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多数小品没多少笑点还觉得吵,而且最后还还有段情感戏?

有家有爱有WiFi1


拿过全国曲艺创作的二等奖 ,那次是跟写《不差钱》尹琪同场。在获奖作者的座谈会上,尹琪说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拿了一等奖,给老妈打了个电话,这下结婚不差钱了。”

为什么现在小品小品的创作日渐式微,小品明显干不过(郭德纲的)相声,我认为这与小品创作者的收入付出不成比例有很大的关系。小品《不差钱》让小沈阳、丫蛋大红大紫,他们从此过上了“不差钱”的日子,而尹琪拿到的稿酬只是区区几千元,还要为结婚的花费犯愁。小品创作费时费力,好的小品需要两三分钟就一个笑点,这里面的艰苦不为外人知。

收入付出不成比例,大多数小品创作者离开了这个领域,原创作品极度匮乏,小品演员开始自己写作品,他们的创作功力不能说不够,而是他们的时间不够,一个优秀的小品需要多长时间的创作周期呢?我的答案是至少三五个月。大量的演出走穴,让他们很难沉下心来去仔细揣摩,精心打造,于是一些快餐作品就出来了,笑点少,很生硬。

发觉不能逗笑观众之后,许多小品开始“另辟蹊径”,煽情!业内有一句挺悲哀的话:搞不笑你,我就把你搞哭。这是事实,小品一开始是以喜剧面貌出现的,苦情的小品是处女地,创作起来相对容易的多,于是小品加煽情渐成了一个模式,这是创作枯竭之后无可奈何的一个自杀性的选择,就像当年的相声,逗不乐观众之后,开始在相声中频繁使用“贯口”。有次曲协开会,有个老先生说:“作品演出效果不好,你们就加贯口,一个贯口下来,观众至少得给你们一阵掌声”。

相声的复苏靠的是郭德纲,小品的复苏靠谁呢?未来之星还未见,江郎才尽,但愿江郎还未尽。


老耿杂谈


首当其冲我想到的就是蔡明,报蔡明。

那个笑声传奇看过的都知道,她的风格一直就是这个套路,结尾煽情,催泪的。但是却好多人买她的帐,有市场才会有人做。

每年我爸都会说,说现在的小品越来越不好看了,我就会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就是,社会在进步,观众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

现在社会不正是这样吗,你不进步就会被淘汰,现在也有挺多新进的喜剧人,贾冰什么的,我也挺喜欢他的,很多人说他的表演风格都是千篇一律,审美疲劳了都,其实是,人总要江郎才尽的时候,每次的作品要比上一次的好真的是太难了,有的人出道就是巅峰,所以会注定以后的陨灭。

像相声一派有领头羊郭德纲,小品的花样就参差不齐层出不穷,拼到最后,其实靠的还是演员的文化底蕴。




貔貅影院


你好,我是庆字辈儿。

小品可以说是喜剧界的一大组成部分,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为代表的是喜剧小品。

1983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买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

搬上了春节联欢晚会,岳红、高倩等人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赢得了一致好评,从此春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

陈佩斯先生和朱时茂先生的《吃面》,直接引发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风潮。

随后,一大批的小品表演者脱颖而出,比如赵本山、郭冬临、范伟等人。

小品有几大特点:

1、短小精悍,情节简单 2、幽默风趣,滑稽可笑 3、雅俗共赏,题材广泛 4、贴近生活,角度新颖 5、针砭时弊,内含哲理

而现在的小品为什么感觉没有笑点,而且还有点吵,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过度高雅。

现在的小品很多都是歌颂型的,比如在刚刚过去的春晚中的第一个小品。贾玲和许君聪一向是我喜欢的小品演员,但是这个节目让我大失所望,除了前面寥寥几个笑点,后面直接来个拔高,硬是上纲上线,教育意义太过浓厚。

以前的小品可以针砭时弊,现在的就是歌颂,歌颂三农,歌颂祖国。没错,这个可以有,但是你能不能不要直接就来这个,那你还不如来个诗朗诵得了,演什么小品。

第二、过度煽情

小品最开始的意义是什么?让人开心。现在的部分小品,尤其是喜剧小品,各种强行煽情,各种尴尬,看小品基本是面无表情。

而相对的,去年火的一塌糊涂的贾冰,在小品里没有强行煽情,台词功底儿深厚、幽默,有的时候一个眼神就能表达出小品要表达的东西,而在小品最后,总会让人有一种没有反感的感动。


最感动人的故事,都是在简单无华的表演中让观众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一味的去告诉观众“就在这,你们得感动了”


