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江口縣:凝聚全縣強大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脱贫攻坚」江口县:凝聚全县强大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凝聚全縣強大合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江口縣探索實施“五個三”

助力脫貧攻堅的實踐

楊華祥

「脱贫攻坚」江口县:凝聚全县强大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近年來,江口縣緊扣脫貧摘帽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和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五個三”為抓手聚力脫貧攻堅。2018年7月,在國家第三方考核評估驗收中,實現了零錯退、零漏評和99.05%的群眾認可度,成功脫貧摘帽。

一、主要做法

(一)明確三級責任,構建作戰體系。一是建立縣級指揮中心。成立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指揮中心和9個專班,負責全縣脫貧攻堅總調度。9個專班由縣委、縣政府分管負責人分別任組長,專項推進重點工作,並實行調度例會制度,統籌調度指揮脫貧攻堅工作。二是成立鄉鎮指揮部。成立鄉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聯繫鄉鎮的四家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縣委常委任指揮長,副縣級幹部和鄉鎮黨委書記任副指揮長,統籌安排轄區脫貧攻堅工作。三是組建駐村幫扶工作隊。選派897名幹部和692名村幹部組成104個駐村工作隊,工作隊每天召開1次研判會,分析存在的問題,解決實際困難。縣、鄉2853名幹部結對幫扶12176戶貧困戶,並組建“尖刀班”“攻堅連”“加強團”專攻重點難點,實現工作全面推進。

(二)細化三條標準,精準解讀政策。一是細化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明確“一達標”以經營、工資、財產和轉移性收入作為計算指標;“不愁吃”為有米、油、肉、櫥櫃,“不愁穿”為有衣、被、床、衣櫃;教育保障為人人有學上、費用有保障,醫療保障為生病不愁醫、看病不愁錢,住房保障為結構安全、功能齊全。二是制定五改一化一維標準。明確易地扶貧搬遷戶、已建(購)新房戶、有經濟能力建(購)房戶、 已籤拆遷協議或近兩年納入規劃拆遷戶,兒女有工作、兒女有經濟能力且有安全住房,老人住危舊房的不改。改廚為有單獨的廚房、平整灶臺和碗櫃;改廁為有圍欄有門有蹲位;改圈為房圈分離,有功能完善儲糞池;改水為龍頭一打開,清水自然來;改電為更換設備和舊線路;硬化室內、階沿和院壩;維修不安全、破舊損壞、漏風漏雨房屋。三是明確脫貧扶持標準。按茶葉1200元、獼猴桃2500元、蔬菜600元每畝,家禽養殖12元/只、圈舍100元/㎡扶持;“五改一化一維”以組為單位據實核算,戶均不超過1.5萬元。

(三)劃分三場戰役,分段決戰貧困。一是戰略總攻。多輪次開展走訪回訪,及時新增、核准貧困戶,確保識別精準。根據致貧原因,分類制定脫貧措施,做到因戶施策精準。完善大病醫療救助方案,落實“四重醫療保障”,推行一站式結算服務,免費開展慢性病“五+五”服務,組建家庭醫生團隊94個,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二是全面衝鋒。探索“產業聯盟”發展模式,抓好生態茶、冷水魚、獼猴桃3個主導產業和中藥材、蔬菜2個增收項目。推行“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採取“6211”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貧困戶利益聯結全覆蓋。探索“景區帶村”模式,推進旅遊扶貧,65個村發展鄉村旅遊。以就業崗位定安置人口、以群眾意願定搬遷地點、以戶籍人口定安置面積、以家庭情況定脫貧措施“四定法”,推進易地扶貧搬遷,2554戶10770名貧困戶走出大山、搬進新居。三是堡壘攻克。開展給群眾講清楚農村面貌是歷史以來變化最大的,農村群眾是脫貧攻堅受益最多的,扶貧濟困是最重要的文化傳承,幹部作風是近些年以來最紮實的,脫貧摘帽是最值得驕傲的大好事的“五個講清楚”活動;深入開展群眾思想大動員、問題短板大整改、矛盾糾紛大化解、鄉村環境大整治“四場大活動”,補齊基層短板,提升群眾認可度。

