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長三角一體化,感覺南京又要麻煩了,對此你怎麼看?

隨緣40482639


從經濟體量上看,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前三極: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為什麼京津冀一體化喊了那麼多年,珠三角廣深香澳地理位置那麼近,都沒有安排,而是單單挑出長三角要求加速推進一體化?因為長三角有其獨特的優勢。



首先看京津冀,北京,天津,石家莊本來應該是京津冀一體化的三個增長極,但是在這個一體化三角里石家莊的經濟劣勢太大了且地理位置相對較遠,北京天津石家莊的三角範圍裡面,能夠數得上的地級市經濟體量也遠遠不夠。而且最近年天津經濟擠水分,一體化道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國家規劃雄安新區取代石家莊在京津冀一體化地理版圖中的位置,雄安新區就像一個槓桿,肩負翹起京津冀三角重心的作用。稱之為千年大計,是因為其任重而道遠。

再看看珠三角。珠三角的三個極分別是廣州,澳門和香港。三座城市地理位置太近,導致區域內地級市少,區域內輻射作用太強,經濟的外溢作用只能往區域外也就是粵北輻射,廣東南北經濟差距和三地制度因素導致一體化進程推進不光需要經濟資源,還要政治資源,剛剛建成的珠港澳大橋和剛剛開通的廣深港高鐵是經濟資源,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除了經濟政策,更需要制度安排。涉及到制度的安排需要謹慎研究,因為容錯空間很小所以更要慎重。珠三角的一體化在按部就班的推進,但是加速要慎重。



最後回到長三角,地理位置上看,長三角的三個極應該是上海,杭州和南京。為什麼是南京?確實江蘇省內高手如林強地級市星羅棋佈,蘇州常年在經濟體量上壓南京一頭,但是作為支撐一體化三角的增長極,南京作為省會有其無可替代的優勢,政策上的傾斜,對蘇北的輻射和同安徽的協同作用都需要南京來分擔。大家可能忘了長三角一體化裡有一個存在感很弱的省會城市合肥,作為長三角里的弱省會城市,國家給予了合肥國家科研中心城市地位,這意味著合肥在區域一體化裡擔任了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任。相當於區域一體化中的大後方造血庫。再看南京在長三角一體化的位置作為東西方向的支點,一邊支撐起科研理論創新中心的合肥,一邊支撐起金融中心上海。作為南北方向的支點,一邊朝北輻射整個蘇北地區,一邊向南協同互聯網重鎮杭州。功能上南京連接了科研和金融兩個中心,產業上南京佈局著傳統制造業和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業相較於互聯網重鎮杭州,南京在新舊動能轉換和互聯網行業附能傳統制造業會有更大的作用。

相對於京津冀,長三角區域內增長極城市產業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區域內各地市經濟活力普遍活躍,具備進一步一體化的基礎設施,產業資源,科研資源和金融資源。相對於珠三角,長三角的優勢更多提現在制度的一致性和政策調整容錯率更高。經濟政策和政治政策都具備,加速推進只是水到渠成。

所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推進是國家層面水到渠成的因勢利導,而南京更不用擔心在一體化進程中被邊緣化,相反一體化的大幕拉開,南京才剛剛走進舞臺的中央,但是能否搶到C位,還要自己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努力。


水印71930241


本來就是一個尷尬的城市,1.合肥將全方位向其發起挑戰

2,沒有腹地,是比較尷尬的對外圍馬鞍山,蕪湖輻射的再好,也是給合肥做嫁衣!幫合肥養小弟。行政上一聲招喚,南京就是個空

3.

省內蘇錫常沒一個屌他的,蘇北諸市更是恨其

4.合肥叢來沒有屈服他,科教文衛一點也不弱,還整天建設以合肥為中心的鐵路網,


鑫鑫家水果


如果南京向中央爭不來安徽省的滁州和馬鞍山,那麼,南京就歇菜!


淡天論地QQ159870548


南京是‘’山水城林‘’的宜居城市,是歷史文化名城,教育發達,交通便利,省會城市排名人均GDP第一,收入第三,南京人講究生活品質,崇尚隨遇而安。長三角一體化是國家戰略,南京肩負拓展長三角串聯長江經濟帶的重任,是機遇也是挑戰,不是麻煩而是很繁忙,南京人的生活節奏在加快。

國家對南京的期望很高,①要由現在的華東唯一特大城市升級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②全國緊密度最高的南京都市圈一體化還要加快,落實通往所以圈內城市的城際輕軌,快速推進寧鎮揚和寧滁全面一體化進程。③增強首位度,規劃建設米字型高鐵網絡,通往省內所有地級市將縮短至一個半小時左右。④加快建設國家級江北新區和河西CBD中央商務區,建成華東及長三角僅次於上海的科創和金融中心。⑤至2030年建成已規劃的二十多條過江通道和1000公里地鐵運行線路。

面對機遇,承擔重任,南京由隨遇而安變得積極進取,由休閒變得忙碌,南京是勇於擔當的城市,南京的發展前途無量!






漂飄12


對於這個問題,本人和提問者有著同樣的感覺。而且我的感覺還比提問者更強烈一點,那就是,就目前各方面情況分析來看,按照現在這種已表露出來的路子一直走下去搞的這所謂一體化,南京不僅會很麻煩,而且最終將只有失去,而沒有收穫!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通過分析,現在天時、地利、人和都對南京不利,或說不友好!在目前的情況下推進所謂長三角一體化,南京只會被分利,而不會得利!下面一一來分析。

何謂天時?天時在現在看來就是政策面的意圖是什麼?講起來,在上一輪城規批覆時,給南京安了個“東部中心城市”、“長三角唯一特大城市”(上海是超大)的名頭,但從現實中看,卻不僅沒反映出這一定位,相反正在遠離這一定位:

一是從近年高鐵建設上來看,合肥、杭州的中心感正在快速提升,多條幹線經過,南京中心感快速下滑,已在這一輪高鐵建設中落勢!

