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改革開放40年」烽火:一個小村莊的40年變遷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烽火:一个小村庄的40年变迁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烽火:一个小村庄的40年变迁

陝西省禮泉縣的烽火村,南依白莽山,北臨涇河水。烽火村原名“白靈宮”,傳說早年在此地挖出了戰國時期白起的墓。解放後村子改名“烽火村”。

解放前,涇河沖刷平原,兩岸土地溝壑不平,荒草叢生,亂石成堆,這裡成為逃荒要飯人落腳的地盤。就是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烽火村人老幾輩揮灑汗水、燃燒激情,他們在高崖上打窯洞,在涇河岸邊平整荒灘地,在黃土地上刨得糧食飽腹;他們憑藉愚公移山的勇氣,堅持“日戰大寨田,夜戰新農村,白天干一天,晚上加一班”的奮鬥精神,發展農業、搞村辦企業,在陝西省率先建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

40年,長河流淌,斗轉星移。

這座白莽山下的小村莊,在時代的變遷中,一路大膽先行先試,經歷了初級公社、高級合作社、農業學大寨、改革開放,人均收入從過去的幾十元,到如今2萬餘元,群眾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書寫了陝西改革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烽火:一个小村庄的40年变迁

過去烽火村人用架子車拉麥子。(資料圖片)

曾是聞名全國的紅旗村

金秋十月,從咸陽北行20多公里,就到了烽火村。只見通村水泥路寬闊平坦,道路兩旁果園,紅彤彤的蘋果墜滿枝頭,果香沁人心脾。

走進村子,頗具延安窯洞風格的民居,整齊劃一,在樹蔭遮掩下,顯得恬淡而靜謐。家家戶戶門前,盛開著月季或秋菊。

“這房子是上世紀70年代建的!過去,多少人羨慕這下窯上房,鄰村的姑娘都爭先恐後往我村嫁呢!”說起烽火村的過去,村民王志發一臉自豪。

過去,烽火村耕地面積少,水土流失嚴重,沙石遍地,大部分村民住在破舊低矮的土坯房、窯洞,有的在涇河邊搭的草棚,日子過得恓惶,常常食不果腹。

上個世紀50年代初,王保京擔任烽火村農業社主任。在他的帶領下,村民拿著鐵鍁,挑著擔子,在一片亂石灘中、河床淤地上開墾土地。

在烽火村,記者見到這位村裡的帶頭人王保京,今年88歲的他,精神矍鑠、和藹可親。

王保京回憶起過去開墾土地的場景不免唏噓:“那個年代,涇河岸邊,紅旗招展、人歡馬叫,根本沒有現代化的機械,大家全憑一雙手和渾身力氣,青年人用擔子挑土,用架子車拉石頭。孩子和老人在涇河邊上撿石頭,幹多幹少,過秤記工分。”

他說:“過去能吃飽,家裡有餘糧,人心裡才不慌,雖然吃了很多苦,但開墾土地為日後共同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憑藉“愚公移山”的精神,烽火村人在涇河灘邊開墾了耕地1200畝,以種植玉米、麥子等糧食為主,解決了全村人的溫飽。

改革開放之風為百廢待興的小村莊帶來了勃勃生機,敢為天下先的烽火村人在改革開放初期發展社辦企業。

60年代,烽火村率先成立了農業機械加工廠。

1982年,烽火村建設水泥廠,從年產1萬噸逐步擴大到20萬噸。

1995年,烽火村建設紙箱廠。

在此期間,烽火村還努力發展科學種植,興辦社辦企業養豬場、勞保廠等為龍頭的十幾家集體企業,家家戶戶除在企業務工外,幾乎都有卡車、大貨車搞起水泥運輸。

為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從1971年至1978年,烽火村集體分批為全村村民統一建設兩層窯洞式樓房,每戶三間,180多戶村民不掏一分錢就能入住。

“你看,這房子的一磚一瓦都是我們當時自己燒製的,石頭是在涇河邊用肩挑過來的,它浸潤著我們的心血。村裡修建了水泥路、通了自來水,家家戶戶都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日子越過越好了,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村民王志發說。

由於村集體經濟發展好,不僅承擔了全村所有村民的農業稅、特產稅,還為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發放300元營養補助,並鼓勵先富起來的人帶動勞動力不足、經濟情況稍滯後的村民共同富裕。

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

2000年左右,富裕起來的烽火村看到外面的廣闊天地,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們在城裡買了房和車,一部分思想活躍、敢闖敢幹的年輕人開辦公司,相繼辦起了幼兒園、搞起房地產、飯店、賓館等實體經濟,逐漸發展成為擁有百萬、千萬資產的致富帶頭人。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烽火:一个小村庄的40年变迁

