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避荒妻”这么不讨喜吗?为什么?

hohoplus


这句老话反映的是农村土著的一种心态,也反映土著居民在社会发展中强大的话语权!

因为“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这句话,只让人看到了土著人对“避荒妻”的控诉,却将“避荒妻”的悲惨遭遇避之不谈,好一个“香喷喷”的人血馒头!

所谓“避荒妻”,指的是因饥荒流离失所的女子,与当地人结为夫妻后的身份。

这些人,有的是为了生存不得已为之,有的是决定在当地安家做出的选择,而土著居民必然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所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外来人能安定的生活下去就不错了,绝少有什么非分之想。

这些女子遇到好人家还行,遇到不好的人家就麻烦了,因为在当地没有根基,被欺负了也投诉无门,可想而知一定会是不快乐的。

在很久以前,我们老家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村里有一家人只有父子两个,儿子身体有些缺陷,所以成年后娶不上媳妇,当爸爸的急得头发都白了,一直操心儿子娶媳妇的事。一天,这家的父亲从外面领来一个鲜族女子,告诉儿子:这是你媳妇!

于是,儿子就有了媳妇。

村里传说这个女子是从外面买来的,也有的说是逃荒到这里的,反正,她应该算是“避荒妻”吧。女子的老家常年吃不饱饭,来到这里后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到肉,一开始是很满足的。唯一不足的是,她经常挨丈夫打。

丈夫高兴了,打一顿媳妇;不高兴了,也打一顿媳妇;看到媳妇今天高兴,会打一顿;看她不高兴,更得打!

最后,“避荒妻”跑了,他又成了光棍!

他为什么敢打自己媳妇?

原因很简单,在家里妻子只是附庸,没有他妻子根本无法生存下去,而妻子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对打骂采取忍让的态度,可是,一旦超过忍耐极限,妻子就跑了。

妻子是本地人他敢吗?大概率是不敢这么做的,否则,娘家人还不得撕了他。

从此,村里人对外来女子有了不信任感。过好好的咋还跑了呢,还是本地媳妇好,知根知底!

虽然文明那没有“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这句话,但如果

那个时候他们听说这句话,一定会深表赞同!

但是,故事里的媳妇可是被打跑的,可是谁会替她说呢,毕竟老话是本地土著创造的,当然要照顾到土著居民的利益了。

其实只要两人好好过日子,所谓的“避荒妻”会更认可新的家庭。

我同事的岳母也算是“避荒妻”。据他说,他岳母来自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有一年闹饥荒,他岳父来到他岳母家,以非常非常低的聘礼娶过家门。据说,扛去的是一袋米,扛回来的是一个大姑娘!

用他岳母的话来说,过门之后看到屋里一袋袋米后只有一个想法,今后不会再挨饿了。婚后两个人非常和睦,家里虽然过得不是很富裕,但是对这样的生活极为满意,认为自己是非常幸福的。同事的岳母有这样的感觉,应该是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吧。

所以,土著人在批判“避荒妻”的时候,是不是要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做错的地方呢?

“避荒妻”的现象还存在

落后国家女子为了更好的生活嫁到先进国家,其实也算是“避荒妻”的现代版。

由于中国目前男女比例失调,在未来几十年内,跨国婚姻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当大批第三世界的女性嫁到中国的时候,希望广大男同胞不要因为她们身在异地无依无靠而实行大男子主义!

否则过不久网上可能就会流行这样一句话:宁娶本国女屌丝,不找外国大女神!

以上!


历史风暴


世间没有放之四海都是真理的语言。先说一件事,那还是在民国时期,华北一带受了涝灾,特别是平原上受灾严重,山区一带反而丰收,因而平原上的一些人到山区逃荒,这天,一个较大的山村来了一位妇女,领着两个小孩一男一女,女儿也不过五、六岁,母子三人到了一户人家去讨饭,这户人家的人善良,不但给了饭吃,还给些干粮,这位妇女感动,认为遇到了好人家,见这家有男孩,说愿将女儿留下做童养媳,这家主人见小女孩长的可爱,就答应了下来。这个女孩子大点后,与这家男孩子圆房,生了三个儿子,不仅如此,不知为何,这家的日子也蒸蒸日上起来,成了村里的富户,虽算不上地主,也算得上是富农,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童养媳竟活了九十多岁,算得上是村里的福寿两全的人。这是真实的事,这位童养媳就是我同亊的奶奶。这件事情,就与“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的意思是相背的。

