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企业形成“合纵”,将在动力电池界后发制人?

引言:欧洲已然意识到,如果无法补上缺口,将痛失内燃机时代的先机,落后于他国,甚至不得不仰他人之鼻息。

《路透社》从三位消息人士处获知,德国已拨出10亿欧元(约合12亿美元)用于支持一家寻求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财团,并计划资助一家研究机构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

这些措施预计将于下周由经济部长Peter Altmaier宣布,目的在于减少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亚洲电池供应商的依赖,并保护德国工作岗位免受内燃机转移的风险。

当中日韩凭借着电池技术、产能、市场霸占了多年的头条后,欧洲,这个诞生了大众、戴姆勒、宝马几大汽车巨头的汽车发源地,正在催生可与亚洲电池供应商相抗衡的企业,同时吸引投资,试图后来居上。它已然意识到,如果无法补上缺口,将痛失内燃机时代的先机,落后于他国,甚至不得不仰他人之鼻息。

为了不受制于人,且继续领先,欧洲内政府及企业双双发力,且企业间也在形成合纵之势。


欧洲企业形成“合纵”,将在动力电池界后发制人?



Northvolt,来自瑞典,前特斯拉高管所创,目标是建设欧洲最大锂电池工厂,到2023年年产能达到32千兆瓦时。

它已与宝马达成合作,现计划在债务和股权市场筹集15亿欧元,达成初期8千兆瓦时的产能。欧洲投资银行已经向它提供了4亿欧元的贷款。

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正在帮助Northvolt建造该工厂。2020年开始投产后,Northvolt将成为西门子首选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Northvolt还计划在波兰格丹斯克建立一家工厂,为储能公司和采矿业生产电池系统。这家工厂将从上文中的瑞典工厂采购电芯来开发电池系统或模块。

Northvolt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没有参与到由德国发起的财团组建的谈判中,但他表示,Northvolt对更多欧洲联盟持欢迎态度。

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控股的Saft生产了一系列的电池,主要用作备用电源和工业应用,但不涵盖电动汽车车载电池。今年2月份,它与西门子、苏威和曼兹结盟,研发新一代电池。这个联盟将聚焦于研发高密度锂电池和固态电池技术,未来向电动汽车市场、铁路和海洋工程领域投放。

背后有17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支持的德国财团TerraE计划打造德国版千兆工厂,到2028年产能达34千兆瓦时。细化来看,它将建设两家代工厂,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生产定制化锂电池。

但是据路透社得知的消息,由于支持公司没有及时拿出投资额,该财团遇到了流动性问题。因此TerraE的未来仍然不明朗。


欧洲企业形成“合纵”,将在动力电池界后发制人?



大众汽车监事会将于11月16日的一次会议上讨论其电动汽车和电芯战略。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曾表示正在研究其位于萨尔茨吉特的工厂的电池生产可能性。

上周四,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大众监事会将与韩国电池制造商SK Innovation讨论结盟事宜。

宝马(BMWG.DE)正在与Northvolt和比利时的Umicore建立技术联盟,打造涵盖欧洲电池开发、生产及电池回收在内的价值链。该公司还表示,它将购买钴等稀有金属,将其提供给电池供应商,作为确保电动汽车电池供应的一种方式。

7月份,宁德时代表示将在德国建立其在欧洲的第一个生产基地,该工厂将为宝马提供锂离子电池。宁德时代工厂将创造约600个工作岗位,到2022年达到14千兆瓦时的生产能力。

宝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从宁德时代处采购40亿欧元的电池,其中15亿欧元的订单来自于德国东部爱尔福特的新工厂。

戴姆勒表示,它将为其位于巴登-符腾堡州的辛德芬根工厂和特图尔海姆工厂增加电池制造能力。该公司已在其位于萨克森州东部的卡门茨工厂组装电池,但却是依赖于进口电芯。

德国大陆集团今年3月份与中国汽车电池供应商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ITC)签订协议,组建合资公司,生产48伏电池系统。大陆也表示,它考虑生产固态电池。但目前来看,它主要持以观望的态度,等待该领域取得更多的进展。

面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威胁,欧洲基本上已经不再在采购还是自产电芯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此时的发力,对于欧洲电池时机还不迟,毕竟大规模电动汽车量产发生在2020年后。虽然亚洲领先优势明显,但欧洲动力电池产业很难说不会后发先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