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这段要比锦绣未央拍的惊险诡异;皇宫那才是杀人如草不闻声

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鬼魅魏宫(1)

刀光剑影的战争结束了;但是这场战争的后遗症可没那么快消除,尤其是对于刘义隆和拓跋焘这两位扛把子来说,这二位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先说北魏这头儿。

拓跋焘有什么麻烦?

呵呵,麻烦大了;一段儿堪比好莱坞大片的诡异活剧出现了——

拓跋焘回到平城后,整个北魏宫廷开始鬼影幢幢,上演了一幕幕恐怖片、悬疑片、惊悚片,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翻检史料,最后的结果让人目瞪口呆,但其中的细节却是看不懂、搞不明白。

这是因为“剧本”(《魏书》)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前后已经衔接不上,至今都无法还原本来的面目。

不过如果把几件惊天“血案”亮出来晒晒,最后会发现,所有的疑点都集中到一个太监身上,他叫宗爱。

历史上这段要比锦绣未央拍的惊险诡异;皇宫那才是杀人如草不闻声

那么,什么血案呢?

第一桩,拓跋晃莫名其妙的被他爹杀了。

拓跋焘还在撤军途中,走到鲁口(河北省饶阳县),突然下了一道很奇怪的命令,他让人快马传太子拓跋晃前往鲁口接驾。

看过前文的大胸弟弟应该有印象,拓跋焘此次南下之前给拓跋晃的命令是驻防漠南,防备柔然。漠南是个很模糊的地理概念,具体位置不好确定,但能确定的是拓跋晃驻军的地方应该在现在山西大同以北的一个点上,而且距离还不能太近,否则起不到屏蔽首都的作用。那么换句话说,此时拓跋晃离拓跋焘的距离就更远了,几乎要横穿整个山西省。

拓跋焘是皇帝,别说让拓跋晃横穿山西,就是横穿中国,拓跋晃也得来;但是,这里透露出来的信息可就让人觉得有嚼头儿了。

千里跋涉,只为了满足一下爱子心切的拓跋焘?

显然不可能。

那么,一定是拓跋焘接到了报告,拓跋晃干了点儿让拓跋焘不爽的事儿;以至于后者都等不到回平城,就迫不及待的要把拓跋晃叫到军前。

至于什么事儿,《魏书》这边儿一片空白,啥也没记;但是刘宋这边的史书里却记载了几件挺雷人的事儿——

拓跋焘南征的这几个月时间里,拓跋晃悄悄儿的从北方前线回到了平城,不仅秘密扩编了隶属于东宫的武装力量(《宋书·索虏传》,“焘至汝南瓜步,晃私遣取诸营,卤获甚众。”);而且给他爹带了一顶绿油油的大帽子;同时制定计划,打算等他爹一回来就做了他。(《宋略》“焘既南侵,晃淫于内,谋欲杀焘。”)

历史上这段要比锦绣未央拍的惊险诡异;皇宫那才是杀人如草不闻声

这种超级猛料让拓跋焘知道了,您想以拓跋焘的性格他会做啥事儿?

而把这些‘猛料’捅给拓跋焘的人,就是宗爱。

那位说了,这可是要把人往死里整的节奏;宗爱和太子拓跋晃之间有什么仇、什么怨?

要先说一句的是,宗爱原先可是服侍拓跋晃的太监;二人结怨,这事儿说起来很搞笑,据说有一次拓跋晃在宫里闲逛,碰到个宫女儿,长的应该是不错,拓跋晃一见之下就鸡动了;于是提枪就上;几番动作马上就要临门一脚了,拓跋晃突然发现,隔着帷幕,有一双眼睛正在偷窥;这货惊怒之余也顾不得别的,一把把帷幕扯掉,一张让他作呕的猥琐的老脸呈现在他眼前。

这张脸的主人,就是宗爱。

这给拓跋晃恶心的,裤子都没提拔出刀就要砍了宗爱;宗爱一看这玩笑开大了,跪地上玩命儿磕头,求拓跋晃饶他一命。估计拓跋晃也觉得在宫里杀人影响太坏,不好跟老爹交代,于是便放了宗爱一马,但是把他从贴身太监的位置上赶走,去干一些类似刷马桶之类的脏活儿。二人的梁子打这儿起就算结下了。

不过,没过多久,宗爱便咸鱼翻身了。

这事儿之后没多长时间,拓跋焘要外出打猎;北魏皇帝出猎,肯定不能像特种兵野外生存一样,吃住藏打走,样样儿自己来;既要有收获,还要玩儿的开心,于是乎,拓跋焘下令要带一批太监出门儿。

