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张明举因绩效评职称而跳楼,你怎么看?值吗?

潜规则为王


11月8日周四下午4点左右,武汉钢城十一中学数学老师张明举,从该校教学楼4楼跳楼身亡,据说与教师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有关。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很不值得,对此深感痛惜。

关于张老师的不幸去世与教师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有关与否,还要看公安司法机关最后给出的结论。但不管怎么说教师工作压力过大,肯定是主要原因。教师的压力一方面来自较为繁重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最牵扯教师精力的就是绩效工资和职称的评定。

9月13日河南洛阳十七中学也是一位教数学的王老师跳楼身亡。从王老师家属提供的材料看,的确与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有关。


现行的绩效工资制度和职称评定,的确成了悬在教师们头上的两把利剑,成为了好多教师沉重的精神负担。

绩效工资制度与教师职称的评定,初衷是奖勤罚懒、鼓励先进,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充分调动发挥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在落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掺杂过多的人为因素,和教师初高级职称的投放比例,致使一些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教师长时间不能得以晋升,形成积怨。

面对当前绩效和职称问题较为残酷激烈竞争的现实,绝大多数教师,在努力争取的同时,很注意合理的情绪的宣泄与压力的释放。由于想不开,导致某些心理疾病,走极端的确不值!
欢迎您加入讨论留言,谢谢网友点赞转发关注!


赤橙黄绿青蓝紫518


刚刚过去的11月8日,武汉钢城十一中学数学老师张明举,从该校教学楼4楼跳楼身亡,据说与教师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有关。

15年11月3日上午9时左右,林州九中一名在职20年的语文女教师杨改玲因对职称评定结果有异议,到安阳市人事局职称科进行咨询。与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后服毒,经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8年年9月8日上午11点26分,洛阳十七中教师王宏召跳楼身亡。自杀原因从遗书可以看出,竟然是因为工资、职称、待遇、检查、培训等,以及对于学校制度不公、拖欠教师工资的质疑。

职称之殇,待遇之殇,晋升之殇,已成为每个教师的心结!选择这种方式结束生命有太多的不舍得,也有太多的不值得!

自已没了,痛的是自己的亲人!对学生来说只是又换了一个老师;对学校来说只是少了一个职工;对社会来说你只是每年去逝的千万分之一……

珍惜自己,对亲人来讲你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自己去了,空有一身知识再不能育人对国是为不忠;父母尚在不能侍奉是为不孝;孩孑尚小再不能抚养是为不仁;同事朋友之谊再不能报之是为不义……

逝者已逝,愿天堂再无职称之扰!安息!


一沙一世界52136658


这名老师03年至今,结过3次婚,离过3次婚,长期炒所谓的期货石油、黄金,2018年一月报警称被骗了16万美元,当年春节后卖房还债,现在还欠银行信用卡大额透支,选择在学校、工作时间发那样的绝笔信,采取那样的方式是何用意?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选择在学校结束生命,有考虑到一千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吗?

请大家弄清事实再评论,不要被不专业的所谓“记者”忽悠、欺骗!

今天家属在学校大吵大闹,家属甚至指使79岁的老父亲见人就咬。


老张cium


武汉市青山区又名红钢城,原本是大型国营企业武汉钢铁公司的地盘,武钢原本占地面积很大,有高炉炼铁厂,有平炉转炉炼钢厂,分一炼钢二炼钢,有轧钢厂,有炼焦厂等。必然又有大片武钢职工宿舍生活区,区内有电影院、商场、招待所、旅社等社会行业。又比邻国营大型企业武汉重型机床厂,同样也有其职工宿舍生活区。此青山区乃武汉的重工业区。区内中、小学校原本属企业办学,是武钢武重的子弟学校,不属本地教育局管辖,当然其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也与教育局无关,属企业预决算账内。

1990年代,教育调整改革,全国范围内,企业不再经营“社会“,所有企业的教育资源划归地区教育局管辖,其教师也从企业编制转为事业编制,按国家行政级别归档区人事局。

平心而论,企业办的学校,由于教师来源多从工人或管理人员中抽调,办学质量确实低了不少。此前有位省级示范高中的校长聊天时,回忆说:“我读国棉一厂子弟小学的时候,教数字的是名档车女工”。