(四)建立三項機制,激發工作幹勁。一是轉段動員機制。推行轉段機制,對各階段工作按“群眾不認可一律重來,評估不通過一票否決、工作不到位一概問責”進行考核,考核不達標的,延遲轉段,直至考核達標後轉段。二是觀摩互學機制。每個階段開展考核評比,分別開展“鄉與鄉、村與村”互學觀摩,既看先進典型、又看後進鄉村,形成正面觀摩互學、負面觀摩反思,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三是授旗獎懲機制。各戰役階段目標完成好、考核排名全縣前兩名的鄉鎮,授予流動紅旗、頒發“駿馬獎”,分別獎勵工作經費50萬元、40萬元,年終績效總分加1分;階段目標完成差、考核排名掛末的鄉鎮,授予流動白旗、頒發“蝸牛獎”,年終績效總分扣1分,並對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等給予約談提醒、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組織處理、紀律處分。

(五)用好三個方法,提升群眾認可度。一是推行四個下沉。推行“縣級幹部包鄉、科級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組、幫扶幹部包戶”責任制,實現責任體系下沉到村和工作落實到組到戶。全縣1620個村民組成立組務會,共同協商管理村民事務,實現村民自治下沉到組。貧困戶、低保戶評定及貧困戶退出,由組務會召集群眾評定,實現民主評議下沉到組。村級民生項目以組為單位進行統籌,組務會召集群眾商議決定,實現項目實施下沉到組。

二是推行四個結合。建立完善村級矛盾糾紛調解機制,推行一村一法律顧問,每村培養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做好矛盾化解和法律法規宣傳,實現村民自治與民主法治相結合。按“村社合一”模式建立扶貧專業合作社480餘個,做到合作組織與村級組織相結合,實現貧困戶利益聯結全覆蓋。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集中力量抓好路、水、電、訊等基礎設施。整合農村閒置資源,設立一站式便民服務點,促進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相結合。三是推行四個覆蓋。通過舉辦政策培訓班、編髮政策手冊等形式加強幹部知識、能力提升,實現幹部學習培訓全覆蓋。採取包片、示範、點評、特殊走訪“四訪”相結合方式,實現入戶走訪回訪全覆蓋。以組組開群眾會、村村開代表會、鄉鄉開動員會“三會”為載體,開展“四個好”宣傳教育,實現群眾思想動員全覆蓋。探索建立“以水養水”、農村道路“建管養運”一體化、農村養老、環境整治等機制,實現長效機制全覆蓋。

二、主要成效

(一)經濟總量從“小”變“大”。

2017年底,全縣GDP從2014年的33.42億元增加到56.07億元;財政總收入從2014年的2.9億元增加到4億元;城鎮居民、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2014年的20099元、6162元增加到24498元、8285元。

(二)貧困程度從“高”變“低”。2017年底,全縣貧困村從2014年的80個下降至25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3.4萬人下降至4227人,貧困發生率從19.85%下降至1.98%,貧困群眾穩定實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

(三)保障力度從“弱”變“強”。2014年至2017年,全縣新增教師638人,新建維修學校105所,教育經費投入從28053萬元增加到45625萬元,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兌現各類醫療補償資金37602.29萬元,新農合參合率98%,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合率達到100%;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8030戶,“五改一化一維”改造2.3萬戶。

(四)發展理念從“舊”變“新”。以綠色發展引領脫貧攻堅,引進了屈臣氏、農夫山泉等30多家綠色生態、無汙染企業落戶江口。森林覆蓋率從2014年的67.73%提高到2017年的75.84%,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和全國第三個“碳匯城市”。

(五)幹群關係從“疏”變“親”。2853名機關幹部開展結對幫扶,累計為群眾辦理好事實事10萬餘件,全縣1920戶貧困戶主動申請脫貧;貧困群眾為幫扶部門、幫扶幹部等贈送錦旗1000餘面,幹群關係得到有效改善。

三、幾點啟示

一是圍繞“一個目標”把責任壓實是關鍵。打贏脫貧攻堅戰,壓實責任是關鍵。緊緊圍繞退出貧困縣目標,壓緊壓實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五個責任”,才能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用好“兩種方法”把進退抓準是核心。打贏脫貧攻堅戰,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江口運用“學訪會評”和“問核證認”工作法,做到精準識別、精準管理、精準退出,取得了“零錯退、零漏評、群眾認可度99.05%”的成績。

三是運用“三項機制”把措施落實是根本。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關鍵靠幹部。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實現正向獎勵、負向懲戒、橫向互學,才能讓幹部既有壓力、又增動力,激發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幹勁。

四是推進“四場活動”把工作做細是前提。打贏脫貧攻堅戰,既要改變農村面貌,更要轉變群眾思想。江口通過開“四場活動”提升群眾獲得感、群眾主動退貧的實踐證明,必須根除思想上的“貧困”,才能增強脫貧內生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