历史上这段要比锦绣未央拍的惊险诡异;皇宫那才是杀人如草不闻声

遴选名单时,估计宗爱使了事儿了,他也被选中,随驾出猎。

这中间,宗爱充分发扬一不怕不要脸二不怕丢人的奴才作风,把一切分配给他的活儿干的那叫一个妥帖。

而这一切,恰好又被拓跋焘看见了;嘿,这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奴才,于是拓跋焘便把宗爱提拔到自己身边。

这机会太好了,宗爱施展浑身解数,把拓跋焘伺候的那叫一个舒坦;拓跋焘自己都曾跟别人说,一但离开宗爱,就觉得全身不爽,到处疙疙瘩瘩的。

能把领导拍舒服了,离升官儿也就不远了;果然没多久有旨意传来,宗爱升任中常侍,专司负责照料拓跋焘的日常生活。

宗爱这一受宠,不得了了;小人嘴脸暴露无遗,卖官鬻爵、收受贿赂,培植党羽,就没他不敢干的。当然他在拓跋焘面前始终是一副战战兢兢的奴才相。

凭着精湛的演技,拓跋焘对宗爱的信任,可以说与日俱增;直到有一天宗爱脚着自己能够跟太子拓跋晃掰掰腕子了。

历史上这段要比锦绣未央拍的惊险诡异;皇宫那才是杀人如草不闻声

当然跟这儿要先说一句,正面冲突这事儿,宗爱眼下至少不敢;毕竟疏不间亲。但对于太子的手下,宗爱下起手来,毫不手软。

这里边儿撞到枪口上的,是拓跋晃非常器重的两个下属,一个是担任给事中的仇尼道盛,一个是担任侍郎的任平城。

这二位是太子宫的老人儿了,因此深得拓跋晃信任;要说他俩能力是有的,但是脾气就不敢恭维了;仗着太子恩宠,在朝廷里不大把旁人放在眼里。

这下子可就跟宗爱起了冲突;因为这俩是顶瞧不上宗爱这个小人得志的“死太监”。

接下来的套路,大家肯定就很熟悉了,宗爱兹要是找到空儿,便在拓跋焘耳朵边儿嗡嗡仇尼道盛和任平城的坏话;直到有一天终于把拓跋焘的火儿勾起来,然后这两位拓跋晃甚是倚重的大臣被处死;并且连累了一大批太子东宫的官员被抓进大牢吃牢饭。

成功的剪除了太子的羽翼,宗爱算是报了当年一箭之仇。

但是宗爱也非常清楚一件事儿,那就是他这么干,算是彻底把拓跋晃得罪到底了,在北魏朝廷上,他跟拓跋晃,只能留一个。

留谁呢?

其实即便没史料记载,让在下下注赌他俩谁输谁赢,在下也会毫不犹豫的押宗爱会赢;原因很简单,宗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蒲松龄蒲老爷子那句话说的到位:君子除小人,赤手搏龙象;小人杀君子,诛灭如反掌。

拓跋晃未必是君子,但宗爱绝对是小人。

于是,拓跋焘知道了上文中刘宋史书上记载的那些雷人的猛料。

再于是,公元451年6月,拓跋焘杀了自己的太子拓跋晃(“晃至,执之,罩以铁笼,捶之三百,曳于从棘以杀焉。”)。

这要说一句的是,关于拓跋晃的死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的是拓跋晃跟拓跋焘本来就有矛盾,拓跋焘南征的8个月期间,太子偷偷扩充东宫军队;并且不拿自己当外人,跟拓跋焘的妃子们广交朋友。宗爱把这些事密报给了拓跋焘,拓跋焘暗中让人大规模地调查,拓跋晃感觉事情要败露,索性先下手为强,准备发动兵变送他老爹往生极乐;没想到拓跋焘早有准备,高度恐惧之下,越想越怕;公元451年6月,这位北魏的太子爷生生被吓死了,时年24岁。

唉,如果这个版本是真事儿,那只能说拓跋晃生的不一定伟大,但死的绝对够憋屈。

杀了太子之后,还不到一年时间,北魏朝廷又发生了第二桩血案,这次的男猪脚,不是旁人,正是拓跋焘本尊;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死了。死的时候,年仅45岁。