现在,青山区有二所省级示范高中,即武钢三中和四十九中,按武汉地区排名,武钢三中徘徊在第八名前后的位置上,属于省级示范高中里的第三阵营。第一阵营是华师一附中、外国语学校和武汉二中。第二阵营是武汉三中、省实验中学等。四十九中的排名,就不需要说了。此外,青山区内其它的学校皆属二类和三类学校。钢城十一中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初级中学。当然这一回见经传了。

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本不足为怪,自有人去处理善后。大肆渲染炒作,就有点奇怪了。吾等吃瓜群众不明就里,不知前因后果,孰是孰非。难不成凭猜测想象,就能说个正理出来?

罪过罪过!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华中小隐


60.70年代,都说老实人不吃亏,现在,实则吃亏才是老实人。当下,国家对教师采取职称进档绩效工资,可进职的都是领导,都是不教学的那一部分人。这种体制绝对有问题,老师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为了有口饭不得不去教书。里里外外都坏透了的学校。所有的事业单位都是管理岗与技术岗分离,独有教师不是。不知道教育部长是什么职称,绝对工资比部长高,到底是技术专业好才去当校长的,还是校长才进的职称?????为啥不能让教学好的继续教学,定高职称发高新金?为啥不能能让校长领管理工资,停止职称工资????死了人啦,有人说死的不明智,难道全国老师都自杀才能改变体制?????????????


峰行11


记者的报道有失实的地方。据了解,张明举曾先后三次离婚,曾于2018年1月16日报警称炒纸黄金被骗16万美金,据同事反映,欠下较多债务。因出售了自己的住房,后与儿子一同借住在其哥哥提供的住房里。当日其在群里发下绝笔信后就直接跳楼,并非报道里说的管理员删掉留言后才跳楼


用户8833208345307


不是万念俱灰,谁会走上这条绝路!



两湖居士957


首先,张老师的事件是一个悲剧,死者已已,至于他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就不要再拿出来反复的说了。其次是对《新京报》的报道,这篇报道的立场显然是有问题的,选择报道张老师跳楼之前他在学校的际遇,而通篇没有对学校、同事、亲属对这件事的态度,报道的导向暗示的是张老师的选择和在学校的不公待遇有莫大关系,因为报道里没提张老师生活中还有哪些遭遇,所以公众的思维就被《新京报》牵着走了,如果真是这样,在学校里因为职称不公就要选择跳楼,那试问会有多少老师从楼上一跃而下,可是,这样的极端案例相当少;最后,很多人把张老师的悲剧归咎于教师职称制度,那试问:有没有更好的机制来体现出教师业务技能水平的不一样?职称制让大多数教师都能有个参照系,而引述张老师极端案例来影射职称制的,我只能说发表这个观点的人,居心叵测。


资讯时空新媒体ing


等警方的调查结果吧(尽管……)

我发这个回答只想说一个反常的事儿:从这件事情在问答里出现的时候,就有几个小号,也不知道他们是何居心(又或者是有何目的),发言内容出奇一致而且都是“黑”这位老师,并且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发言记录只有一条!







除了最后这个数字明显是无脑评论之外其他几个很明显都是故意为之,而且还不止这几个人!




我不想在正式原因公布出来之前发表什么具有猜测性观点。我只是觉得,这件事和过去的任何一件事都不一样!细极思恐!这些刚刚注册,而且就是为了这一个问题而注册的,并且发言内容都很一致,并且点赞量还都不少……

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这会不会成为以后问答的一个恶瘤?