解释“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这句话,先把“荒”字解释一下,这个荒字的意思是“受灾”的意思。“背天荒”是指容易受灾的土地,如果你的家乡有条河或有片湖,你对背天荒就好理解了,其实就是指一些河滩地,这些地容易受灾,下雨多了,就会被淹掉,丰收是没有保障的。而“避荒妻”是指讨了个因受了灾到外逃荒的老婆。

通过以上解释,你就很容易理解“宁种背天地,不讨避荒妻”的意思了。讨了避荒妻不好的原因有二点,一是这些女人虽出外逃荒,但家里往往有丈夫和儿女,一旦她的家乡灾情过去,她惦记家中儿女,会走的;二是,因受了灾,家中生活困苦,一些奸滑之人,就搞“放鹰”,所谓的放鹰就是以假婚姻的方式骗取钱财。所以有了“不讨避荒妻”之说,而“背天地”虽无保障,但也有丰收的时候,而这些地虽易受灾但也有好的一点,水利条件好。

但事不可一概而论,我上面说的那件事,就不是这样地。


春日之虎


对于老话“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其实是在过去容易饥荒的年代中关于人们娶外地来的避荒女人为妻一种忠告老话!如果大家看过陈宝国主演的《老农民》在就有关于避荒女妻的桥段,就应该可以理解了!下面就简单聊一下:

“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的理解

这句老话的意思就是说:宁愿自己一个人去种那些没人要的盐碱地、旱田或荒地,也不能去娶那些外地逃荒过来的讨饭女人为妻!

对于过去的人们为何会有这样的观点看法呢!?其实这是因为过去避荒女人主要是因为饥荒而从外地而来的,往往会因饥饿难耐或者为了活命而选择投靠一些可以供养自己的人家躲过灾难!因此,如果在不了解这类避荒女人的底细时而盲目娶了这样的媳妇,往往是没有保障的,对方以后就会有可能出现逃走或者其他的情况!

不知道大家看过陈宝国主演的电视剧《老农民》吗?其实电视剧里就有这类桥段!就是一位老光棍在村里看到一位逃荒讨饭的女人,然后好心收留了她,最后因为那妇人很漂亮就在一起过日子成为夫妻了!但好景没多长,当灾荒度过了以后那女人告诉了老光棍实情,原来她结过婚,家里还有男人和孩子呢,希望老光棍让她回家去!最后没有办法,心善淳朴的老光棍就这样放逃荒女人离去了!

所以说,这句老话还是有一定道理可言的!毕竟一个人饿到穷途末路时,往往为了能活命就会做一些特别出格的事情,其实这也算是“另有企图”的情况了!因此,对于过去的逃荒女人,往往很多就是走投无路时的一种缓兵之计,为了保命宁暂时可下嫁他人,一旦度过难关后,就会有能力后选择离开的!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观点看法!


龙百晓生


这个题目出错了,原句是“宁种背荒田,不讨避荒妻”。

什么是“背荒田”?什么是“避荒妻”?

所谓“背荒田”,就是遭过灾荒的田地,种这种地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譬如你觉得这个地方十室九空没人了,就开荒种了个地,然而庄稼长到一半,人家回来了,你怎么办?所以,种背荒田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但风险并不是很大。

所谓“避荒妻”,就是娶逃难出来的女子当媳妇。从先秦至于民国,历史上的灾荒中,总会出现大批逃荒的人群,受灾面积数省的有,逃荒人口数百万的也有。人快饿死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有的为了抢鲜嫩树皮直接把人打死的。而逃荒人群中的女子,很难靠蛮力活下去,只好依人而活。有的是本来有丈夫,直接就委身给能给口饭吃的。更甚者这几日是跟着别人姓刘,过几日又跟着个姓李的,《中国灾荒史》中这一类的记录比比皆是。

逃荒人群跑上千里,跑到比较太平的地段,愿意不收钱就嫁给人当妻子。人肯定会问:“家里还有人吗?”其实暗含着几个意思,一,你有家室有丈夫吗?如果有,我不能娶你。二,你如果还有家,总得给你家里知会一声,至少得问明白情况。通常为了吃口饭,逃荒女就会说:“没有,就我一个了,我什么都能干,请赏口饭吃吧!”于是收留当作媳妇,等其老家年景好了,多半会直接溜走。

为什么说讨“逃荒女”为妻,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概率很高?

