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道神,“自觉”比“自律”更有境界

我不是道神,“自觉”比“自律”更有境界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2000多年前的帛书《老子》甲、乙本,也就是后人常说的《道德经》,帛书《老子》严格来说应该叫《德道经》,因为原本《老子》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帛书《老子》开篇第一章就讲述什么是“德”,什么是"上德”,“上德”不同于现代意义讲的“道德”,“上德”需要一个重要条件是“自觉”,那么“自觉”的“上德”又是什么状态呢?

《老子》开篇这样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一些人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不理解,为什么“上德不德”才是“有德”,而“下德不失德”却没有德呢?

这里就要引出“自觉”和“自律”这两个概念才能理解这句话,自觉的“德”是一种本能的德,不需要别人去要求,也不需要法律去规定。拥有“上德”的人心中没有“德”的概念,所作所为完全出自本心,是一种自发行为,没有“德”的动机,是一种“无为”的德。

上一段话白话文翻译为:“拥有上德的人,行为是自觉的,心中没有“德”的概念,这才是真正的“德”。拥有“下德”的人,行为是被道德标准促使的,心中有“德”概念,行为是自律的,不希望缺失德,其实这是“无德”。拥有上德的人,行为是自觉的,没有动机,是一种无动机的自觉行为。拥有上仁的人,行为是自律的,没有私心,是一种没有私心的自律行为。拥有上义的人,行为是自律的,有私心,是一种有私心的自律行为。拥有上礼的人,行为是靠礼法条文规范的,这些条文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遵守,因此强制推行实施。所以失道之后才会有德,失德之后才会有仁,失仁之后才会有义,失义之后才会有礼,“礼”这个东西,是诚信不足的产物,是天下大乱的开始。”

由上可知,老子把人类社会分为五种状态,分别是:道、上德、上仁、上义、上礼。这五种社会状态是依次递减,当人类社会处于“礼”的状态,那么就是天下大乱的开始。

我不是道神,“自觉”比“自律”更有境界

“道”的状态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就像鸟儿在天上自由地飞翔,鱼儿在水中快乐地游行,马儿在大地自在地奔跑,完全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无需人为去干涉。

"失道”之后是一种自觉的状态,如同“上德”,这种行为接近“道”,可是并不是自然的状态,而是人一种自觉的行为,无需别人去教导,也无需自律,处于一种本心的行为。

“失德”之后是一种自律的状态,如同“上仁”。这种行为有动机有目的,可是这种目的是没有私心,是为他人着想,是出于公德心。

“失仁”之后是一种相对自律的状态,如同“上义”,这种行为有动机有对象,比如“讲义气”,这种“义气”是有特定对象的,别人对你讲“信义”,你也对对方讲“信义”,这种“上义”适用范围很窄。

“失义”之后是一种管制状态,如同“法治”,把人们需要遵守的“礼”用法律条文规定下来,强制让人们去遵守,这种既没有“自觉”,也没有“自律”,需要礼法去管束的社会,迟早要天下大乱的,因此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觉”比“自律”的境界更高,“自律”比“礼法”境界更高,当一个社会需要法律去管束的时候,就是天下大乱的开始。

举些现实中的例子,当一个老人走路的时候跌倒了,面对这种情况,得道的人会本能的去搀扶老人,上德之人会自觉地去搀扶老人,上仁之人会自律的去搀扶老人。

上义的人会想老人是否和自己有关系,如果老人是帮助过他的人,出于信义方面的考虑,那么他就会去搀扶老人。如果老人跟他没有关系,那么他就不会去搀扶。

上礼的人会想礼法和法律上有没有规定,规定了就必须去扶老人,不然会受到法律和礼法的谴责和惩罚。可是有些不服从法律和礼法的人,就不会去扶,万一老人“碰瓷”怎么办?这样就造成一些人看见老人跌倒就不去扶。老人跌倒没人扶,道德良知尽失,天下岂不要大乱?

我不是道神,“自觉”比“自律”更有境界

再说最近热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之所以火爆,是因为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说明当下“看病难”是人们心中的痛,当今社会已经处于老子所说的第五种状态,医生看病救人是天职,国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义务,然而却出现病人依靠走私的外国廉价药来治病的现象。如果人人都“病有所医”,人人都看病不发愁,人人都买得起药,人人的身体健康有保障,那么《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拍出来有人看吗?能火爆的起来吗?

再说电影的主人公“程勇”,他的行为就是五种社会状态的真实体现,最开始的程勇是一个打老婆导致离婚的无良药贩,可以称之为连“礼”都没有的败类。后来受生活所迫接触一个患癌症的患者,此时的程勇和患者之间只是出于利益和义气开始走私外国药,行为上升到“义”范围。

之后和他一起卖走私药的伙计身亡,他的良心受到触动,行为上升到“仁”的范围。后来他接触到很多濒临死亡的患者,再加上“黄毛”的有德举动,他的行为上升到“德”的范围,此时他的行为就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就是为了救病人,赔钱坐牢也要走私外国药救病人。

类似的现实例子还很多,比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又说明了什么呢?种种现象,两千年前的老子在《德道经》中已有描述。

综上所述,2000年前的老子已经讲述了人类社会的五种状态,《德道经》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讲述了世间真理。人们在强调“自律”的同时,更应该强调“自觉”,自觉的“德”才是“上德”,上德才接近道,得道的社会才是幸福美好的社会。我不是“道神”,失道之后,才有“道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