比起“绩效”、“职称”,我更关心这个问题!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让我谈谈我所经历的我们这里评职称的发展过程。起初评职称要全校投票,像选先进一样,似乎感觉很公平,用民心来决定谁可以进高一级别职称,我们并没看到这后边产生的动作,老师们读业绩,他们的业绩很优秀,尤其是在艺术上有成绩的老师,如果音体美有成绩,参与评选的老师那就很好被评上,似乎很公正,那时候我还年轻,作为农村艺术老师破冰了学校的艺术教育,于是成全了那些班主任的职称,以及后来他们的升迁,我们的业绩也是他们的业绩,而我们没有机会或者职称评选的资格,因为年轻,因为确实不懂这背后隐藏的事情。工作干的好,还要有人缘,你的会拉选和贿选,你得有群众基础,也还需要工作年限到了够评高一级别职称的年限,于是那些有手段厉害的老师突出重围,获得述职资格,然后有机会读那些很优秀的业绩报告,并没有人去追究那些业绩是不是那些班主任、那些老师搞搞出来的,只要是他们班的就行,只要是他们班授课老师做的业绩都是他们的业绩。也不管私地下有没有支持过那些老师的工作,反正都是他们做的业绩。那些踏实工作老实的业绩不高的老教师眼看着就要退休还拿不到职称,我很敬重我的第一届老校长,她没有和老师们挣职称,也没有为自己的职称做过任何手段,她够优秀,但是没有为自己利用职权给自己弄过一个优秀证书,全部把利益让给普通教师,两位校长全部以初级职称退休,因为没有优秀证书而与职称落空,遗憾退休,经过很多年有老师说她退休前曾经提出延退,在干几年,可是上级没有批准她的请求。退休不到两三年,患病去世。即使如此在我心里这应该是一代最无私的中国基层教育领导。以后不再有。随着老校长的退休与去世新的领导班子吸取她的经验教训,我也到了能够评高一级职称的年龄,他们规定我该干什么,该参加哪一级别的比赛,算我的业绩,不能瞎干乱搞,限制外出教研,各种级别的教研学习活动。90年代末画苹果的年代开始,评高一级别职称的规则变了,够年限进高一级别职称,于是那些快退休的业绩平平的老教师终于可以评上职称光荣退休了,一批批老教师进了高级职称满意退休,老校长早不在了人间。那时候在学习上找了一个出口,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自修之路。还好在拿到高自考专科一年毕业证书就够了当时评小学高级职称的规定条件,那叫死条件,别人无资格顶替。于是用当时评中学高级的条件拿了个小学高级。有了小学高级职称在达到五年才有资格评中学高级的资格,但是得到述职的资格需要学校评选,没人缘没有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师德,或者优秀劳动者等等这些荣誉称号的就没资本被推选,没有述职的机会,就没有参加高级职称考试的资格,这时候的领导已经和那一代领导不一样了,只要对自己有用东西自己留下,职称竞争开始走向更多花样的潜规则,与一线普通教师离的越来越远,正校长考三年,没考上,副校长考三年没考上,这样圈子里的大小领导教师,干部家属轮番考试直到他们有考上。最终到现在又一个谎言,工龄高的教师先推举,在大家退休前都给一次机会,终于熬到快退休的年龄了,我傻傻的把机会让给年老而无业绩的教师,以为下一个自己就是年龄最大,最有资格的了。结果那个老师没有考上,业绩平平被拿下,指标没用上,于是出现两指标,职称评选标准也变了,不在照顾年老的教师,要业绩还要鼓励年轻教师,并且要有近期两节公开课,我又傻傻的信了也明白了,职称是为别人留的,绝对不是不是我们这些草根的。评选故事更离谱竞争更激烈,那些故事更醉人。嗯去年,没指标了。年轻时课市级的讲过,县级的上过。从画苹果的年代从来没得到过新的公开课证书。论文,教案,学生获奖,辅导证书,骨干教师,市级的都得过。但是新的规定评选分值缺低的可怜。教了一辈子书,考核只是合格,没有得到过一次优秀奖励,为先进拉选票我认为是无耻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个潜规则,也都以好人心态成全着。我终于有了足够的资格来评选职称,但是评上高级职称后要延退到60,说实在的话,我已经对职称毫无兴趣。并且近两年也没指标了。抢的厉害的枪磨好了也没机会开了。但是依然要说出来。跳楼不值得!做人最重要,一切身外之物和那些靠无耻手段得来的满足,并不能让你的人生更辉煌。一切随缘,不必为蝇头小利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自己要学会从抑郁的状态下走出来,从周围社会环境中走出来。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内心更强大才能更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