庆字辈儿


自2017年开始,陈佩斯,朱时茂,黄宏,宋丹丹,赵本山,高秀敏,范伟,赵丽蓉,郭冬临,巩汉林,蔡明,郭达等这些观众曾经喜爱的角儿出自各种原因,相继退出,小品舞台经历的是起步-发展-成熟-高潮-颓势几个阶段。

小品是春节联欢晚会所诞生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近20年的推广,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个艺术形式。社会需要小品,群众期待小品。表演,是生活,艺术,文化,技巧综合地运用,恰到好处的发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小品的关键是人才,一是创作人才,二是表演人才,缺一不可。没有好本子不行,有了好的本子没有好的表演者的演绎也不行。这正如一个乐器,哪怕是一只高级的乐器,没有演奏者,也演奏不出美妙的乐曲。

社会需要小品,社会就要培养关爱小品。但凡事没有永恒,小品也不可能永远受观众欢迎,再好的美味经常吃也会让人厌食,就是让陈朱二位大师重演,也难出当年效果。题主描写的情况确为事实,小品被观众厌倦和遗弃是总有那一天的,这个时间并不会很长。

让那些质量不高的小品消停一段时间,等观众有了饥饿感,整理一下,再换个面目,说不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抱歉,非艺术行家站着说话不腰疼)





泰山木32140178




现在的生活已经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信息时代,到处是铺天盖地的视频,你以为你还是独家经营?

要竞争,要像草台班子挣饭钱那样竞争。

你不能强迫观众笑。

你别拿自己当干部!

没有生活,就没有笑点。

几十岁了还不知道生活的酸甜苦辣,尽演些幼儿园大班,一会哭一会笑,莫名其妙——这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再就是大喊大叫,大吵大闹,你又不是在家里撒娇,你成年人了有教养一点好不好?

农民工也有教养的。

你怎么就特殊,可以粗野吵闹呢?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是笑的源泉。

没生活依据的情感戏就是学生腔,就是胡编乱造。

也许你从来没有见识过人间真情,只会虚情假意,你怎么演情感戏?

看你挤眉弄眼拼命表演,尴尬而不感动。


大悔忆智冰



小品不好笑了,这个很好理解,我们把问题都简单化,什么创意啊?演员的表演能力啊?艺术的存在方式啊?统统不讲,我们基于对社会的情感表述,从这个角度,把小品分成两类,一类针砭时弊的;一类是歌颂、弘扬真善美类型。第一类,针砭时弊的,老百姓自然愿意听,而且,演员的包袱也容易抖。很容易出彩。但是,这个度很难把握,尺度大了,审查不过,说的轻了达不到效果,所以,这类作品风险很大。第二类,弘扬社会主旋律,真善美题材。这类相对就比较保守些了,审查基本都好过。咱们春晚的常青树孙涛,演的基本就是这类的小品。但是这类小品肯定要一本正经煽情啊,自然包袱就不能多,肯定得严肃啊,要不没有教育意义了。所以,这类作品不好笑,反而看了想哭。

顺便说下,这些年大家都知道德云社的相声很火,为啥以前那么多相声名家,现在基本都看不到了啊?我认为,不见得说谁的水平高多少?只是表演形式上:一个在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地胡说八道;一个在天马行空地;不拘一格地扯犊子。你说现在的观众买谁的帐?

在当今社会,我们苟延残喘地活着。生活已经不易,下了班,回到家,打开电视,想看到的是轻松,愉快,幽默;而不是压抑的、煽情的。感动的……。这才是我们的真实需求。


文化乡土


不知道提问者多大,这种现象以前非常常见。这种现象我很早就总结过了,但是由于敏感性词汇你懂的。

我借一个例子说明。你空了可以去搜一下老一辈的童话故事,比如张天翼的,叶永烈的。虽然故事精彩,人物丰富饱满,但是很多都无法避开zz影射。我以前买过一本中国童话选,里面反派一看很明显就影射帝国主义,地主阶级。正派必定是穷苦大众……然后正派人物每当遇到困难,就想起什么红星,红太阳(这种指向性的词语再明显不过了吧)。这种童话由于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作者不可避免或者说潜意识会在童话里面增加这种zz元素(这种童话更恰当应该叫“教育片”)。这就使得现在中国动画和外国越差越远。早期的阿童木,机器猫,到后来的圣斗士,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如果说大闹天宫还能望其项背的话,那么喜洋洋,熊出没之流根本就是望尘莫及……