烽火精神一代一代傳承

物質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的領地不能空缺,無論什麼時候,烽火村人一代一代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精神不能丟。

烽火村委會主任王志武說,全村435戶、1645人,平時年輕人基本上都在外工作,常駐村裡的只有三四百人。2000年以後,應國家環保要求,逐漸淘汰了“四小企業”,村民的經濟收入漸漸轉向依靠汽車運輸和農作物種植,村子的發展一度平穩。

儘管很多村民外遷,但這民居,這院子,每一個角落,每一塊石頭和土疙瘩,都是生活的一個有機整體。失掉這些東西,就等於失去了生活的根。

對於一個農民來說,家庭院落就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世界。何況這片厚重的土地上,他們是用一雙佈滿老繭的雙手、心血和汗水,一磚一瓦壘起來的幸福。

這難能可貴的幸福不能丟。

在改革發展的大潮中,創新和傳承是一脈相承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烽火村經過歲月積澱,日日夜夜的深思熟慮,他們決定將黨多年來艱苦奮鬥、矢志不渝的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2014年,依託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烽火村組織全體村民參與義務勞動,歷時一年多時間,建成了“烽火傳統教育基地”,以這種特有的方式,記錄下烽火人勤勞淳樸、敢闖敢幹的精神以及烽火村過去的輝煌和發展,表達烽火人發自內心對黨、對領袖、對國家的情懷。

建館之初,已經84歲高齡的王保京老人不分晝夜,親自動手篩選照片、蒐集資料、撰寫文字。村民們添磚加瓦,出力獻策。

2015年7月1日,凝聚著全體烽火村民汗水和心血的“烽火傳統教育基地”終於建成,開館迎客。這座集黨史、國史、村史、農業史、農民史等內容為一體的傳統教育基地,共分為6個展覽館,用12萬文字、2000多幅圖片,圖文並茂,生動地記錄了烽火村每一個階段的發展變化及崢嶸歲月。

王志武說,這六個展館就是一部烽火村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烽火村民的發家史。在緬懷那段艱苦歲月的同時,也時刻警示著烽火村的後代們,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時,不忘先輩們辛勤的努力,不忘烽火人那一股凝聚的精氣神兒。

目前,“烽火傳統教育基地”自開館以來,已接待省內外參觀學習者達30多萬人次。

轉型發展助力三大產業

10月20日,站在烽火村土塬上,向東望去,高崖上的窯洞、塬上的烽火文化產業園主體項目已基本完工,烽火村正在如火如荼地加快旅遊設施建設。

新任烽火村黨支部書記王忠雄介紹,這幾年,烽火村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家家戶戶通上了天然氣,改造高低壓線路,擴老路、修新路,通往村子的景觀旅遊專線,打開了烽火村的北大門。

同時,烽火村還鼓勵在外發展先富起來的能人返鄉創業,參與家鄉建設,帶回了新的理念和思路。

發展中的烽火村急需在轉型中尋找突圍。現如今,村子通過招商引資,以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的形式打造涇河小鎮、烽火文化產業園、烽火塬文化旅遊項目三大產業。

王忠雄介紹說,烽火村共有土地3200畝,通過產業流轉的土地有1200多畝,參與土地入股的村民有236戶。

——流轉土地500畝入股,投資近億元建設的集現代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歷史古村和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示範基地的省級涇河小鎮現代農業園區主體已基本完工。

——利用原水泥廠舊址和荒山荒坡地450畝入股,投資1.5億元建設的烽火文化產業園項目,是優秀傳統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美食文化、影視文化和家文化交流基地。

——利用原五七大學舊址及塬頂地300畝入股,投資1.07億元建設的紅色經典、激情歲月、智慧三農教育實踐基地的烽火塬文化旅遊項目也在抓緊建設中。

“依託烽火村現在發展旅遊產業的優勢,我看到了商機,在村子租了幾間民房,辦起了農家樂,希望以後的日子更加紅火。”村民張全勝高興地說。

2017年,烽火村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陝西省首批傳統保護村落,陝西省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實踐基地。

從過去的土窯洞、土坯房到兩層“小洋樓”;從村集體經濟到按勞分配;從社辦企業到現代農業、旅遊業、招商引資同步發展,40年改革大潮,一浪一浪助推著烽火村不斷“蛻變”,一個產業烽火、文化烽火、景觀烽火、生態烽火、富裕烽火的美好圖景正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