古代十三岁到十六岁就结婚,一女子逃荒而来,已经成婚且有生育,即老家那边还有家室的概率极高。所以民间就有“宁种背荒田,不讨避荒妻”这句话,奉劝人们宁肯去种背荒的田,也别娶逃荒的妻。

这种情况,在电视剧《老农民》中有所体现,老干棒捡了个逃荒乞丐回家当媳妇,后来才知道她老家有男人,最后被老干棒送回了河南。


豆子人民艺术家


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这句话的主意就是:宁愿种遭了自然灾的的荒地,也不要娶避荒妻。

背天荒的意思是:由于过去科技落后,种地也没有现在的化肥、农药以及优质良种。一些脊背的土地,即使种了,产量也很低。遇到了干旱灾年,有时候还颗粒无收,不但没有收获,而且还白白浪费了人工和种子。因此,这样土地常常被扔荒。尽管如此,种了背天荒地,一旦赶上个丰收年,多少还有点收成。

避荒妻的意思是说,过去人经常吃不饱饭。特别是遇到了自然灾害,无粮可吃。被饿死的人很多。于是逃荒要饭的屡见不鲜。也有不少的年轻女人,因挨饿而逃荒,当遇到了一个好的人家,就嫁了。其实在过去像些类事情,有很多。50年以前,在我们屯子就有一家,娶了个讨荒妻。生有一男一女,儿女早已成家立业。不幸的是这个讨荒妻在去年死了。像这样娶的讨荒妻结局是很好的。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讨荒妻都是好样的。有的女人已经结婚有家有孩子,有的夫妻不和离家出走的,扮成讨荒者,嫁给别人。有的骗财,有的为了避难。娶了这样讨荒妻,一夜之间卷走钱财。还有的在此已经生儿育女,多年后,被前夫找来,领走老婆。家里剩下了没有母亲的孩子。给娶讨荒妻之人,遭成了损失和伤害。所以不要娶讨荒妻。

总结:明知种背天荒地收成希望不大,但是,也比娶讨荒妻靠谱。


山野50


农村老话“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避荒妻”这么不讨喜吗?为什么?

在农村流传着的众多俗语老话中,有很多俗语都是描写了以前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流传到现在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了,但是其中却蕴含着一定的生活道理。生活方式虽然已经过时,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是不会。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农村说的“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是什么意思!

“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

这句话是说宁愿种肥力贫瘠的土地,也不能娶避荒逃难的女人。

宁种背天荒:在农村人的心中有三种宝贝“丑妻、薄地、破棉袄”。薄地的肥力虽然比较贫瘠,但是却还是能种出来粮食,虽说种这种土地不能有太大的收益,但是最起码能吃饱饭。而且由于土地比较差,以前的财主恶霸也不会过来圈地、抢地,农民也能少受点欺负。

不讨避荒妻:“避荒妻”指的是避荒逃难的女人,大家都知道以前的社会经常发生饥荒,所以经常会有难民逃往到没有饥荒的地方。而对于逃难的女人,是不能娶来作为妻子的。这是因为有一些女人为了吃食活命才嫁给别人的,这样的婚姻是没有感情的。而且这种逼迫性的婚姻会让女人没有归属感,有可能饥荒一过,就会离开,返回家乡。

所以“宁种背天荒,不讨避荒妻”这句话是告诉咱们在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最坚实的地方开始做起,而不是面对一些利益诱惑,就不择手段,到头来可能是一无所获。

骏景——殷


骏景农业


农村俗语:宁种背天慌,不讨避慌妻。今天我们来了解一句新的农村俗语,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新的发现和体会。


“宁种背天慌”的意思就是宁愿在一些土壤贫瘠,条件不好的地方种粮食,“不讨避慌妻”的意思就是承接上一句,也不要娶一些因为灾荒逃过来避难的女人。至于怎么一个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说说吧。

农村一般都是靠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一些农作物,农民们天天都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个不停,可是依然不可怀疑的就是一旦气候有所改变,也就是来个什么天灾的,农村老百姓们的汗水可能就要作废了,如果好几年没有收成,有些人就会在本地待不下去,然后选择逃慌到其他地方。农村的人一般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比较低,所以很难到城市里去找工作,逃慌的人一般就会去其他地方的乡村,因为农村人心底都是比较善良的。有些逃慌的女性会因为男家能够提供吃的住的,可能就会容易和对方结成夫妻,可是有一些不好的事情的发生,导致很多农村人不愿意接受这些女性。

首先这些女性很可能已经结婚有孩子了,只是家里有了变故逃了出来,很有可能还会回去的。另外,有些女性是先假装自己善良来获得男方家庭的信任,然后某一天把他们家里的的钱财都偷走了等等,一些变故的出现让大家对于这些逃慌的妇女有了警惕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