勞等大牌商家賦能。

集群入口和全場景覆蓋:

根據相關媒體公佈數據,截止到2018年2月,僅僅淘寶月活數為4.48億。還不包括支付寶、天貓、口碑、飛豬等集團相關平臺。對外賣平臺來說,可以獲得阿里等電商大平臺的流量。不管是餓了麼用戶,還是阿里其他產品的用戶,消費者可以使用阿里旗下的所有 App參與天貓雙 11,真正深度參與到各種大促活動中。這其實是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全面加入。平臺在用戶、流量、玩法等方面可以相互融通,互相賦能,從而實現用戶全生活全場景覆蓋。

除了在線上線下的購物,今年叫外賣、到飯館吃飯、看電影、外出旅行、唱歌按摩都能參與到雙 11 的狂歡中來。阿里生態內的盒馬、口碑、餓了麼等線下消費場景,以及銀泰商場、居然之家、大潤發等賣場都會加入雙 11,給用戶提供足夠的優惠。

11月11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公佈天貓雙11戰績。僅僅在雙11 0:00-9:00,餓了麼新零售訂單同比增幅114%、新零售下單用戶同比增幅106%。這還僅僅是開始。隨著餓了麼在這次雙11活動嶄露頭角,進一步展現出餓了麼,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與阿里生態內各個板塊產生的協同效應和化學反應。

今年是本地生活O2O的10年,也是天貓雙11的10年,雙10年的相遇,既有巧合,也是必然的。隨著互聯網發展進入到成熟期,線上的紅利逐漸減少。對於餓了麼來說,線下推廣發展的模式較重,線上的部分單一和有限。隨著餓了麼加入阿里生態,雙方業務形成互補,相互促進,徹底打通線上線下服務場景。

根據央視和億邦提供的相關數據,我國2017年線下餐飲營收3.9萬億,在線餐廳880萬家,2017線上外賣2046億。2018年上半年,中國電商前5個月,網上零售額總額達到32691億元。而在2018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2502.66億元,核心電商業務收入2140.20億元。當餐飲這個億萬的市場,遇到了電商這個億萬的市場,未來發展想象空間巨大。

O2O和電商如何深度融合?

張勇曾經說:“新零售就是在大數據驅動下的人貨場重構。”之所以要把口碑、餓了麼合併,就是想把包括到店、外賣等新零售消費方向做大做強。

早在10月,阿里方面就已經表示,在即將開始的第十個天貓“雙11”,本地生活服務將作為一支新軍首次參與,使天貓“雙11”進一步成為涵蓋“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的全場景狂歡。這意味著,餓了麼和天貓將實現城市生活消費線上線下多場景的高度融合。餓了麼在近幾個月業務的快速成長,已經顯示出了阿里生態協同效應的強勁展現。

雙11期間,作為阿里新零售核心基礎設施的本地即時配送體系“蜂鳥”,全面地服務於包括天貓、淘寶、盒馬、大潤發、阿里健康和零售通等業務,提升消費者體驗,助力天貓雙11。對天貓來說,餓了麼的蜂鳥配送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物流速度,還隨著餓了麼天貓旗艦店電子消費券的推出,讓服務更好的融合到使用場景中,把雙11整個狂歡的消費時間拉長,為天貓創造更多價值。

通過聯動,商家與餓了麼與天貓,形成的是線上線下打通,未來雙方碼池也將打通。融合頭部品牌門店卡券能力後,通過品牌自有渠道和餓了麼賣的券,全部都打通,既能夠促進品牌到店電子憑證的銷售,也可以帶動品牌在餓了麼到家業務場景的銷售,以卡券載體為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服務。

餓了麼副總裁王秋曉認為,包含餐飲外賣在內的O2O市場與天貓雙11是相互補充和結合的兩種形式。一方面,通過預售拉長雙11的波峰,從而教育O2O市場的正向發展;另一方面,O2O經過過去多年發展使得大量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意識到線上線下結合的重要意義,加之支付、企業對本地商家線上化改造,又使得雙11玩法有了新的應用場景。

雙11期間,天貓賣出了上百億的外賣

在餓了麼和口碑的同步參與下,天貓將進一步提升用戶城市生活體驗、推動線上線下商業全面升級。這也是未來阿里的重點。在新零售領域,天貓是消費升級的核心驅動力量。而在本地生活領域,餓了麼和口碑分別負責到家、到店消費,承擔起了重新定義城市生活的重任。

新零售與本地生活服務合力並進,可以預見,城市生活消費將會是線上線下多場景高度融合,互聯網與實業相互賦能,整體將會有一個新的升級。在阿里生態下,餓了麼和口碑陸續實現了與天貓、飛豬、淘票票等全體系的打通,實現全平臺的線上線下互動使用,使之成為了廣大本地生活服務商家和用戶的連接點。

未來將進一步深度融合

張勇在餓了麼和口碑合併的對內員工信裡提到:“未來,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與阿里生態內原有各個板塊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和化學反應。在新零售、會員體系、營銷、物流、金融等領域,圍繞城市生活,都將產生無限的想象空間。最終將數字化的本地服務延展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餓了麼是本地生活的典範,而盒馬已成為新零售中的標杆。阿里底層的技術、供應鏈等積累,作為整個新零售的核武器,可以從支付、金融、物流、流量等多個環節進行全面支持。

餓了麼CEO王磊曾表示,餓了麼的本質是通過服務商家去服務消費者,這個跟阿里的絕大部分業務模式是一樣的。餓了麼融入到阿里這個生態裡,擁有各種優勢資源,同時由於餓了麼的加入,阿里新零售也將會發展得更快更穩。

在配送方面,如今的蜂鳥已經成為阿里各路新零售縱隊的輸出運力,未來將更全面地服務於包括天貓、淘寶、盒馬、大潤發、阿里健康和零售通等業務,全面覆蓋服務阿里生態所有合作伙伴。

在數字化方面,餓了麼一直的目標就是幫助本地生活服務企業做數字化升級。目前餓了麼依託阿里的SAAS、數字營銷等資源已經開始從商戶的訂單、配送、運營全鏈條、供應鏈的優化升級、金融需求五個方面幫助商戶進行數字化轉型。

在供應鏈方面,中餐的特殊性決定了國內餐飲供應鏈的複雜性,直接導致了至今尚無成體系的全案總包型平臺出現。與阿里資源的深度整合,尤其是盒馬、零售通、天貓超市等資源的注入,讓餓了麼可以率先為平臺商戶提供包括米、面、糧、油、酒、蔬果、生鮮、餐具、半成品在內的全套物美價優的餐飲供應鏈服務。未來,餓了麼完全整個開放給阿里的生態,藉助完善的採購供應鏈、B2B業務、數字化等資源,去做供應鏈升級。

在金融服務方面,2018年融入阿里生態對接螞蟻金服後,餓了麼的金融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已經向餓了麼商戶投放的應收貸款總額達到150億元。接下來,螞蟻金服的“店鋪裝修”等支付寶小程序也會對餓了麼的商戶開放。

不管是餓了麼,還是阿里,現在的佈局,都是為了更好的融入未來的消費場景。圍繞城市生活,將產生無限的想象空間,餓了麼與天貓的結合,其實是阿里和餓了麼產品理念和價值觀的高度融合、相互賦能,同時又將互聯網賦能線下零售和傳統行業,給商家和用戶帶去更多福利。

在未來,雙方將在各個層面打通資源,搭建起一張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能零售網絡,通過對這些城市從商戶到用戶的深度服務與賦能,餓了麼帶動阿里生態上其他履帶的進一步加速運轉,“最終將數字化的本地服務延展到與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