那么我们再来看小品也是如此。以前的小品,前面搞笑,后面给你讲个小道理。但是自从流行“苦情”以后,中国各种苦情泛滥,调解节目,选秀节目,交友节目……无一最后不是变成讲故事,表演苦情戏。因为这种讲故事的形式,容易获得评委认同,容易获得观众同情。比如不是从小父母双亡就是单亲离异家庭。不是身残志坚就是突逢巨变。不是江湖流浪就是种地卖菜……结果就是,这种评委做的多了,自己也入戏了。比如宋丹丹,比如蔡明等。

这种么不是说不可以但是现在好像有点本末倒置了,比如春晚学车的小品和贾玲那个小品。这样一来,小品本身的味道就没了,全都变成故事会了……


西索的苹果


因为他们都被称呼成什么什么老师,既然是老师总得教大家点儿什么人生大道理吧

我们看小品一是为了打发时间,二是为了高兴,如果我想上课的话,我为啥非得看小品呢,我干脆看新闻好不好

以前每年过年最盼着看春晚小品,赵丽蓉、赵本山、冯巩、郭达、郭冬临、演一个出来就是经典,年后还能看好几个月的重播,再看看现在的,说真的,我在电视外面都感觉尴尬

不过也是难为他们了,新段子本来就不好找,网上有的吧都烂大街了,好容易找到了合适的包袱想抖一抖,还可能过不了审,所以他们开始为了过审而演小品

而且现在一些所谓的主流人士总说自己多么多么高雅,别人怎么怎么庸俗,整的喜剧演员生怕别人说自己没水平没文化,只会庸俗的搞笑,好好一个小品,前半部分搞笑,中间尴尬,后半部分煽情。我真的特别特别特别讨厌看小品的时候被煽哭

不是说不让你教育人不让你讲人生大道理不让你歌颂谁,但是能不能是潜移默化的,别这么明显。非得喊出来么?非得让我尴尬么?非得让我哭你就成功了么?


叨叨社会人


关于这个问题,估计有好多人和我一样,老早就有很多意见了吧?


在很多年以前,只有电视收音机这样的传播途径时,看个小品听到掌声,就是挺大一消遣方式,不亚于观看现在的搞笑综艺节目,全国知名的相声小品演员相信每个人都能数出好多来。


再后来传统相声的没落、网络的普及、电视新兴综艺的崛起,人们的娱乐消遣方式更加的新颖多样化!而且各种途径的搞笑段子直接涌到我们面前,像以前的糗事百科,猫扑上的笑话,让我们的笑点越来越高!现在更是直接有网络综艺,广告打得嘎嘎响,同同时有好多当类似的节目,每个节目又有那么多作品,出了那么多搞笑艺人,如此密集,观众从以前的主动去欣赏已经变成被动接受,早就对普通的笑点麻木了。


现在的搞笑综艺同业化竞争很厉害,人们笑点又高,于是这些所谓的搞笑艺人们也是拼了:十八班武艺样样上台;不论男女绝对没有偶像包袱,绝对的接地气,可以装疯卖傻趴地耍泼;笑点不够就煽情来补,到处拼段子,为赢靠眼泪赚同情分。甚至有些人也自称搞笑大咖,真正专业出身也不多,当然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较之以前的搞笑大师,努力不缺但功力尚浅,好多笑点真是生凹硬造好尴尬。


搞笑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好多人本身自带笑点,有的喜欢搞笑,想成功的很多,只是现在的综艺模式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却也布置了更多障碍。因为真正的作品,不说十年磨一剑那也不是几天就能看拼段子就能完成的,当搞笑不再是搞笑,那还有意义吗?


大头


中国的喜剧小品自上世纪八几年诞生以来,其功能和相声一样,就是搞笑。好的小品大多有足够的笑料,让人在笑声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它反映的小题材、小事件源于基层和老百姓中间。象黄宏、宋丹丹的《手拉手》、《超生游击队》,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的《卖车》、《卖拐》,赵丽蓉、巩汉林的《打工奇遇》、《如此包装》等,都是生活中老百姓所熟知的凡人小事,而且语言生动、幽默、诙谐,可以说妙语连珠。


现在的小品有点脱俗了,更多的像是话剧。现在小品的题材有点小题大做,表演夸张作态,语言网络段子居多,表演情节煽情点多了戓大了,还叫喜剧小品吗?现代观众看个十几分钟的小品,还需要感动一把,掉几滴眼泪吗!




小品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这是必须的。但要深入基层,深入到老百姓中间去,挖掘老百姓的身边事或所关心的事件,侧重一点,短小精悍,语言生动精练、感染力强。



总的来说,只有贴近生活的作品,群众才能喜闻乐见。抓住事物典型,适度的夸张,要高于生活,源于生活,如果小品人都用心去做,小品界再出一个赵本山式的人物,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