二是從國家中心城市定性上來看,原電話區號三位數的城市只有南京、瀋陽未進入,可以想見,瀋陽憑藉東北大區中心地位早晚會列入,那麼如果只有十個國中名額,也就意味著南京已被從國家重點城市的老名單中除名,而且是唯一被除名的,這可是事關南京前景的大事變!

三是從近期國家重要活動舉辦地點上來看,什麼G20、金磚、一帶一路、中印戰略對話等中國牽頭的重要國際性會議均避開南京,而同時南京所處的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區域中其它副省級城市均有安排。

以上幾點這是否反映出了國家大政策面對南京的輕視或說不友好?真不太好說!而江蘇省小政策面更是不必再說什麼了?反正現時來看,天時似乎不在南京這一邊!

何為地利?從現在的概念來說,地利也就是地緣,在自然地理上有無中心感,在人文地理上有無親和力。南京本來處於長江下游中心處,但這種中心地位卻被人為的行政區劃削弱了、抵消了!現在的南京說起來是江蘇省會,但卻被安徽三面所包,這使得它既在江蘇一邊無親和力,也在安徽一邊無腹地。清代分江南省太厲害了,其目標之一,削弱、限制南京是徹底達到了!而反觀合肥、杭州、武漢等,它們卻都可得地之利。兩相一看,地利南京也不佔!

最後來說下人和。請大家看看此問題下或相似問題下的回答及留言,多少懟南京的啊,這些人可以肯定大部分是江蘇人!或許網絡上反映出來的有偏差,但網絡上反映出來的可能更真實些。為什麼會這樣?一是省會都會被罵;二是南京在江蘇確實太偏;三是南京從方言、文化上和江蘇南北大部均有較明顯差異,其實每個古都區的文化圈子都不大,當你不再作首都時,尤其還處於省際線上,那就有苦吃了;四是南京自身不夠強大,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看看有多少江蘇南北的人總渴盼著大上海去“射”它呢!而從另一邊來看,由於行政區劃的限制,南京在安徽這一邊即使有人和,也沒多大意義!

綜上所述,在這所謂的長三角一體化中,上海這個黑洞將更黑,吸力更強!而合、杭的權重也將被加大!只有南京中心感是下降的!如果南京上下不分析不防範就盲目跟進,最後就是這個結果!

那南京應該如何防範呢?本人認為要做到幾點:一要護好基本盤,金陵文化區本來就不大,南京對鄰近的儀句溧宣馬滁天等要加強互聯互通,使之能成為一個跨行政區域的大都市綿延區!

二要守好自己的寶貝,科教文衛等優勢資源不能再拆分到它地,而要進一步加強、集聚。

三要講好南京的故事!不要怕丟臉,面子不值錢,要把南京的困境、南京人的想法尋找各種機會通過各種場合講給不同的聽眾去聽!會哭的孩子永遠有奶吃!會鬧的孩永遠被包容被理解被重視!


sryzx


南京的問題大家分析了很多,我補充一點,這地方其實風水及其不好,也成短命王朝。有人問 那為什麼明朝在這裡搞了好幾百年呢 其實以前風水不錯 龍脈被挖斷以後 就不行了 為了十年合肥有望追平南京


梅川內酷死一條街我一雙慧眼角止不住的淚啊


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不會影響南京!因為南京具有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工業,交通,商業的優勢!現在在江北新區巳經形成,就是像上海浦東那樣迅猛發展,南京要不了幾年,很可能成為中心城市和中央直轄市!這是華東地區,例杭州再發展也追不上南京!南京不喜歡吹牛。因為南京各方面的底蘊基礎早已打好,有超前戰略!潛力是巨大的!不信讓時間來證明!


越好1


長三角一體化,南京前途一片光明,南京可是長三角絕對的中心地帶,輻射力本來就很強,國家提出新戰略,再加上南京首位度的不斷提高,未來有望直追北上,現在綜合實力就是第五城,前途無量



華東噴屆首席


南京,在多年的發展中,一直沒有擺好自己的位置,南京首先是江蘇的省會,再次是華東地區的重要中心城市,作為江蘇的省會,南京的存在感很低,與蘇州幾萬億的GDP產量相比,差距不小,另外,在對江蘇省內其他城市的輻射影響上,也大大低於蘇州等地;當然,南京,對安徽馬鞍山等地有一定的影響力。

南京在服務江蘇方面沒做好、沒做夠、沒做實,需要砥礪前行、日夜反思、嘔心瀝血,服務不好江蘇,怎麼才能發揮省會的作用,這也是這次中央巡視組給江蘇省的意見。


MBA智慧錢大山


不管有沒有一體化,南京的政治和歷史地位是永遠無法撼動的,就好比上海深圳經濟再強也永遠無法替代北京,南京有自己的底蘊,有自己的魅力,是一座適宜人居的歷史名城,拿GDP論成敗的時代已經在慢慢落下帷幕,個人覺得未來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靠的是軟實力,人才是軟實力的基石,只有能吸引留住人才的城市才有未來,這方面合肥顯然還沒有辦法抗衡,打個比方有個外地人在求職,給出同樣的待遇條件,讓入職者選擇的話,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