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企業形成“合縱”,將在動力電池界後發制人?

引言:歐洲已然意識到,如果無法補上缺口,將痛失內燃機時代的先機,落後於他國,甚至不得不仰他人之鼻息。

《路透社》從三位消息人士處獲知,德國已撥出10億歐元(約合12億美元)用於支持一家尋求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財團,並計劃資助一家研究機構開發下一代固態電池。

這些措施預計將於下週由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宣佈,目的在於減少德國汽車製造商對亞洲電池供應商的依賴,並保護德國工作崗位免受內燃機轉移的風險。

當中日韓憑藉著電池技術、產能、市場霸佔了多年的頭條後,歐洲,這個誕生了大眾、戴姆勒、寶馬幾大汽車巨頭的汽車發源地,正在催生可與亞洲電池供應商相抗衡的企業,同時吸引投資,試圖後來居上。它已然意識到,如果無法補上缺口,將痛失內燃機時代的先機,落後於他國,甚至不得不仰他人之鼻息。

為了不受制於人,且繼續領先,歐洲內政府及企業雙雙發力,且企業間也在形成合縱之勢。


歐洲企業形成“合縱”,將在動力電池界後發制人?



Northvolt,來自瑞典,前特斯拉高管所創,目標是建設歐洲最大鋰電池工廠,到2023年年產能達到32千兆瓦時。

它已與寶馬達成合作,現計劃在債務和股權市場籌集15億歐元,達成初期8千兆瓦時的產能。歐洲投資銀行已經向它提供了4億歐元的貸款。

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正在幫助Northvolt建造該工廠。2020年開始投產後,Northvolt將成為西門子首選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Northvolt還計劃在波蘭格丹斯克建立一家工廠,為儲能公司和採礦業生產電池系統。這家工廠將從上文中的瑞典工廠採購電芯來開發電池系統或模塊。

Northvolt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沒有參與到由德國發起的財團組建的談判中,但他表示,Northvolt對更多歐洲聯盟持歡迎態度。

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控股的Saft生產了一系列的電池,主要用作備用電源和工業應用,但不涵蓋電動汽車車載電池。今年2月份,它與西門子、蘇威和曼茲結盟,研發新一代電池。這個聯盟將聚焦於研發高密度鋰電池和固態電池技術,未來向電動汽車市場、鐵路和海洋工程領域投放。

背後有17家企業和研究機構支持的德國財團TerraE計劃打造德國版千兆工廠,到2028年產能達34千兆瓦時。細化來看,它將建設兩家代工廠,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生產定製化鋰電池。

但是據路透社得知的消息,由於支持公司沒有及時拿出投資額,該財團遇到了流動性問題。因此TerraE的未來仍然不明朗。


歐洲企業形成“合縱”,將在動力電池界後發制人?



大眾汽車監事會將於11月16日的一次會議上討論其電動汽車和電芯戰略。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曾表示正在研究其位於薩爾茨吉特的工廠的電池生產可能性。

上週四,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大眾監事會將與韓國電池製造商SK Innovation討論結盟事宜。

寶馬(BMWG.DE)正在與Northvolt和比利時的Umicore建立技術聯盟,打造涵蓋歐洲電池開發、生產及電池回收在內的價值鏈。該公司還表示,它將購買鈷等稀有金屬,將其提供給電池供應商,作為確保電動汽車電池供應的一種方式。

7月份,寧德時代表示將在德國建立其在歐洲的第一個生產基地,該工廠將為寶馬提供鋰離子電池。寧德時代工廠將創造約600個工作崗位,到2022年達到14千兆瓦時的生產能力。

寶馬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從寧德時代處採購40億歐元的電池,其中15億歐元的訂單來自於德國東部愛爾福特的新工廠。

戴姆勒表示,它將為其位於巴登-符騰堡州的辛德芬根工廠和特圖爾海姆工廠增加電池製造能力。該公司已在其位於薩克森州東部的卡門茨工廠組裝電池,但卻是依賴於進口電芯。

德國大陸集團今年3月份與中國汽車電池供應商四川成飛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ITC)簽訂協議,組建合資公司,生產48伏電池系統。大陸也表示,它考慮生產固態電池。但目前來看,它主要持以觀望的態度,等待該領域取得更多的進展。

面對亞洲電池製造商的威脅,歐洲基本上已經不再在採購還是自產電芯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此時的發力,對於歐洲電池時機還不遲,畢竟大規模電動汽車量產發生在2020年後。雖然亞洲領先優勢明顯,但歐洲動力電池產業很難說不會後發先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