历史上这段要比锦绣未央拍的惊险诡异;皇宫那才是杀人如草不闻声

像拓跋焘这种人,老实说,这得算个恶人!拓跋焘15岁,还是个高中生,便戴孝出征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一生南征北战杀人如麻鲜有败绩。

这么一个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主儿,突然就死了;而且史书上只留下简简单单的一句:“帝崩于永安宫,时年四十五。”的记载。

历史上这段要比锦绣未央拍的惊险诡异;皇宫那才是杀人如草不闻声

这就有点儿诡异了。

翻翻史料,对于拓跋焘的死,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儿,病死;第二种说法儿,是谋杀。

持病死说的,大概意思是拓跋焘南征期间,染上了疟疾;那年头儿,疟疾就是绝症,也没有特效药,只能生扛,扛来扛去,扛不过去了;去了。

而谋杀说的观点是,拓跋焘把拓跋晃干掉之后,翻回头再次梳理案卷,发现拓跋晃其实没罪,是被陷害的;因此非常懊恼。冷静下来拓跋焘开始往回捯饬拓跋晃事件的来龙去脉,他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是宗爱捣的鬼;拓跋焘巨怒,宗爱你弄死我儿子,我踏马得也要弄死你!

于是,宗爱恐惧了!拓跋焘想弄死他真的不费吹灰之力;恐惧到最后,宗爱愤怒了;凭什么让你把我弄死啊!?

那段时间拓跋焘经常酗酒;心情一不好就开喝,一开喝准喝大;喝大了,那就没谱儿了,逮谁揍谁。宗爱心惊肉跳,伴君如伴虎啊,又是自己撺掇皇上杀了太子的,这迟早有一天会给拓跋焘喀嚓了;思来想去,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

于是在拓跋焘一次酒醉后;宗爱把左右都支了出去,跟几个心腹太监用枕头把拓跋焘活活儿闷死。后来御医在宗爱的收买、恐吓下,给出“鉴定”结果:悲伤过度、心力衰竭、酒后暴亡。

历史上这段要比锦绣未央拍的惊险诡异;皇宫那才是杀人如草不闻声

跟这儿多说一句,有关拓跋焘的死因,在下更愿意相信病死说;有三个理由——

其一是北魏军在盱眙之战中部队曾流行过大面积的传染病,病来如山倒,它可不会管你是不是皇帝;所以拓跋焘染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至于死亡过程,有点儿类似于汉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北征匈奴时染病,体质好,扛过了潜伏期,回到京师长安后发病逝世。

其二,从后面发生的事儿倒推,宗爱能杀拓跋焘、拓跋余,怎么会放过拓跋晃的娃,也就是后来北魏的文成帝拓跋濬?斩草要除根的好哇;宗爱整天混迹于阴谋诡计之中,这点子浅显的道理不会不懂吧?!

其三,这就要说拓跋焘的性格了;按《资治通鉴》和《魏书》的说法儿,拓跋焘发现拓跋晃无罪,是宗爱陷害的;然后因为想儿子,整天酗酒打骂身边人。

这是拓跋焘的风格吗?

拓跋焘尽管不是东北人,但绝逼有东北爷们儿的性格,看他既往行事的风格,套路基本都是——

你瞅啥?

瞅你咋滴?

不服啊,‘咔’一刀撂倒!

咱以常理推,您可以想想,您身边儿什么人是遇到点儿事儿会喝醉酒之后打孩子骂老婆?那一准儿是那种窝囊废男人,在外面受了气,屁都不敢放,回家拿家里人出气。

拓跋焘显然不是这种人。

他想收拾宗爱,用的着成天喝的醉醺醺的吓唬后者吗?还等宗爱动手;恐怕拓跋焘知道拓跋晃是被宗爱陷害的,第一时间就会把宗爱拿下,然后让宗爱带着自己全家老小下去陪伴太子。

那位说了,那《资治通鉴》和《魏书》为什么会把构陷太子、弑杀皇帝的屎盆子往宗爱脑袋上扣?

这个,说穿了其实也好理解;第一,宗爱是个死太监,而且还是个身居高位不干好事儿的死太监,屎盆子扣就扣了;第二,拓跋晃的屁股本来就不干净,拓跋焘杀他虽不合情,但合理合法;而北魏后来当皇帝的是拓跋晃这一系的子孙;为尊者讳,在写史书的时候,替祖宗遮遮羞。

综上所述,在下觉得,拓跋焘是病逝的;不存在所谓的阴谋论。

好了,继续说血案;太子和皇帝先后驾鹤,您以为事儿就算完了?

呵呵,且没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